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病,条文解读,原理治法。(一)
今天起开始逐条写伤寒论的条文,一直都有这种想法,但总觉得水平还不够,怕误人。这些年过去,如今觉得可以勉强尝试一下,请大家不吝赐教。
这是以前所写的原理,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伤寒论里面,人体的生理病理非常科学,与西医是很接近的。
开始上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第一条,此乃总纲,太阳在人体,指的是除了五脏六腑之外的,骨,筋,肉,皮。所以,太阳病的病区在体表,是轻症,通常死不了人。皮肤病,关节炎得了十几年的人很多。在没有伤及到五脏六腑之前,都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必然出现的症状,首先是脉象,脉,一定是浮的。这是鉴别太阳病和三阴病的重要区别点!!! 所以,医圣也把它列为第一个症状。
其次是头痛背强痛,大概率有,但体质不同,有人不一定会出现。往往主诉头部或者后脑部位不舒服,发紧,怕风怕冷。
至于恶寒,三阴病,太阴,少阴,厥阴,也都会有怕冷的表现。
三阴病脉象绝不会浮而有力,如果一个人病了许久,食欲和精气神都差,脉象反而比较洪大,此乃恶兆,怕是结局不妙。我媳妇爷爷去年去世之前,水米不进,神昏不醒,反而脉象四平八稳。所以说,中医要四诊合参。
太阳病的脉象不但浮,还比较有力。
再啰嗦一下太阳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体温升高的时候呢,体表小动脉血管扩张,汗孔扩张,这一切都是为了散热。
骤然遇冷,体表小血管收缩,汗孔收缩,所以,冷风一吹人就起鸡皮疙瘩。这是很简单的物理知识:热胀冷缩。
人体调节需要过程和时间,超出了这个阈值,人体就会病变,会出现感冒和种种不舒服的症状。
因为体表皮肤肌肉的小血管遇冷,从而大量收缩,所以,大的动脉血液相对增多,血管压力会暂时升高,因此会出现:脉浮,和浮紧。
支流不通,大河满盈。
也就是浮而有力。
所以鉴别太阳病很简单,第一,有体温降低的过程,第二,脉,一定是浮而有力的。
三阴病也会恶寒怕冷,也会头痛背痛浑身疼,但是三阴病的脉常常是沉、细、弱。
脉沉者,病在里。
所以,太阳病的鉴别要点严格来说,需要掌握的就一个,脉象。
不过脉象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非常不好描述的。例如用文字形容颜色,音乐,形状,都不会很精确。
若有人说身上不舒服,酸重无力,关节痛,风一吹很难过,又怕冷。搭上对方手腕,轻轻一按脉,就能很明显摸得到,且比较有力度,加上病史,就可以基本判定为太阳病。
另外,太阳病算是轻的疾病,只是伤在体表嘛。所以,患者的气色和精神体格都不算差。
正经的少阳小柴胡汤证也会有脉浮且有力的情况,太阳病就只是很明显的身体不舒服,心情一般无大碍。而且少阳病往往有咽干口苦,胸胁闷胀的表现。前面文章写过,从少阳病开始,就会影响到心情了。
那么,如果一个人来看病,有受凉史,得病时间较短,怕风怕冷,脉浮且有力,精神头还不错,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即可诊断为太阳病。
脉象是重要鉴别点。
不过呢,这年头,中国人体质烂的非常多,太阳和阳明病,除非体格比较健壮,或者是身体好的大人和小孩子。否则临床上经典太阳病也并不常见。
现代人通常是一场凉风,就直接被打倒在床,直中少阴,脉沉细无力,精神萎靡抑郁,趴床上起不来了。非附子干姜不可。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这两条把太阳病分为两种情况:太阳中风,太阳伤寒。
中风为轻,伤寒病重。
太阳中风,相对来说病轻,因此汗孔没有大量关闭,所以,人体温度比较高的部位,比如额头,前胸后背大汗腺集中,天热容易出汗的地方,摸起来是比较湿润的。不是非有汗珠才是出汗。
太阳伤寒,发热的时候,这些地方摸起来是干燥而热的。
太阳中风,因为病轻,脉虽然也是浮的,但是缓和,没那么硬。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发热,但是发热很轻微,往往只是患者感觉有点冷,怕风怕寒,有点抖,主观上自己觉得好像发烧了,或者快发烧了,但摸起来温度又没有那么高。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几句话,非常非常形象的把这种情况描写了出来,鼻鸣干呕者,鼻鸣,受凉鼻子不透气,呼吸有声音,有哨音。或是有鼻涕,呼噜呼噜的。
