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 任务工程指南》读后感

《任务工程指南》(Mission Engineering Guide,MEG)是美国国防部于2020年11月新鲜出炉的一份指南,其价值如同沉甸甸的黄金。还记得当我首次看到这份文档时,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它有多么珍贵。翻看了几页之后,才发觉它是多么的宝贵!感谢汇聚了无数专家学者的CCOSE社区,专注于系统工程,共创共享的文化氛围滋养了心灵,也让学习的旅程变成无比美妙的体验。当然或许只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对我而言,它的“美”来自于如下几处:(1)来自于.mil 网站的公开发布,这类文档非常珍稀,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了解美军的最新动向和认知结构;(2)这份册子只有短短的 40 多页,按照潘长江的说法,“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3)所讲述的主题是“任务工程”(Mission Engineering),立意又新又好,很欣赏国外同行的这种创意和切入点;(4)作为一本“指南”(Guide),颇为实用,可以指导实践。此外,还有一点,我近来从事各种复杂的任务,常常感到缺少框架的苦楚。问题如此复杂,甚至盘根错节,想要作出改革或创新,总感到现实中有丝丝缕缕的掣肘。放之任之,对不起自己的天地良心;格之革之,又觉得手中缺少一件顺手兵器。对于常年在各类系统边缘走江湖的人来说,倚天剑藏于何处,屠龙刀匿在何方?看到这份文档,顿感眼前一亮!回到现实问题,系统工程师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常常需要一个指导框架,也就是俗称的“套路”。例如,在写报告时,常常想有没有类似的文档可以参考,重点是参照其框架作为模板;在解决实际业务时,常常问前人(或前任)是怎么解决这类棘手问题的,重点是找寻实施方案的框架和思路。这些都说明,这类“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RA)或指导框架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能够找到一套经过抽象、具有普适性的指导架构,会十分有助于深化和强化我们的系统思维。扯远点,如果由于我们的抽象提炼能力不足,或者由于问题过于复杂,这类指导框架只好从理想的“显性”状态退化为次选的“隐性”状态,然后通过灵感和“顿悟”来实现这层突破。比如,国资委在推进国企改革时十分注重选树标杆,还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中国佛教的各类禅学,都借鉴了这种知识(或智慧)传递的方式。言归正传,该指南建议的适用于复杂任务的架构到底是什么?我将归纳为“两域三分法”,如果用“3+3”这个数学公式来表述。其中,“两域”分别是指问题域、方案域;三分法是指每个域分解为 3 个子部分。任务工程 = [ 问题域,方案域 ]                          ……公式 1问题域 = [ 问题描述,任务定义,任务度量 ]      ……公式 2方案域 = [ 系统设计,分析仿真,归纳结论 ]      ……公式 3注:这里采用的方括号[ ],而不是大括号{},主要考虑是借用了计算机Python 编程语言的语法:方括号表示有先后次序的对象序列,而大括号则表示没有先后次序的对象集合(字典)。细分后的整体结构见思维导图。

下面逐一进行讲解。公式 1 中,将一个任务工程分解为问题域和方案域。首先,什么是“任务工程”?对应的英文就是Mission Engineering。如果你愿意,将任务翻译成为更有神圣色彩和情绪感染力的“使命”也未尝不可。Mission 好理解,简单说就是要达成某种目标,那么Mission 和 Engineering 放到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要用工程的方法将任务转换成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一条“河流”,而系统工程师的职责就是寻找到过河的办法。这里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这座桥就是本文所要着力讨论的主题——MissionEngineering(下文统称为“任务工程”)。为什么分为问题域和方案域?这样划分是否科学?自古以来,问题和答案是一种经典的范式。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最著名的就是苏格拉底,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或思想的“助产术”。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也充分利用了问答方式,来记录孔子的思想。即使在现代,见诸于英文文献之中的FAQ,以及各级考试之中的“问题-答案”结构,均是这种“Q&A”范式的体现。甚至,还可以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刺激-反应”心智模型(MentalModel)。总之,将一项任务或使命,分解为问题域和方案域,是天然的二分范式,类似于不证自明的基本公理。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有人认为问题域并不重要,解决方案才重要。实则非也。能否提出正确 的问题。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曾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托尼·罗宾斯是一位白手起家、事业成功的亿万富翁,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托尼·罗宾斯说,思考就是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过程。他强调提出正确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从而获得正确结果。因此,问题域的扎实工作对于任务成功,占据50%的贡献度并不过分。其次再来看公式 2:问题域被分为 问题描述、任务定义、任务度量。其中:问题描述就是要识别关键问题,尤其是痛点和难点。以此为始,也就是常说的“问题导向”。对于各类管理问题,更是识别“痛点”在哪里,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对于各类技术问题,往往是识别难点,若有突破,便是创新;对于复杂体系、组织发展等问题,要考虑能力差距(capabilitygaps)在哪里,也就是常说的“补短板、强弱项”。其他待分析的关联因素包括:相关任务概念、技术能力、成熟度、演示验证、时间进度、交互产品、接口标准、联合打击、可用资产、新兴技术等。任务定义部分堪称本文的亮点之一。最大的特色是将其又分解 为 4 个子部分:时间帧(TimeFrame)、任务剧情和场景(Scenarios & vignettes)、假定和约束(Assumption & Constraints)、任务定义小结(Summary)。我们都处于一种“时空”之中。时间是最特殊、不可压缩、不可延展的单向维度,驱动着万事万物处于不断的“流变”状态和过程之中。连孔老夫子也不禁在川流旁感慨,“逝者如斯夫”。因此,抛开时间因素妄谈任务或使命,是一种科学上的不严谨。之所以这里称为“帧”,就像是电视、电影画面由1 秒钟数十帧组成,但是由于人类视觉器官的迟滞效应,已经感觉不出来了。由于分析成本和保真度(Fidelity)之间正相关,而人们总有一个可以承受的成本上限,所以选择合适的“帧频”,是比较重要的。剧情和场景的作用是将任务从战略层(strategic)下沉到战术层(tactical)。剧情和场景的区别在于,剧情是贯穿全局的重要情节,包含了所有的关键节点,撑起了整个任务,往往是战役级;而场景就像是一出好戏中的若干“幕”,一切精细的操作都要在场景下予以细化,往往是战术级。比如,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作为关键的战役,事关解放战争的全局,是scenario级别,而塔山阻击战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关门打狗”策略能否成功实施,需要顽强阻击国民党部门的拼死增援,是vignette级别。对于工程任务来说,在选择参数设定时要经过深思熟虑,做到“精心选择、合理设定”。假定和约束,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的,以为是不言自明,实则非然。比较严谨的作法是有效识别这些假定前提和不得不遵守的约束条件,将其显性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定义好进入条件和边界,准确识别环境/时代召唤或上司意图。一旦设定,任务定义就要尽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延续性和连贯性。最后就是任务定义的归纳小结(summary),陈明以上三个部分的要点。

