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摘得工博会“头魁” ,为1500亿元规模的“上海制造天团”打样

30秒快读

1

上海,在工业互联网的车道上早已领先一个身位,“上海制造”的名片也不断涌现。

2

上天入海的“上海制造天团”正式出道,上海打造工业互联网样板,产业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500亿元。

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本届工博会)上,十项国际首创、全球第一的技术产品获得工博会大奖(CIIF),其中在上海孵化的产品占据半壁江山,既有国之重器,又有在关键“卡脖子”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新材料,还有围绕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等引领工业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探索。

其中,重磅展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得CIIF特别大奖,展示了上海强大的科技攻关与创新力量。

工业互联网,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人、机、物,推动制造走向智造。

    国之重器    

北斗、海斗上天入海

今年6月23日,随着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组网成功后第一时间,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向媒体表示:“北斗导航的全球服务正式开始,我们摆脱了对别人系统的依赖,目前,我国导航系统在全球已经是一流的了。”

北斗是国之重器,也是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此次获得CIIF特别大奖,林宝军表示,北斗三号攻克了时频无缝切换、新型信号体制等5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导航卫星星间高精度测量与通信、导航信号高连续高可用以及关键器部件自主可控等难题。

如今,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有70%以上的手机已经能够使用北斗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你和哪些人接触过、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新冠病患,都需要真实精准的大数据。精密单点定位,是北斗的特色高精度服务,实测评估精度能达到20厘米/秒,甚至是在20厘米以内。”林宝军说,灾害救援、农业种植、城市治理等,北斗都可以发挥作用,在智能交通、智能救援、智慧城市等领域北斗也会占有一席之地。

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样重要,在林宝军看来,“我们国家的卫星一般只有8年寿命,如何延长卫星寿命,让卫星小一点,实现一键多星?团队提出了‘功能链’设计理念,简化卫星系统结构,减小卫星的体积、重量和能耗,提高系统的固有可靠性,使小卫星实现大功能。”这个设计实现后,首发星不到900公斤,但功能却比与原先3~4吨的大卫星功能还要强。

北斗三号上九天揽月,海斗一号可下五洋捉鳖。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一号”是中国首台作业型万米级全海深水下机器人,这个刷新我国最大下潜深度纪录的机器人,长相却萌萌的,鲜亮的橙黄配色、圆圆的鱼形身材,配上十分卡通的大眼睛,可谓是“可爱与实力并存”。

今年4月23日,“海斗一号”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深渊科考任务,先后4次万米下潜,在高精度深度探测、机械手作业、声学探测与定位、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创造了我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北斗三号和海斗一号立体构建了我国空间和深海安全,在关键环节取得的重要突破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了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攻关。

    自动化引领    

工业上的“效率革命”

今年9月4日,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传来好消息,由振华重工提供的第三批岸桥首台设备仅用时21天,便成功交付并进行“长航洋山2”驳船装卸作业,创下目前振华重工自动化岸桥现场交付使用的最快纪录。

上海振华重工参评的“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研制了世界首创的远程控制超大型自动化双起升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代表了当前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最高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

“采用双小车+中转平台的设计,在主小车和门架小车交互衔接的中转平台区域内安装机械臂和传送装置,对集装箱锁钮进行全自动拆装。”振华重工相关人士表示。

在繁忙的码头上,还有一群智能搬运工——集卡、AGV在岸桥和堆场之间穿梭不停,AGV是自动化码头的“新宠”,具有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等功能。为了让AGV、集卡等默契“配合”,振华重工还研发了智能化车队管理系统,犹如“隐形交警”,“指挥”码头上各类设备运行。

“自动化码头需求非常大,要抓住智能化、自动化的机遇,把技术运用到世界各个港口,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振华重工相关人士说。

在中国智造和全球工业4.0浪潮的推动之下,自动化、无人化已经成为全球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

同时,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工博会上诸多走技术路线的展品“赋能百业”的效应愈发凸显。

同样获得CIIF大奖的上汽集团5G智能重卡在去年人工智能大会上就发布了L4智能驾驶技术,基于5G、V2X和车路协同,实现了智能驾驶控制系统对整车行驶及港区作业的精确操控。

据上汽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在洋山深水港区,已经实现3厘米以内的停车和定位。“熟练的重卡驾驶员很难保证一次性精准倒车,目前智能重卡能实现平均70秒一次倒车入位成功。”此外,一拖四的重卡队列一般需间隔50米,智能重卡能实现最小17米间隔,把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提升了50%以上。

在未来的制造业中,人与机器人的协作将是重要趋势。在上海节卡机器人展台,一款获得CIIF大奖的新一代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吸人眼球,融合了无线示教、图形化编程、视觉等机器人技术,革新了人与机器人的交互方式,能智能识别、感知机器人工作场景,提高了人机协作的安全性,大幅提高生产的柔性制造和自动化程度。

    上海样板    

2022年规模提升至1500亿元

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行城市,上海从2017年开始就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上海制造”品牌,也针对“企业数量多、细分领域强、行业分布广、产业链相对齐全”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在政策环境、功能体系、生态合作等方面率先布局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之后,不乏5G、AI和工业互联网交汇的创新案例涌出。

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直在“快进”,也尝到了转型带来的“甜头”。比如疫情期间,针对已恢复生产的制造企业,上海机床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云科推出了为企业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机床远程体检等服务,足不出户,企业即可对设备状况、库存信息、质量信息及物流配送等信息了如指掌。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的必经之路,向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降本增效,带动地方产业升级。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企业数字化基础好、金融科技发展快以及长三角领军地位是上海打造工业互联网高地的优势。根据近期上海发布的《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实施“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到2022年,上海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将从800亿元提升至1500亿元。

或许未来,将形成“新基建+新经济+新制造”的上海样板。

作者/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挨踢妹

排版/冯诚杰

图片/冯诚杰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

为「上海制造」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