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我最喜欢有这几种思维的基金经理(三)
话说之前两期我分别讲了投资中我最喜欢的其中两种思维:“绝对收益思维”和“弱者思维”。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最后一种思维——“均衡思维”。
比之绝对收益思维和弱者思维,均衡思维可能更为大家所熟悉,我之所以放在最后讲主要是因为均衡思维更多体现的是具体实施的“术”的层面的东西,而其内在的原因,或者说“道”的层面的东西就有可能是绝对收益思维或者弱者思维。
换句话来说,市面上大抵没有纯粹为了均衡而均衡的均衡思维,但是绝对收益思维或者弱者思维往往需要用到均衡思维。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均衡配置?
就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个图:
上图只是列了申万28个一级子行业年初至今的涨跌幅情况。
君不见,时间才过去短短1个半月,但是这些行业之间的涨跌幅已然呈现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强烈分化态势,最极端的首尾两大行业的涨跌幅差距甚至已经接近40%(38.3%)。
行业如此分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市场上或许确实存在那种可以自由驰骋于各大行业间的股林高手,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判断行业涨跌的,更不要说还要轻松驾驭并在各大行业间做切换了。
更加残酷的是,我之前做过一个行业风格轮动的研究,在2005年到2015年,大类板块的轮动还是能够看出比较明确的切换轨迹,基本是以年度或者更长周期为单位;但是2015年以来,大类板块的轮动轨迹开始变得模糊,风格切换速度开始加快,这种“电风扇”式的行业风格轮动更是让判断行业变得难上加难。
如果基于我们之前讲过的弱者思维,既然无法判断行业,那么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均衡配置就是一种好策略,同时也是我们对付所谓分化市、结构市的一种好策略。
均衡配置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组合的投资风险、减少波动,但并不会带来期望收益的显著下降。
这一点马科维茨在其《组合投资理论》中已经给出了不少证明,我相信大部分人也都能理解,因为这本身就是投资基金(不管是主动基金还是被动指数)的一大优势,也就是所谓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可以均衡配置?
这个问题可以用三句话来回答。
第一句话叫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上图代表大盘的沪深300和代表中盘的中证500为例,虽然指数前进的道路曲折(波动很大),但是指数的前途是光明的(趋势线始终向上),这是我们均衡配置的最大底气,甚至也是我们投资的最大底气。
第二句话叫做“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市场风格虽然经常变化,但是条条大路通北京,最终还是会殊途同归趋于一致,无非就是中间过程中一会儿东风压倒西风,一会儿西风压倒东风,或者一会儿东风西风一起倒。
第三句话叫做“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这句话后面的话是“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投资同理,虽然我们无法判断所有行业,但是中长期来看,我们依然可以重点选择那些代表新经济、新趋势的朝阳行业,俱往矣,数风流行业,还看医药、消费和科技。
第三个问题:怎么做均衡配置?
鉴于我们这个系列就是以纯权益资产为例,所以大类资产角度的均衡配置我就不展开细讲了,只讲其中一种最简单,也更适合我们日常投资使用的大类资产均衡配置——股债均衡配置。
这方面最有名的主动型基金常规来说有两只,分别是广发傅友兴的广发稳健增长和泓德邬传雁的泓德致远混合。
这两只股5债5的股债平衡基金以5成的股票仓位分别跑出了19%+(广发傅友兴,2014年12月至今)和24%+(泓德邬传雁,2017年8月至今)的优秀年化收益率。
而另一只由易方达张清华和林森共同管理的类股债平衡基金易方达安心回馈更是以4成左右的股票仓位跑出了接近18%(2015年11月至今)的年化收益率。这里之所以说“类股债均衡”主要是这只基金更接近股4债6。
股债均衡配置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上述三只主动型基金,在取得较好年化收益率的同时,波动和回撤明显比一般的主动型基金要小很多,比如以2017年至今的这段时期为例,这三只基金的最大回撤均在15%以内,年化波动率则都在10%左右,投资体验非常之好。
我们重点来看下纯权益类组合的均衡配置,这个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来分别看下:
第一种维度:投资风格
