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意趣和率真是最高境界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被誉为“苏、黄、米、蔡”北宋时期的四大书法家。北宋时期是书法“尚意”的时期,由于五代之后,人们在书法上“丢失”了唐以前书法上朝着“尚意”的方向前进了。

“尚意”,是指人们对书法本质意义的看法,以前,书法多以书写规矩为根本,尤其是在唐代。北宋时期“尚意”书法的代表人物米芾与其他人的书法思想稍有不同,苏东坡和黄庭坚认为,书法中的境界和意味,主要体现在人的修为之上,如果一个人的学识、修养、阅历等越丰富,书法的精神境界和所要表现出的意味就会越高。而米芾在这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提倡和感受,但他认为,书法虽由“技法”和“境界”所组成,但技法仍是书法中的根本和基础,没有更多、更好的技法,意境的东西也是很难表现到位的,因此,米芾大多数情况下所谈的都是技法给意境带来的艺术性思想。

米芾的书法审美思想主要集中在“意”之上,这一点与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是基本相同的,唐代张彦远曾经记录了王羲之的话:“子敬(王献之)飞白大有书意。”就说明从那个时期,人们就注重了书法中的“意味”,“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

执笔方法对“书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执笔问题并不能直接对书法的书写程度构成多大的影响,米芾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到:“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他认为,写字时握笔要轻一些,手心则会轻,如此一来,才能在书写中达到自如便捷、酣畅淋漓的程度,写出来的字会产生出天真之美。 “世人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以前王羲之在王献之身后抽笔的故事,如果写字时能有猛然间抽掉毛笔,就认为执笔的方法有问题,否则就认为执笔是正确的。但是,这一问题在北宋时期已经得到了纠正。苏东坡也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献之少时学书,逸少(王羲之)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之之所,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从上面的记述可以看出,王羲之考察王献之执笔问题,并不是牢与不牢,而是是否专心写字的问题。然而,执笔的正确与否,关键不是考察五指法还是三指法,而是松与紧的程度,从上述观点来看,执笔较松时,会达到自然率真的书写效果,对表现书法的“书意”是很有好处的。

笔法给“书意”带来的影响

书法之“法”在于笔法,笔法是历代书家一直都在谈论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尽管五代之后的笔法有所损失,但北宋书家并没有忘记对笔法的探索,“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晋右军、会稽内史王羲之行书帖真迹,天下法书第二,右军行书第一也。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米芾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锋势”。早在此之前的西晋时期的卫恒,曾经提出了“笔势”的概念,是指运笔时的趋势、趋向以及点画的质感,而米芾所说的锋势,是在此基础上,更加细化到了笔锋在笔画中的精微程度,即我们常说的“毫毛”给笔画带来的某种感受。“锋势备全”就是指的这个意思,要关注到每个笔锋的趋向、质感。

实现锋势的方法,主要是正确的用笔之法。米芾说:“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

米芾的“独有四面”,实际上是指笔画左右、上下都能见到的笔锋运动的轨迹,他认为自己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掌握了这样的笔法。如果写字时拖笔向前,只能是笔的一面与纸面接触后留下的墨迹,那么,米芾的“独有四面”是如何实现的?其实,它就是魏晋的绞转笔法。毛笔在行笔过程中,如果用绞转笔法,“独有四面”的笔法并不是困难的。绞转就是书写过程中不断地转动毛笔的锥面,使之与纸面发生摩擦而留下的墨迹,它是魏晋笔法的核心和关键。“独有四面”的笔法,会使点画质量更高,意味更浓。

章法形式给“书意”带来的影响

章法即形式安排,唐代楷书“安排费工,皆一笔书,状如算子,岂可垂世!”米芾他用了一个“三”字说明字的章法是如何安排的。“三”字三画异,故作异。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他说这个“三”字,如果对三个横画安排不好,则不会有趣味产生,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术字了。要达到”率意写牌,乃有真趣”的艺术效果。

米芾还提出了“字之八面”的说法。“字之八面”从字面上看来是指字的笔势问题,实际上,米芾这里的“字之八面”是指字的章法。在米芾看来,每个字都是由各个笔画所组成的,而这些笔画却会对其它字的趋向、空间布局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创作时,既要考虑单字的写法,更要关注到字与字、行与行的整体布局,从而使章法在形式感上有统一和谐的谋划。

(0)

相关推荐

  • 禁出文物(080)|米芾《苕溪诗》卷

    米芾<苕溪诗>卷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行书纸本,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 文物年代:北宋 馆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帖>是米芾元祐戊辰八月八日游 ...

