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随笔: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失败之美
近期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外网和国内纷纷表示看不懂,甚至很多网友表示这是“阴间文化”,阳间人看不懂,什么“艺术不能接阴间”,“大型献祭场”等言论甚是无忌。
不过这次开幕式的舞蹈,不被我们审美理解和欣赏的艺术文化,却是日本文化的瑰宝。
网友在网上的火力交锋点在于开幕式的舞蹈,这种舞蹈形式叫做舞踏,是现代舞蹈的一种形式,由日本舞蹈家土方巽和大野一雄在二战后创作。
1960年战败后的日本,反美呼声四起。受当时社会气氛影响,舞蹈界一反过往追求西化、奉西方舞蹈为圭臬的信念,认识到到日本人天生身形矮小,无法尽致表现芭蕾所追求的修长线条;盲从他人的舞蹈美学,就像勉强挤进不合脚的鞋子,身体与灵魂势无法获得自由。
从这样的自省出发,土方巽以小剧场为据点,慢慢找到一种将肢体扭曲、变形而达到原始自然的表演方式:舞者周身敷抹白粉,弓腰折腿,蠕动缓慢,或满地翻滚,脸部扭曲似乎极度痛苦,这种肢体表现强烈的新兴舞蹈风格自此被称为舞踏。
这种形式的舞蹈可以理解为对主流的一种挣脱,以及对传统美学的逃离,常常被用来表达苦难和灾痛,如果你完整看过开幕式的舞蹈,整个它的艺术性和他的叙事结构都没有问题。
而衡量一件艺术品,标准无非是从形式和内容来看,这个舞蹈作品是表现主义风格,它所追求的就不是跟大众的统一,而是一种自我的个性的艺术语言。
而我们所看到的所谓奇怪的个体,是艺术家眼里生命的存在,从宇宙混沌之处到生命的出现,再到彼此依赖成长,最终团结在一起,内容符合奥运精神。
但艺术作品还有最要考量的维度,就是受众。
作为世界级的奥运赛事,它的内容和形式的存在本身,如果连开幕式的观众,开幕式的表达对象都看不懂,那所谓的艺术不过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无论处于什么时代,艺术家都要为他的受众体而服务,而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受众群体,所以在这一点上,它是失败之作。
它并没有为日本的文化艺术传播作出贡献,反而让大家对日本文化传播,有了排斥感,除了彰显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底蕴以外,更重要的是使观众要感受到运动和竞技之美。
但是普遍大众只感受到了阴曹地府之魂,所以是失败的。
总而言之,站在抛开对历史偏见的角度而言,开幕式的舞蹈没有问题,大众没有问题,不是主办方的考虑不周,就是故意为之,引发一波关注和舆论热度。让观众们更能接受,而不是一味的曲高和寡。
毕竟是奥运会的平台展现,还是应该把观众的接受力考虑进去,这才是选对平台的好的彰显舞台艺术表现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