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种投资风格分别叫做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前者看重估值,追求在个股价格低于企业内在价值时买入,或在个股被相对低估并在合理估值范围内时买入,等待价值回归;后者对估值容忍度较高,认为即便短期高估高速增长也将使价格回归价值,偏重投资预期成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的成长型公司。
而介于这两种风格之间的,既关注估值又关注成长,目标是以较低价格买入成长性较高的股票的GARP策略(我们也把它归类成价值成长风格),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的均衡。
这方面的基金经理我讲过很多了:
比如在这方面布局较早也做得比较成功的嘉实基金,其旗下的平衡风格投资总监洪流、胡涛和常蓁都是标准的价值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即便是身为成长风格投资总监的归凯,确切来说也是价值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中相对偏成长的基金经理。
其他我写过的价值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还有富国基金方纬,光大保德信基金董伟炜(已离职)等;
我没有写过但是大家可能更加熟悉的则有易方达基金张坤,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华泰柏瑞基金李晓西等。
第二种维度:行业和个股
相信读过我之前文章的小伙伴一定还记得,在投资风格里面貌似专门有一种叫做均衡风格的,均衡风格选股时综合考虑价值、成长指标,或采用成长、价值、周期等多种策略构建投资组合。
撇开概念不管,我们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均衡风格往往表现为在行业配置上的均衡,并最终体现为价值、成长、周期等不同类型个股的相对均衡上。
如果大家看了这个解释还没有感觉的话,那我简单放个图表给大家看看:
上图数据表格展示的是中欧新蓝筹2020年四个季度的十大权重股,以及其所属的申万一级行业。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欧新蓝筹的十大权重股覆盖的行业众多,十只个股所属的行业几乎都不相同,并且从个股所属行业上来看也没有特别偏重某一个特定行业,行业配置相对均。
中欧新蓝筹的基金经理周蔚文我写过好几次了,他就是典型的均衡投资风格。
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其实为数不少,甚至还有像兴全基金这样以均衡风格为主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基本都是均衡风格为主),不过这种风格我写过的反而不多,所以这里我就简单给大家列一些作为投资参考:
老将级别(10年以上)的除了上面的中欧基金周蔚文,还有睿远基金傅鹏博,兴全基金董承非,国富基金赵晓东、徐荔蓉,国泰基金程洲等。
中生代的(5年以上)代表人物则有兴全谢治宇,南方基金骆帅,汇添富劳杰男,华泰柏瑞张慧,富国基金张啸伟等。
这部分还有不少话题可以发散:
第一点,均衡风格因为会涉及各种投资方式以及经常要覆盖多个行业的投资,所以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也很高,一般只有深耕市场良久的老将才会有如此深厚的投研功力。
反过来我还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点,经历了市场多轮牛熊洗礼的老将往往有偏向均衡投资的趋势,原来偏价值的可能会逐渐加入一些成长,原来偏成长的则会逐渐引入一些价值,或者适当关注估值。
第二点,我们一般在讲的所谓均衡更多都是指行业维度上的均衡,具体的投资投资中还有一个个股层面的指标,也就是个股集中度(或者持仓集中股),一般用十大权重股占净值比表示。
从我实际研究观察的结果来看,均衡风格的基金在行业均衡的基础上,一般其个股集中度基本保持适中,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些均衡风格基金经理的基金,绝大部分的持仓集中度都在40%-50%之间。
第三点,在前文回答第二个问题的第三句话中我有讲到,在无法判断所有行业的背景下,除了全行业做均衡配置之外,事实上还有一种重点配置那些有前途的朝阳行业或者长牛行业(比如消费、医药和科技等)的方式,中长期来看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投资方式。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请看下图:
上图数据表格展示的是易方达蓝筹精选2020年四个季度的十大权重股,其中的港股用黄底色表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这只基金主要配置的行业正是消费(主要是食品饮料中的高端白酒),医药(主要是医药生物)和科技(信息技术,电子等)这三大行业,总体自然不是典型的行业均衡风格,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竟然最终也展现出了不少另类的“均衡”效果:一方面其波动率和最大回撤都不算大,另一方面得益于其极高的持仓集中度(平均在80%左右)以及A股港股的两地配置,其长期收益率十分惊人。