  • 《祭侄稿》与《兰亭序》艺术内蕴比较 及相关问题

    <祭侄稿>刚猛雄武.力扫千军.在大唐王朝的书坛上王羲之巨大荫影的笼罩下,颜真卿对书法艺术最大的贡献是英勇地突破了王羲之的铁围,成功地形成了一种不同与王羲之的鲜明书风,一种几乎可以与王羲之相 ...

  •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18级书法专业行书结课展

    ▼ ▼▼ ▼▼▼ 众少年 聚汴梁 奋笔书 图自强 浸于古 博学典 笔成冢 纸化山 日日思 夜夜想 悟所学 辩不解 今无奈 虽分别 师所嘱 莫敢忘 少年郎 志高远 继绝学 启后人 弘书道 济庸鄙 承化雨 ...

  • 书法中的意趣和率真是最高境界,米芾这三种方法值得学习

    这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被誉为"苏.黄.米.蔡"北宋时期的四大书法家.北宋时期是书法"尚意"的时期,由于五代之后,人们在书法上&q ...

  • “刷字”之妙——米芾书法中的独特意趣

    米芾(1051-1107),宋代书画家.字元章,原山西太原人,因住过襄阳,号襄阳居士.襄阳漫士,襄阳东南有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顾又号鹿门居士,曾知淮阳(今江苏邳县)军,又号淮阳外史;还有中岳外 ...

  • 书法中,最能体现书法家功力的书体是哪一种?为什么?

    按照书体,可分为五大类:篆.隶.楷.行.草书.在五大体系中,每一体系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公认的著名书法家.同时因为五大体系(篆.隶.楷.行.草),各成一体,各有千秋,岂能简单的分出高与低,优与劣,用&qu ...

  • 一篇文章告诉你,书法中的章法,到底有多重要?

    哈喽,各位同学大家好啊! 由今天来分享一些关于章法方面的二三事. 什么是章法?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写一个比较完整的回答,其实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原因在于,书法作品中的章法之说,尤其是软笔书 ...

  • 书法中的换墨法,你知道么?

    写毛笔字,特别是大书法家写字. 从蘸好墨开始一挥而就. 到底能写多少个字而不停顿. 这反映了一个书法家的艺术水平. 可能很多人认为研究这个东西很无聊,只要能把字写好就成了,何必管他一笔到底能写多少个字 ...

  • 书法中“行气”的8种练习技法,让你的书法饱满行气

    行书是"五体书"中最具实用性的一种书体,它最能活泼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书法艺术的发展,使行书更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为广大书家所青睐.然而,写好行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 ...

  • 什么是书法中的俗气?俗气能医吗?

    一.俗,可医否? 写书法,无论写得怎样不好,都还可以勉强有补救的办法.比如,是笔法没学好,还是结构掌握的不到位,都可以有补救的措施.但是如果你的书法被人冠以"俗"这样的印象,被人评 ...

  • 书法中加个“小技巧”,就会与众不同!

    当代书法与古人的有所不同,古人写字更多地是为了实用,要不古人也不会说书法是"余事". 而当代书法已经远远失去了写字的实用功能,大都被电脑所代替.当代人把用毛笔写的字再进行一些&qu ...

  • 书法中的换墨法

    写毛笔字,特别是大书法家写字. 从蘸好墨开始一挥而就. 到底能写多少个字而不停顿. 这反映了一个书法家的艺术水平. 可能很多人认为研究这个东西很无聊,只要能把字写好就成了,何必管他一笔到底能写多少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