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思考模式
你用何种模式思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思考倾向与结果。
人们拥有着各自习惯的,可能也是唯一的思考模式,甚至不知有其他。而这唯一的思考模式往往就是“语言”。
“语言”是基于明确意义的词语及语法构成的一种特定逻辑系统,——人们就是在运用这种逻辑关系进行思考。比如我正在进行的写作就是在应用语言逻辑进行思考的一种形式。
不同语言拥有不同的词语及语法,自然也就建立起了不同的逻辑体系,——不同的语言思考同样的问题,经常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回想上帝为了不让人类建造成通往天国的巴别塔,竟刻意让人类瞬间讲起了不同的语言,筑起了阻碍沟通的高墙,——巴别塔就此停工。
但换一个角度,上帝也同时赐予了人类不同的思考逻辑。这或许也是人类得以开拓思想、丰富观念的基础。
不过语言作为一种思考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本质上讲,语言主要是为了实现沟通、记录与表达的。而这就使得效率变得尤为重要,于是不得不舍弃部分信息,继而导致了源信息的部分损失与歧义。
如果这种局限影响到了你思考的锐度,那么可以尝试一种更古老的思考模式——画面。通过在大脑中营造出一个几近真实的场景(甚至以真实的绘图、沙盘演示辅助),在其中进行尽可能具象的推演想象,充分感知,进而得到某种结果。
举个例子,福尔摩斯、柯南就主要是运用“画面”这种思考模式。他们感觉哪里不对的时候,就是因为在那个具体的场景中出现了某些异常,被敏感的他们捕捉到了,——虽然无法在第一时间用语言表达清楚。
此外,中国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基于“画面”或者说具体场景的,——它需要你去感受。如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一个很重要的诉求便是“身临其境”,“神临其境”。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只有没有获得这种“置身其中”的感受,就算没到位。
这种思考模式最多应用于那些实践操作的邻域。而发展到极致,你就会发现类似中国文人经常对某字某个笔画的趯挑,对本就方寸的印章中的某个转折的软硬斤斤计较、品头论足。外人往往不知所云。
当然,这也同样会导致某种局限。就比如最终的评价与结果大都基于主观感受,基于过往经验。比如老师说你这笔兰花软了,——那就是软了,——因为你看到过老师画出来的挺劲是何般模样,而不需要运用勾股定理去证明。师傅说你这道菜咸了,自己夹一筷子尝尝就能验证了,根本不需要拿出你的烹饪笔迹,翻到“着盐量”那页,去跟师傅理论。
但这对那些没有此类经验基础的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语言”与“画面”这两种思考模式,经常复合使用,效果很好。但这需要练习。
在此之上,同时也作为“语言”的升级,“公式”这个抽象、概况的思考模式也被应用于了很多领域的高级层面。
当某种具体关系被抽象、概况为了一个或几个公式,也就意味着这种关系的本质被准确、简明的提炼了出来,——这简直是个奇迹!
虽然某些公式仍需要解释,但这并不遮挡它们的简洁之美。当然,局限也昭然若揭,——过于概况、过于抽象,提高了解释与理解的门坎儿。但还是要说,“公式”是人类认知进步的成果。
运用公式进行思考,那种快感与高级感,——真的很棒~~
如果说“公式”是“语言”的升级版,那么“直觉”,或者说“先验直觉”更像是“画面”的升级版。
直觉,准确的直觉,往往是因为你在某个领域里浸淫日久,产生了一种接近于下意识判断的能力,——不注重理由,不注重解释为什么。直觉不只应用于艺术领域,在很多数理学科中也经常遇到。比如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环状闭合就是在梦中。其他就不赘述了。
我们都希望拥有这样一种能力,但这真的很难得,同时也真的需要刻苦地修炼。
那么开汤又应该应用哪种思考模式呢?
以“画面”、“直觉”为主导,以“语言”、“公式”为保证,去进行你开汤试茶的探索吧。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
往 日 精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