这描述,简直活灵活现。
干呕不一定,不是必然出现的症状。但一受凉,鼻子通常不透气。
桂枝汤就是这个阶段用的,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注意注意,脉,一定是很容易摸得到,而且比较有力。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人体受凉,不管已经发烧,或者是还没有发烧,只要是极度怕冷,身体沉痛酸痛,脉象轻按和重压都非常有力,称之为伤寒,被寒气、寒邪所伤嘛。
呕逆乃胃肠不舒服,想吐,不是必然出现的症状。浑身酸痛也不是必然症状,看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有,有的人不会,所以,有患者来看病,往往会突出描述某些很不舒服的症状,以至于误导医家,医生需要明察。
必然的症状是:脉硬而有力,极度怕冷,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算没发烧,也要不了多大一会就会烧起来。
在小孩子身上能观察的很清楚。
太阳伤寒是太阳病之较重症,其原理是人体毛孔遇冷之后,热涨冷缩,大量毛孔郁闭导致体温散热不良,加上人体因为失温,身体主动调节肌肉颤栗发抖,加速产热,从而提高体温,保持温度。
患者已经发烧,或还没有完全发烧,自我感觉极度怕冷,以至于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因为汗孔不开,皮肤也较为干燥,不会有很明显湿润的感觉。
加上脉浮硬而有力,即可断为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主要症结在于汗孔不开,所以治疗侧重在打开汗孔,发汗散热。
到后面大青龙汤症的用药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大青龙汤,麻黄用到六两。鄙人常用的剂量是一两取10克,折算下来,麻黄要开60克,若是按照文物考证,伤寒论一两等于15.6克,药量就更大。
开这么多麻黄出去,百分百药房是不会给你的。
典型的太阳伤寒,是麻黄汤证,发高烧又非常怕冷,瑟瑟发抖,缩成一团。我以前写过儿子太阳伤寒详细的过程。
太阳和阳明病,没办法分的太清楚,大青龙汤就是这样,以后再写。
太阳伤寒,在我们小时候则是很普遍。在这个时代,生活水平提高,物理防御的比较好,极度受凉的机会也不多,成年人25岁以后更是很罕见了,身体好的小孩子才容易得。
太阳中风则比较常见。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两条说的是,不管太阳病得了多少天,患者身体底子好,精神头不错,也能吃能喝的,脉象也没啥,那就这样,等几天自己就痊愈了,感冒嘛,多喝热水多休息。
反过来的意思,一感冒就不能吃不能喝,精神头还差,感觉身体被掏空,好寂寞好空虚好抑郁好焦虑,就不要考虑太阳病了。
太阳病的心情还不至于这么难过。
若是又烦又想吐,脉搏跳的快而且有力,那就要变形了。变成啥,勤观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看起来像)太阳病,(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条稍微改一下,说的是热证,鄙人往往把温病列到阳明病里面,发烧又想吃凉的,一点不怕冷,这是完全的热证。阳明证的条文贴上: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温病,热病的意思。很多烈性传染病初起,怕冷发烧,跟太阳病颇为相似,例如鼠疫、炭疽、疟疾、麻疹、天花、包括前几年知名的非典,等等。
烈性传染病是生物因素,太阳伤寒是物理、温度因素致病,二者症状看起来似乎差不多,实质则截然不同。起码受寒不会传染。
这也是伤寒论和传统医学的不足,所以催生了后世的温病四大家------温病派,到了现代,这些烈性疾病更是西医的强项,这也是现代医学的伟大之处。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局限性。
对于任何人,把伤寒论拔高到无限地位的,鄙人也强烈反对。一定要搞清楚不同医学的长处和局限性。
扬长避短,才是王道。
热病当然要寒药,绝对不能用热药,桂枝下咽,阳盛立毙,不是开玩笑的。这种情况用了桂枝干姜附子之类的大热药物,吃死人很容易,但是寒症用寒药,一时半会死不了。
因为几千万年的生物进化,人类一直缺吃少穿,所以,保体温很有一套,散热的手段却没多少。
