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如大仇,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记住这两点就可以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太多的苦难,都是从帮一个人开始的!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大恩如大仇”,你对一个人的恩情越大,最后你们变成的仇人的几率也会越大。
做人,不是应该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吗?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喜欢恩将仇报?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则难忘”,即小人唯利是图,利益至上,自然是忘恩负义;而君子遵守礼义廉耻,自然是知恩图报。
现实生活中,品德高尚的君子非常稀有,唯利是图的小人却是一抓一大把。所以说,当你好心帮助人后,最后上演“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概率也非常高。
为什么你心地善良,却总是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你不懂这2个“人性的弱点”。人性就是这样,大恩如大仇,我们不要太低估人性的恶,至少要记住以下这两点!
01人心永远是不知足的;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轻易帮助他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读懂人心是永远不知足的,欲壑难填。很多时候,我们帮助了他人,就是灾难的开始。一旦你施舍了一点恩惠,他人就会要更多的恩惠,如果你不给,你就是没有良心,要被人反咬一口。
正因为如此,老祖宗总结了许多关于人心不知足的俗语:“斗米恩,担米仇”、“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穷人家没有粮食吃,富人慷慨援助了一升米,帮忙穷人家渡过了难关。但是穷人继续诉苦,富人心地善良,又无偿送给穷人家一担米。
可是穷人回家后,老婆很不高兴地说:“一担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富人家太过分了,既然他们那么有钱,就应该多送粮食给我们家,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得很!”
这话传到了富人的耳朵里,富人很是生气,想着自己白白送出这么多的粮食,穷人不仅不感谢,还把自己当仇人一样对待,以后再也不帮忙他们了!于是,本来关系还算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变成成了仇人,老死也不相往来。
所以说,我们在帮人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先要分清对象,再看清楚看对方是善是恶,遵循“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原则,还要尽量做到帮忙适可而止。
比如说,某演员早年资助过一个贫困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很好。但是该贫困生上了大学后,狮子大张口,索要更多的生活费,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原本充满爱心的慈善资助,最后以“农夫与蛇”的故事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不要低估人性的恶,不要随便帮忙他人,因为人心是永远不知足的。其次,帮助了他人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施恩不图报”的心理准备,要不然就会违背良心,被他人要挟,陷入永无止境的“帮忙陷阱”当中去。
02别人只会记住你的过错,不会记住你的功劳;
心理学上面有个“近因效应”,中国也有句古话叫“看人只看后半截”。都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过于注重他现在的状况,而容易忽略他过去是否有功劳,是否做了什么错事。
所以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功臣即便是功劳再大,稍微做错点事情,都会被帝王们所不容,最后难以善终,之前的所以功劳也一笔勾销了。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导致的,别人只会记住你的过错,不会记住你的功劳,除非你在一直持续不断地提供给他人以好处!
情侣之间,可以爱意缠绵,但是也可以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把对方恨得咬牙切齿。正可谓是“爱之深,恨之切”,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恩里由来生害”,人与人之间的祸害,都从恩宠中来的。
说白了,这都是因为人性的弱点导致的,人们往往不够理性,情绪化看人看事,只能看到他人的坏,而容易忽略他人的好。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人性就是如此,往往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而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即便是我们对他人有功劳,别人也会找个理由说服自己,装作视而不见,因为功劳永远是别人来认定的,我们说了不算。
所以,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对他人很好,他人也会对自己好,也会懂得感恩。但是最后发现:他人完全不领情,反而只记住了我们的坏。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误会,也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
正如处世奇书《菜根谭》中所说:你的十句话中,有九句正确,不一定稀奇,因为其中一句话不对,就会立刻被人指责。你的十次计谋中,九次成功,不一定有功劳,如果有一次失败,许多非议就汹汹而来。
同理,你好心帮了别人十次,九次都做得很好,只有最后一次没有做好,别人就会把你之前的所有功劳一笔勾销,对你怀恨在心,甚至最后你们成为了仇人。很多好朋友最后走着走着就散了,就是因为最后一次没有帮上忙,于是将之前的好一笔勾销了。

结语:
当我们懂得了以上2条“人性的弱点”后,做人做事就应该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对人太好,不要过于热情帮人。因为有时候帮助人,也是一种低情商的行为,还会给自己招惹来是非与祸患!
正如《菜根谭》中所讲:“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人生在世,我们不必刻意去争取功劳,只要没有过错就算功劳;帮助别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就算是积德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是做人的最高智慧!因为你对他人的恩情有多重,最后得到的仇恨就会有多大。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在读懂了人性后,再去正确做人做事,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拿捏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