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高发期是… | 和抑郁因子共存的日日夜夜
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存在一个现状是:情绪持续低落、社交兴趣明显减弱、默默流泪、体重突增加或锐减、白天困乏,晚上失眠……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丧”情绪,叠加起来就成了抑郁情绪,甚至发展成抑郁症。
7月18日,在贵州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上,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王艺明在专题报告中提到,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是抑郁症的高发期。
大学生大一刚入学,容易感到困惑、迷茫,不确定所学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到了大三又要面对人生的崭新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出国还是回老家发展?毕业分手还是结婚?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颇多,所以焦虑会暴增。
专家学者分析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跟学生的求助数量提升有关。之前学生比较不敢过多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导致有病不就医,不敢踏入咨询室的大门,致使案例隐藏的数量多,数据统计不完全。而且现在大学里普遍开设心理专业课程,课程中正面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抑郁症,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
导致抑郁症的精神作用非常复杂微妙。很难区分出封闭内心的忧郁是暂时现象还是已经进入抑郁症初期。但是,“身体不适”可以成为一个判断标准。
不正常的抑郁状态通常都会伴随身体的异常症状,如头痛、肚子不舒服或高烧不退等各种不适。身体不舒服时,一般都会针对症状就诊。例如,感冒时去看内科或呼吸科,拉肚子时则会去消化科。如果不是抑郁症引起的身体不适,就诊后找到病因,接受治疗,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但是,如果身体不适是抑郁症引起的,仅接受身体检查无法查明病因,自然也无法治好疾病。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而去接受检查,却又无法查明病因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请注意是否患抑郁症。
明确抑郁症是病因时,身体的不适其实就是精神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这时做出“暂时先观察一段时间”的判断,非但无法改善身体症状,甚至有可能导致隐藏在背后的抑郁症进一步恶化。因此,必须在情况恶化前尽快接受适当治疗。
引起抑郁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精神压力。也许每一种压力看上去也许并不严重,但是俗话说“积少成多”,如果放任不管,就会给精神带来无法挽回的重创。抑郁症可以说就是精神压力不断累积的典型后果。
抑郁症作为“精神感冒”,治疗方面也像感冒一样。如果只是轻微感冒,服用药店里常见的感冒药,再补充足够的营养,好好休息,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但是,如果不把轻微感冒当一回事,很有可能并发肺炎。上了年纪的人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1.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果心情长时间郁闷,我们必须及早察觉到自身的异常,换个环境放松心情或依靠家人、朋友的帮助,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并得到他们的帮助,更有助于抑郁症病情的恢复。
2.运动疗法
此外,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性兴趣和自尊。同时,运动还能使大脑中与抑郁症相关的化学物质失衡转向正常。
3.重塑人格体系
这一点尤其重要,抑郁患者的问题在于人格的不成熟。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唯有人格体系重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心理和不良的行为方式。比如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和人生观,解决心理上的自我冲突,获得自我内省力。
4.避免“有毒”的人
有些人可能会妒忌、批判、恶性竞争,这些人可能会引发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上的剧烈波动,从而影响抑郁症恢复。所以尽量少的与这类人的频繁接触,反之要与更积极、更“健康”的人在一起。
暮夏老师有话说:
如果对于抑郁症的不了解使你陷入迷茫和羞耻感中,适当了解一些抑郁症相关知识,会使你对抑郁症更加了解,且更清楚如何与抑郁抗争。
但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就要马上找心理医生了,毕竟“有病不背医”。切记,在自我护理上偷懒,绝对是引起抑郁症反复的原因之一。
作者 | 暮 夏
编辑 | 徐佳茜
策划 | 吴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