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者喜,厌者弃——对话谷鸣先生

文/安水如

说明:我与谷鸣先生的对话,已是征得先生许可而公开,但并未全给截图。

前几个月,在学书法之时,我在网上除了跟着米老师和讲师去认真上课,用心临帖之外,还会去网络搜资料,并在偶然之际发现了“谷鸣书社”这一微信公众号,就去读了些里头的文字,有所喜。因为,作者很是叛逆,有先行者的反叛之心和逆反之举。

在这处处临帖的时代,“谷鸣书社”的创始人谷鸣先生提到书法学习的几个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其中一个在书法领域最具震荡力的观点即是,书法的学习,并非临帖。人应该是先学笔法。待得笔法学好,如若喜欢临帖,可去临帖。而我的学习感触是临帖是不必求像的。

后,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打破自己对书法字帖的依赖和模仿。如,我在临褚遂良的《倪宽赞》时,那个别线条,总是写不好,我就去翻读别的其他字帖,并总能找出自己写着的那个线条。这让我保持自己笔迹的书法自信。

不过,作为初学者,我写出来的字,是真的很丑的。八九岁的小女孩瞧见了我的书法作品,都嘲笑我说写得很难看,并告诉我说她的书法字,都比我这成人写出来的书法作品,要好看多了。当前学校的孩子,在三年级之时,就有了拿毛笔的书法课。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自信地在微信圈等处发些自己的字帖。因为,这是我蹒跚学步的书法足迹。作为企业老总的翰哥哥就与我说熟能生巧。重要的是,我想,世间的每一个大书法家,在成为大书法家之前,都应该是曾将那字,给写得难看至极吧。

当然,我说这话并不是给自己贴金说我会是往后的大书法家。实际上,我并没有当书法家的欲求,也从未想过要当书法家。在书法的学习上,我更多是顺其自然地往前走。是觉得自己与书法有着几分的因缘,就去走几里的路。但,倘若我与这书法有甚深因缘,那日后成了书法老师,或转行做了与书法有关的工作,那也是我的人生幸福。

迄今为止,除了米老师的楷书公益课,外加学生时代的书法课,我是不曾有跟哪个老师正经学过书法的。论研究,那就更谈不上的啦。不过,我承认自己有点慧根,对于书法的某些东西,我自有一份独特的理解。不然,我也不可能写出《我的书法学习记》等文章出来的。尽管,那几篇文章压根就算不上书法好文。

后,我在“谷鸣书社”的某篇文章留言给谷鸣先生,问他关于儿童书法学习的点滴。但不曾想着会得答复。毕竟,谷鸣先生是个《晋唐笔法》专栏主编,在书法领域精耕数十年,那在平日里头,他应该会是很忙才对。何况,我在一些不是名人的公号留言,后等得黄花菜都凉了,并非长期不在线的对方,都不予答复。

令我惊讶的是,我很快就收到了谷鸣书社的先生答复。看着那答复,我便感欣慰,试问,在这事事求快的浮躁时代,这样的招生要求,可得是需要多大的的定静之功,来去守候那么一个学生的到来。那我应当是慎重才是。最起码得是确保孩子对书法真的颇有天然兴趣,才去打扰先生,让先生能够开门纳人。不然,那就是在对先生的莫大亵渎。

作为一个女性,我敬佩这样的先生。并因此觉得,不论是哪个领域,越是戾气横行的时代,越是需要先生这般,能够常年独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人儿。亦是鞭策自己要像先生学习这般的内在精神,要定得住,静得了,安得了。因为,越是人心浮躁,我们自身就越要懂得如何来去常年如一日的独坐冷板凳。

想来,这世间的活儿,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的。那长路漫漫,亦是少不了你与我的慢。也因此,我认为,不管身处何种领域,不论是做些什么事儿,我们都要有徒步跋涉万水千山的坚韧之心。要有徒手擦洗偌大地板的十足耐心,要有绕着偌大泰山,在山脚徒步的巨大恒心。不然,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我们都将一事无成,一无所获的。

更让我惊讶的是,先生在答复我之后,就去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并为我的一篇拙作打了赏,留言说敬佩认真做事业的人。后在一段时间里头,我都不曾有在先生公号做留言,因了担心对先生会有打搅。尽管有着好多次,我都萌生向先生请教“鱼卵纸”等书法问题的想法。

