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明明就是父母的认知和眼界!

主播:大宝

使用“儿语”

和宝宝说话时,用与人正常交流的语速、语音、语调是行不通的。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和成人对话相比,宝宝更喜欢听人用“儿语”的语调说话。

这里的“儿语”是指,和宝宝依偎在一起,然后用高高的语调、轻柔的声音、拖长了的发音,慢慢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一个字、每一个指令都能表现得更加清晰,宝宝分辨起来非常容易。而高高的音调,恰好能和宝宝还没发育的窄小声道相吻合。

实验显示,当宝宝听到“儿语”时,心脏频率会加快,微笑或不开心的情绪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即便是用别国语言也一样。如果你用“儿语”给宝宝下指令时,宝宝的服从意识更高。

简说且多说

在宝宝3岁之前,如果你每天都对他说上几箩筐的话,那么,与那些沟通机会较少的孩子相比,你家宝宝的词汇量会更大,理解能力会更强,上学以后的成绩也会更好。

交流最合适的时间是从预产期前10周开始。这时宝宝已经能够听到妈妈的声音,并吸收语音要素。这个时间段聊天的要点是:简单和详细。

怎么讲?

“简单”指的是,对于一个东西你不要啰里啰唆地不断重复。比如,“看飞机,宝宝那是一个飞机,刚才有个飞机飞过去了。”这种繁复的说明会让宝宝感到疲惫。

“详细”是说你要用尽可能多的新鲜词来解释一个东西。比如,“看飞机,宝宝飞机很大,里面能坐很多人。它飞的很高、很快,从这里到奶奶家用不了一个小时哟。”每一个新鲜词,都是激发宝宝兴趣的引子。

直接且正面

“我和别人聊天,宝宝也能听到并学习吧。”“偷个懒,给他放放音乐或有声书,我去忙点别的事,一举多得。”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想法,不好意思,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或词汇量提升帮助不大。

只有你跟宝宝面对面直接对话,才能开启他大脑的语言功能开关,并刺激大脑中语言区域的成长发育。

而且在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多用正面的肯定式语言。比如,“积木,宝宝你玩的是一个积木。”“这样做就对了。”因为,宝宝对这种语言的接受度更高,也更能领会大人的意思。而否定语言,比如“不能”“错了”等等,只能让他情绪更糟。

陪宝宝读书的诀窍

照着书给宝宝大声地念,并不是正确的教导方式。出生后前几年的宝宝还处于概念的建立期,因此,要买结实的纸质书,让他抚摸、感受。如果宝宝要啃书角,让他啃好了,这是他“读书”的方式。只有他对书有了概念,你再陪他读,他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词汇量很有限,读书就成了帮宝宝建立词库的最佳方式。但是有两个细节一定要注意:6至12个月大的宝宝对书上的情节理解不了,他们只对某个具体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小黄花在哪一页?”“小猫小狗是什么样子。”而过了周岁的宝宝就开始对剧情感兴趣了,比如小蜜蜂是怎么叫的、小鸟是怎么飞的、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等等。家长就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做好引导。

语言的补充

在宝宝还没学会说话之前,作为语言的一种补充,家长可以教他们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他们的需求能被理解并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宝宝哭闹的频率。

具体的训练方法是,比如在宝宝喝奶时,让他们指指自己的嘴巴。他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你的意图,可一旦他做对了,就立即给他奶瓶。同时说“好,宝宝你做对了,饿了吧,给你。”如此这般重复多次,宝宝就形成了手语的条件反射。以此类推,给他的日常需求设计好各种动作来替代,这样你就能很快成为“贴心妈妈”或“知心爸爸”了。

营造双语环境

双语环境是不会造成宝宝语言混乱的,与单语宝宝相比,双语宝宝的优势有目共睹。

研究表明,双语宝宝大脑转换机制成长得更好。当我们听到一个词时,大脑就会立即猜测接下来是什么意思。对于双语宝宝来说,两种语言运作机制的不断转换,给了宝宝很好的认知训练,能强化他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有机构让4、5岁的孩子画一些想象出来的花,双语宝宝能画出“嫁接式”花朵,比如说“风筝花”;而单语宝宝画的花往往还漏掉了叶子。

除此之外,孩子在7岁之前接触第二语言,能达到与母语不相上下的熟练程度。这对他掌握一门外语或提升语言学习力大有好处。

总结一下,养育儿女是门大学问,不储备这方面的知识还真不行。别总拿天资说事,把锅甩给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这和大人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早一点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

参考书目:《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美] 特雷西·卡其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