第四点,如果说均衡风格更多体现为行业均衡配置的话,那么行业集中投资,特别是最为极致的投资单一行业的风格其实就是主题投资,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讲的行业主题基金。行业主题基金就是行业集中、个股分散的典型代表。
因为行业和个股都有分散和集中之分,再加上实际投资中除了极致的分散和极致的集中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相对分散或者相对集中的状态,光是这些排列组合一下就至少会有9种投资模式,上面列举的只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其他的限于篇幅我就暂不讨论了。
第三种维度:风险和收益
我曾经写过一篇《投资是一种收益和风险的平衡艺术》,其中要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就是低风险和高收益这两者是无法兼得的,要么牺牲部分收益来控制风险,要么提升部分风险来增加收益,最终都会达成一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不过这更多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的,体现的是投资者个人的投资偏好(包括风险和收益)。
这种投资方式也有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讲的,简单来说就是那种以平衡收益和风险为目的的基金,或者专业说法一般叫做追求高夏普率的基金。
这方面的基金经理我写过两位,分别是富国基金刘博和银华基金贾鹏,他们的代表基金分别是富国周期优势和银华多元视野。
我以富国周期优势为例简单说明一下:
上图数据表格展示的是富国周期优势2020年四个季度的十大权重股,其中的港股用黄底色表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这只基金正好是前面没有提到的一种投资模式:在行业分散配置的基础上,个股也相对分散。
具体而言,其2020年四个季度的持仓集中度平均在36%左右,明显低于前面提到的均衡风格基金40%-50%左右的持仓集中度。
那么这种投资模式的效果又如何呢?
请看:
上图是富国周期优势的收益回撤情况图。
截至2021年2月10日,成立仅两年半左右的富国周期优势已经取得了207.59%的累计收益率,折合年化收益率为53.78%,最关键的是其最大回撤仅为-12.14%,并且波动率也很小,其同期夏普率可以排在全市场偏股基的前三名。
当然富国刘博和他的基金还缺少一块熊市考验的拼图,一旦拥有这块拼图,他就能灰马转白了。
不信请看和他这种行业分散,个股也相对分散的投资模式类似的另外两位基金经理:一位是工银瑞信基金的袁芳,另一位是兴全基金的乔迁,她们的代表基金工银文体产业和兴全商业模式现在早已白成妇孺皆知、童叟无欺了吧。
第四种维度:大、中、小盘股
按股票流通股规模的大小可以把市场上的股票分成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事实上这也是分析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一个重要维度。
我相信大家一定看到过上面这种九宫格投资风格箱,其中的横轴从左到右分别是价值,平衡和成长这三种投资风格因子,而纵轴从上往下就是大盘,中盘和小盘这三种股票规模因子。两个维度的因子相叠加,就能产生九种不同的规模风格因子。
比如这两年大盘成长因子的风头就很盛,而小盘价值因子就被唾成渣。
但是请注意,这都是事后诸葛亮看到的既成事实,事前来看,我们就连市场的风格都无从判断,更不要说去判断这种叠加了规模因子的更复杂更细化的风格了。
这就好比虽然这两年大盘成长因子确实很厉害,但是一来我们并不知道它还能厉害多久,而且涨到现在很多人也可能已经买不下手了;二来如果从2019年往前推的话,很多人一定想不到大盘成长因子大部分时段甚至是涨得少跌得多的典范。
这大概就是大中小盘也要适当做均衡的内在驱动力。
令人欣喜的一点是,我在部分平台的留言特别是星球上已经看到有小伙伴在问擅长中小盘投资的基金经理了。
说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倒也简单,你们去找下这两年被骂得最惨的几位明星基金经理就行了,他们坚守的风格多半是偏中小盘的价值风格。
不过最后我还是提供两位组合中会涉及大中小盘股票并且长期业绩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一位是景顺长城基金的杨锐文,代表基金景顺长城优选;另一位是国投瑞银基金的孙文龙,代表基金国投瑞银新兴产业,上面用来做例子的九宫格就来自于这只基金。
讲到这里,我觉得“均衡思维”的部分也差不多了。
最后出个题考考大家,今天的文章都在讲股票组合投资上的均衡思维,更多是基金经理视角,如果切换到我们基金投资者的视角,又要如何运用“均衡思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