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将成为“全民刚需”!

在刚刚过去的大拍中,我们也看到,艺术品交易市场正在强势复苏,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场将何去何从?
对此,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在嘉德典亚的论坛上分享了一系列艺术市场数据。
疫情对艺术行业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参与的一份调研中,受访者覆盖了画廊、拍卖行、艺博会、艺术品电商、美术馆、博物馆、传媒等等多家艺术机构,36.6%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巨大,42.4%的受访者认为影响较大。销售、运营、生产、资金流转等四个部分是受到冲击较严重的环节。
疫情是否会造成艺术品行业的衰退?答案是否定的。
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的财产投资组合中,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占比达20%,而在中国国内一线城市中,这个比例仅为5%。而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权威数据统计指出,预计到2020年,中国国内的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16.7万亿元,预计到2028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30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十年之后,如果中国国内能实现家庭、个人财产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达到欧美20%的水平。
那么届时,中国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要知道,中国国内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规模只有几千亿元。
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从几千亿的规模猛增到六万亿,市场需求和容量将扩大10倍左右,中国国内艺术品市场将名副其实的迎来发展“黄金期”。
诚然,一个市场连续十年增长并非“奇迹”,而若能在十年的时间实现十倍以上的增长,就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上一个发生在中国的“奇迹”就是房地产:2008年中国房地产GDP才1.27万亿,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就变成了10.98万亿,十年间增长了近十倍。
艺术品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增值保值”属性,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就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最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前段时间网上盛传的一段“王健林谈艺术品收藏”的视频无疑也印证了贝利尼的话。
眼下,当楼市回归“房住不炒”的理性,大量的社会资产、财产将失去“增值、保值”的重要渠道。当此之时,艺术品市场迎来大发展,正是大势所趋。
未来十年,随着金融资本大量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将变成一种投资品,其“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将被无限放大。
尽管艺术品不像“衣食住行”那样,是生活必需品,但“增值、保值”却是实实在在的“刚需”。
未来十年,当人们逐渐解决“衣食住行”难题,如何让资产、财产“增值、保值”,就是最大的“刚需”市场。并且,这种“刚需”不只针对富人阶层,也针对普通家庭。
可以说,未来十年,投资艺术品及艺术衍生品将成为“全民刚需”,6万亿的新兴庞大市场已经到来。上一个十年,我们躺在房地产上“数钱”,下一个十年,我们将枕着艺术品“入梦”!
RECOMM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