就这样互不言语地过了一段时间。在某一天里头,我在“茉域茗香”这一微信公众平台有收到谷鸣先生的私信。先生与我说了一些事儿。我在答复先生的私信之后就去加了先生留在私信框的微信。先生在给我一些资料后,便开始了简短的相识对话。

其实,这般的对话内容,并不见得有多丰富。但我觉是好。颇有思想火花在碰撞的感觉。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该停留在浅表的吃喝玩乐等层面,我们要多一些较为深入的,能够触及到内心层面的互动与交流。较之于浅表层面的对话,那深入内心的对话,更能涤荡心灵,撼动内心。

在这简短的相识对话里,我们聊到了运营公号的艰辛和不易,而这,我同样有与翰哥哥简单提及自己建立公号初期的一些事儿。先生就鼓励我说,“慢慢来 喜欢一样东西 就把时间消磨在上面 认真打磨 这样就好”、“自己的坚持是不容易的 成长的过程很慢 但是也很有意义 能看到走过去的痕迹”。

不仅如此,我们还提到彼此过去与现在都在历经着的被诋毁。先生还给我截图了知乎的一些文字,告诉我说自己都还被当成了反面教材。我便与先生说,“越是透彻之人,越容易被诋毁。因为,不多人能懂,清透”,而“先行者们都是改变集体认知的人,而改变集体认知的人,都容易被诋毁。因为,改变认知是痛苦万分的,人都怕痛呀”。

如我,在育儿圈里头不曾有见哪个育儿大V或领头羊是在公开反书籍资料的某些观点的。而我则是连着心理学在内的书籍理论和观点,都会反的呢。这一叛逆举动自是不多人能够理解得了的。人多有一个见不被理解就去诋毁的毛病,那我会被某些妈妈所诋毁和排斥,也是自然的。是可理解的。毕竟,不多人能够真的明白并理解,什么叫“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而先生被诋毁,在我看来,亦为寻常。

实际上,世间每一领域的人,都是容易被诋毁的。人的前行之道,从来都是左边是诋毁的垃圾,右边是赞誉的鲜花。在这人间,大概便是不存在只有掌声,却没有被非议的人吧。那越是走进众生视线,那被诋毁与被赞誉,也应该会是越来越多的。弄不好,我们还会收到不可理喻的不堪入目的攻击之语的。我曾在微博等处就收到一些极其有趣的攻击之语。而那漫长的学生时代,在出类拔萃的同时,也是有着不少非议的。

不过,在过去,我基本是不理非议者,也不听非议之语,还不主动回击非议之论,乃至于会是有意识地远离那些非议者的。我只选择极其少数的不会对我有非议的人交友。这能让我少烦恼。少烦恼的自己也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心力来去学习。不然,我是很难能够出类拔萃的。不论什么时代,出类拔萃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是有舍弃的坚持,是有克制的自律。是要有如谷鸣先生所说的那样,独坐冷板凳数十年的恒心的。

而今,我会有选择地去亮招,去解释,去辩论。这么做的目的并非在对他人示显自己的傲娇,而是在告诉对方我是一个猫科动物,请别犯怵般地轻易非议我,如若不懂我的东西,就去学习。先去走走我的来时路。不然,这般草率地非议我,这般不负责任地诋毁我,只怕会是在众人面前凸现你个人的无知和浅薄。整体而言,人是一个很贱的物种,它的贱,在于你强了,他便弱,你退避三舍,他就步步紧逼的。理智的人群,那是不多见的。

当然,林子大了,啥鸟都有的。有些人呀,就是那种得理不饶人,没理还脖颈直得如僵尸的。那面对这般人的非议和责难,及诋毁,我就将其给取来锻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断去突破这难堪言论的种种不悦情绪。人这一生,迟早是要渡涉他人所给予的各种难堪之语,直到具备能耐来去将那自前行之道一侧扔过来的诋毁垃圾,给收起来,对其进行处理当肥料润万物的。不然,不论走到哪儿,我们都是要受困于这世间的负面评论、难堪之论等,而无法活得心儿自由,脸儿发笑的。

