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论 -14 | 孩子不愿意回老家探望亲戚怎么办?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4MDkvMjI3MTI2NTQ1XzFfMjAyMTA3MjgwOTQ4MzIyNTQ=.jpg)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多是随心而行,但社会不会过于容许随心而行的个体。一个社会,一种制度,一个仪式,一份约束。节日的礼数,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社交的礼仪,它更多是对自我的约束,一个真正意义想着去管理自己的人,大可从如何自觉遵行当地风俗、礼仪等着手,在这其中,我们的所获是对自我的克制力。对自我的克制与约束,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获得,理应是始于儿童。
也因此,我认为,在得知孩子不愿回老家探望亲戚之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适宜儿童生长规律的招数来去让孩子快乐遵行。有一年春节前夕,我就给孩子网购了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的汽车玩具,收货地址是我妹妹家。而后,我便与孩子说,宝宝,我们要坐一天的火车去二姨家拿玩具。孩子那时不过三岁,一听玩具在二姨家,就愉悦地跟着我上了火车。抵达舅舅家后,二姨拿着他的玩具来了。那一个新年,我与孩子是在父母家度过的,并带着孩子走访了不少亲戚。
而今,我家孩子虽已入学,但对“春节“等节日,并无多少概念,也不大理解,我们为何会有这些节日传统,访友仪式。那趁着节日,我们可以给孩子普及这些常识(我就有做这事)。倘若父母也不大理解这些节日的来龙去脉,不懂回家探望亲戚这一仪式背后的深意所在,那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一块成长。探望亲戚,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过过场,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图个热闹,也不是简单的关系维持,它应该是在提供机会,让我们得以对身边人表达自心的深情厚谊。
大家也都知道,平日的我们,多是在各自岗位上忙着。唯有节日,或假期,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去走访亲戚。想来,人终究还是有情众生。但有人不免要说,当前社会,网络发达,表情达意,无需身行,按键便可。可在现实生活里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终究还是需要面见这一传统形式的,我们对他人就是有着海一般深邃的深情厚谊,那也是需要用形式来去传达的。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不大可能会是懂了你的心思。
当然,这对礼节等的遵行,并非刻板而行,它是灵活的,是有弹性的。倘若,我们家的孩子,几经招数诱导之后,仍旧是不愿回老家,那我们也许就可以适当性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去了解孩子为何会不愿回老家探望亲戚。有些孩子的心理障碍,很好解决,只要被父母知晓了,父母给予三言两语的宽慰和疏导,孩子就能欢喜出行的呢。有些孩子则会表现得执拗了一些,那我们就要安排好孩子在家的生活,万万不可落下孩子一人在家,而自己就往老家走了。实在没法,孩子在家无人照顾,那我们就要与孩子说清楚,解释明白,而后便是带着孩子一起出门。只要我们不会因为孩子表达自己不愿回老家想法的当下,就对孩子火冒三丈、情绪暴涨、责备说教,那孩子多半都是能理解父母的。
就我而言,我在出门之前,就经常会与孩子做交流,以协商的口吻,听取孩子的看法,而后便是根据现实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这期间,父母不要刻板。刻板容易破坏亲子关系,关系被破,那孩子纵使是听话照做,跟随成人拜访亲友的了,那过程也是痛苦的,是不让人愉快的。不仅如此,父母还要懂得诙谐应对,而非给予直接的硬碰硬。与孩子相处,让孩子听话,都少不了父母等成人的诙谐。如,在我家孩子生气了,推我时,我会诙谐地与之玩斗牛游戏,那孩子多半都是很快就好的了。又如在孩子即将上火车之时,拎着水果就要回家,我会诙谐应对,告诉孩子说,在家也没事做,我们不如先坐着这趟火车转一圈,看着风景吃美味,待着食物吃完,住上些日子,坐着火车转个圈,就能回家的了。
总而言之,在孩子不愿回老家探望亲戚的时候,我们要用太极拳术般的柔技来去给予诙谐应对,经由沟通把握孩子的内心想法,用晓之以情的方式方法来去瓦解孩子的内心障碍,唯有此,孩子才有可能会是心悦诚服地跟随成人出行访友的呢。还有就是,父母等成人要对这仪式有相当的热爱和激情。倘若父母都很不乐意出门,那孩子可能会是深受成人影响,对访友这一社交礼节,表现得相当冷淡。我在走访亲友之时的心态是锻炼身体,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其次便是训练自己的观察力,看自己对久而未见的亲友,能够观察到多少东西,再便是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与亲友会面的瞬间,那能力的呈现,就已是有所开始的了。当然,我也是有关心的。在我看来,世间众生,皆我所爱,我也理应是朝着“对众生有平等之爱的一视同仁姿态”这一方向去修持自己。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随着历经的变化,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许会有变,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