因为现在吃生冷,有空调,所以烈性传染病少多了,若有心可以观察,烈性传染病常爆发于湿热的环境里。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若是热证吃热药,例如误用了桂枝汤类的,后果: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身灼热,自汗出,鼻息必鼾:高热汗出,呼吸加粗加快,气喘如牛。
身重:爬不起来了,多眠睡:高热神昏。
本来就发热,误用热药,体温更高,所以,为什么现代许多中医生畏附子干姜桂枝如虎?就怕出现这个局面,热证用热药,死的很快。
寒症用寒药,一时半会出不了啥事,大家没事就凉茶喝起来,水果大吃特吃,也没咋地嘛。
无非多几个抑郁症而已。
中药绝对可以吃死人,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伤寒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热证治疗大法是清热,再不济,多喝点凉水也行啊,因为体热,可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所以用了泻药,患者本来就热,就渴,本需要补水,一拉肚子更脱水,水少体温更高,汗液蒸发加快散热,就更缺水,所以:小便不利,出现少尿,等到失溲,快无尿了。
少尿还好,无尿,在临床上是很严重的状况,往往预后不良,最后人都不行了,直视,眼睛发直。说不定瞳孔对光反射都没了。
溲,特指小便,现在河南方言,还说解大手小手,实际是大溲小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吃了热药好像不行,于是用上物理疗法,这一节胡希恕老爷子讲过,早年朝鲜留学生民间还有风俗,挖坑生火,估计跟东北的炕道理一样,把病人放上面,蒸桑拿发汗。
结果就更严重,搞到人发黄,发黄原因是因为温度高过氧化,做过饭的都知道,人跟糊了差不多。本来就发烧,还让人烤火,结局当然不妙。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这句话是人体温度太高,大脑高热惊厥,还时不时的一抽一抽的。现在小孩子发烧严重了还能见得到。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意思就是折腾的轻可能还撑几天,搞严重差不多就快死了。
这是热病用错了治法的后果,从描述看来,应该是当年很流行的做法,医圣老人家该是亲眼所见的。所以记下来。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这几段没多大意思,大意就是得了受风寒,得了普通感冒,没别的毛病的情况下,别瞎折腾,注意保养,大概七八天也就自己好了。
跟现在得了轻感冒,七八天才慢慢好起来一样,西医不也是让多喝开水。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这一句是还是有价值的,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中医的气血运行规律,西医叫生物钟,气血白天到体表,夜晚到体内,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之间,白天气温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气血到体表的高潮。
我曾经有次感冒,大概十二点左右,觉得烦躁发热,然后过了一会,出了点汗,留了几滴鼻血,感觉就好多了。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这一段非常具有代表和指导性,例如太阳伤寒麻黄汤证。明明在发高烧,却盖着棉被冷到缩成一团,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就会烧起来。
少阴病发烧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发烧却怕冷,也很好鉴别,太阳病脉象有力,少阴病脉象细弱无力。
烧的力度也不同,太阳伤寒的怕冷阶段持续时间不长,发热是从内到外,摸患者额头,多放一会,觉得后劲十足,绵延不绝,甚至于蒸蒸烫手。
少阴病发热则是,初摸上去,皮肤是热的,多摸一会,则感觉后劲不足,皮肤下面,则有凉意。通过脉象和触诊,很容易鉴别掌握的。
这两者发热,体温可能都是38.5°。所以,体温表也靠不住,我常常用手来摸,来判断。
还有血压计,以后再说。
这也是西医的操蛋和机械之处,如果相信体温计,结局就差太远了。更何况,西医根本不懂少阴发热,更何况,这年头偏偏少阴发热还很多!