可,倘若不愿去了解那些诋毁之语,究竟是有多难听,那我们也是可以将平台的评论等,给做设置的,一些网络平台是可以将其给设置为禁止评论的。而我则是在自己的平台事先说明留言的注意事项。平日里头就远离人群,花大把的时间让自己独自一人待着,做些一人便可完成的事儿,如发呆,看书,散步,写字等。不将自己的注意力给过多耗散在外,不去关注外在所给予自己的各等评论,不与人群过多接触等所有这些都能让我远离世间的各等非议和诋毁之语。

除此之外,我也会在家待着,独自玩些极具玩味的自我调侃游戏,如,绞尽脑汁地骂自己,掏空胸墨地给自己贴坏标签,并跟着傻笑,像孩子那样发出爽朗而单纯的微笑。这一简单的招数,看似有点自虐的味儿,但却能够帮助自己突破内心限制,以让自己笑对世间的各等负面评论而无所畏惧,不怒不烦。不然,我们哪怕是爬高走远,乃至于功成名就,那也会受制于他人的嘴巴而不得痛快的。

PS:

我们这一代及未来的时代是互联网的地球村时代。与老一辈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就是恋爱,也会开始于互联网,而后才是走进现实,结婚生娃的。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些夫妻是恋爱于互联网的。

多年来,我的朋友与顾客群体,很大一部分来自互联网。我与丁老的相识,也是始于网络。记得在初见面时,他老人家还问我说是从哪里知道他的。我告诉他说是在互联网。尚在学生时代的我就很喜欢在互联网写文章,与学习。

至今都还清楚记得的是,在我带着身孕之躯创设工作室的时候,绯闻满天飞的我,就是在零人脉、缺资金、无援助的情况下,用六个月的时间,将工作室给运营起来的。就在那出门都能听到关于我的各种版本的绯闻的北国他乡。

那时的我,就是简单的出个门,都会被人抓着问一把说,你不就是那个谁谁谁嘛。而我却仍旧是在做自己的事儿,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我真的如那曾让我免费入住他家大半年的房子不少的亿万老董所说的那样,将那些流言蜚语给视之为是,“一句话而已”。

而今,多年已去,对那心有善意的老董及夫人,心怀感激之心。深深地。亦是感念于从未谋面的但一向对我给予善意关怀,送我新书、新羽绒、鞋、衣、包、耳环等的朋友们。我们之间就像日常生活当中的朋友那样地交流,互动。不时地。更是感谢互联网那端的恩师的点拨和栽培。

虽说,互联网会有乱象,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互联网这一平台的(现实生活也会有乱象的)。利用一根网线,我们就可以与全球精英对话,直接吸收他们的思想精华,和人生智慧。并很好地省了彼此时间,精力及其他的更多。在这当今时代,时间就是一笔极其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们不该对其有所蹉跎和浪费。不必为了两个人,说上两句话,就耗费了大把的出门、化妆、点餐等时间。

可在必要时候,我也不抵触线下交流和互动的。我的很多朋友,其实都是始于网络,而后便是在某个机缘巧合之际,会面于现实的。个别朋友还因此成了好闺蜜。人与人之间,是怎样初相识的,我觉不重要。关键在于彼此能够有共鸣,能够携手并肩,但又不至于过于粘着。我与一些朋友虽说初相识于互联网,但纵使多年不见,可一旦是重逢的了,亦能如似初见,而无隔阂的。

当然,为了保护自己,我对接受见面的那个网络对象,会是表现得极其挑剔的。我不是对每一个线下邀约,都会有所接受的。这与个人是否傲娇,并无任何绝对性的必然关系。拒绝一个人的线下邀约,并不意味着说我是瞧不起那个邀约者,也不是在彰显我个人的高高在上与目中无人。人与人之间的见面入餐,既不是人生幸福的关键,也不是维持友谊的核心。

正因如此,我特爱与谷鸣先生这般的特殊交流和互动。也盼着在往后的人生岁月里头,能有更多的,与谷鸣先生这般优秀,乃至于比谷鸣先生更优秀、更出色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世来与我在互联网进行火花碰撞的对话和交流。如谷鸣先生所言,“交换思想比交换苹果要好”。思想的碰撞能够带给彼此心灵的震荡,和生命的提升。而苹果,你纵使再能吃,那也消食不了更多的苹果。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