就算只占一半,西医也误治了百分之50.
其他还有少阳柴胡证发热,阳明发热,淤血发热,蓄水发热,大便不通发热,胃肠道炎症性发热,太阳病发热只是最基础的,物理因素导致的发热。
就算太阳病发热,里面还细分出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栀子豉汤,等等等等十数个发热的不同部位和证型。
所以我看见谁说中医完全是迷信,该取缔,废医验药啥啥地,鄙人常常想抬起腿、扬起手、张开口,照脸踹之、大耳瓜子呼之、朝面唾之,这叫不科学?什么叫科学?
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之处,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当然当然,也绝不能例外。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情况常见于小孩子阳明病白虎汤证,身体内部已然发烧发热,手脚摸起来,极冷。
不是那种普通的冰凉而已,这个阶段,多握其手脚一会,感觉寒气可以传到骨头里,冰的令人不舒服,这种寒意可以传到身体内部。有种怎么也暖不热的感觉。
不过,此阶段也不会持续很久。视患者体质不同,症状持续时间也不一样,我家孩子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就慢慢发起高烧来了。
先写到这,总结: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首要鉴别点,脉象,浮。且怕冷。怕冷不是主要鉴别点,三阴病都怕冷。
脉浮加怕冷,经历过低温环境。
头和后脑勺。或后背不舒服,有人有,有人无。
太阳中风,脉浮缓,但也有力。额头或前胸后背大汗腺处比较湿润。发热比较轻,或自我感觉发烧,想发烧。
病史:经历过低温环境。
太阳伤寒,脉浮,感觉硬且有力,使劲按也力度也差不多。极度怕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病史:经历过低温环境。发热较重,就算暂时没发,等不了多久也一定会发高烧。
太阳伤寒的脉象,医圣用了个“脉阴阳俱紧”,鄙人前文一直用的“硬”字,其实“紧”字非常形象,没有把脉经验者,不太好理解,因为感受这种东西,是很难用文字形容的。
首先动脉比较长,类似绳索,学物理热胀冷缩的时候,都讲过夏天与冬天的电线,天冷了,高压线被拉紧。我们现在也说拉紧绳子,不说拉”硬“绳索。
人体也是物质,深受自然界影响,也遵循这个原理,血管遇冷,温度降低而收缩。同时,因小血管普遍收缩,大的动脉血容量相对增加,结果增加了血管的紧张度,表面张力增大,如同吹气球一般。如果我们记下一个正常人的脉象,等对方受凉的时候再去摸,就很容易对比出来,知道什么是“紧”的脉象。
还有一点算是个人发挥,因鄙人体质比较敏感,以前讲脉学原理说过,把脉能传气,其实是被传导感受到了一些对方的感觉。
一个受寒的患者,快要发烧时候,摸对方的脉,因为对方在微微发抖产热。所以,把脉时间久一点,会感觉自己有点微微发抖,身上发紧的感觉。
原理也很平淡无奇,肌肉是靠电化学信号来收缩,人体又能导电,所以被对方肌肉电流传导并轻微干扰,也很正常。
我曾经坑过一个女孩子,她当时对中医感兴趣,也比较敏感,我心里发冷,微微发烧的时候,让她把我的脉感受一下,当时问她什么感觉,她说喉咙有点点不舒服,第二天早上,她咽喉干痛,发炎了。
网上有那种随便买的乱七八糟电的脉冲针灸仪,大家买个试试,贴到穴位上,感受下那种不受自己控制的肌肉收缩,算不上很舒服。
今天就写到这里。
公众:伤寒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