任务度量(Mission Metrics)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成功度量(Measureof Success,MoS)。以前看到的比较多的是 有效性度量(MoE)和性能度量(MoP),这次看到 MoS,还是感到眼前一亮。因为对成功的度量,进一步澄清了任务目标,比有效性度量(MoE)更加明心见性!虽然后文为了表述方便,将MoS淡出,仍沿用 MoE/MoP的分层架构,但MoS 一词仍不啻为天音袅袅,时刻提醒着系统工程师不忘初心。对于 MoE 和 MoP,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简单表示:MoS = f(MoE s), MoE = g (MoPs)即任务成功度量可由若干个有效性度量来综合表征,有效性度量可由若干个性能度量来综合表征。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高层指挥官的意志和意图,常见的包括:满意度、损失情况、成本开支、时间消耗、回报率(Returnon Investment,ROI)。关于度量,本文特意提到了度量追溯性(Traceability of Metrics)。指标要有科学性、严谨性,能够经得进一步深究和验证(can befurther expanded and verified),可以为系统的优化提供关键支撑。在此也深感实践中,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各类统计数不胜数,上层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深入实践中,由于度量追溯性的不健全,导致统计数据被严重扭曲,甚至误导上级决策。日本钢铁公司、德国汽车公司都因为统计数据造假,使企业信誉一落千丈,遭受到市场和监管部门的严厉惩罚。究其原因,除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缺失,更在于缺少指标追溯性的深入认知和系统工程方法。站在组织管理角度,建议要加大指标追溯性的闭环管理、监督审计和严厉追责,要依靠审计、纪检、监察、专家委员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介入,严惩数据造假者,使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来欺骗组织、欺骗世人。

公式 3 中,方案域包括系统设计、分析仿真、归纳结论。系统设计强调了任务架构(MissionArchitecture),包括各类视图(views),因此注入 DoDAF、MoDAF、ToGAF、Zachman 等各种体系框架可以在这一步大放异彩,分析各种装备/资产、组织单位、职能/交互的序列。由于比较纷繁复杂,需要多视角、多层级才能表述清楚。康威定律说,设计架构克隆自组织架构。因此,为了更好的设计得以实施,往往需要对组织进行重新设计,这就是某些组织机构需要重组调整的内在原因之一。本文还强调了端到端的线程(Thread)。从任务线程(MissionThread,MT)到任务工程线程(Mission Engineering Thread,MET)的共性都是从开始端到结束端的全流程、全周期,差别在于后者为每一项活动指定了关联的系统、技术、人员,从而勾画了从问题域到方案域之间的现实映射关系。有时还包括能力、技术、战术、系统、条令、组织、培训、材料、学历、人员、设施、领导力等诸多因素。对于上述各类变量,还要替换其中的一个或一组,以进行敏度分析。这种方式类似于中国航天的“双想”、“过电影”,从而实现全线程、全覆盖。最后,就是定义各类模型、数据和定量分析方法。任务工程十分重视各类基于分析和计算的模型,从而确保其一致性和复用改进。甚至可以说,模型是任务工程的核心。不仅包括传统的仿真模型,还包括数学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概念过程或者上述几种方式的混合使用。典型的模型有设计模型、制造模型、验证和确认模型、系统模型、产品支持模型、专业工程模型以及管理模型等。各类模型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有助于分析和研究的深入。基于上述模型,可以开展分析和仿真。这还包括对各类变量的敏感度进行实际分析,以及基于假设和参数输入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来开展分析。敏度分析能够揭示一定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鲁棒性(robustness),可以用于探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一阶或二阶的关系。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包括蒙特卡洛模拟、马尔科夫链、回归分析、成本分析、仿真工具等。要识别分析系统模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的传播方式。一般来说,分类矩阵法、敏度分析法、优化算法这三类分析方法的效率逐级递升。对于任务工程团队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深刻理解模型、输入数据、误差传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分析结果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level)。最后一步就是记述研究结论。包括分析报告或决策摘要,为上级领导输出相关的计划、策略和建议方案。关于摘要,文中列了13 个方面:问题和任务;成功度量;环境要求,态势威胁,信息来源;与毗邻任务的关系和影响;关键假设;分析方法;参考架构;分析结果;结果存在的不足或不确定性;所得结果如何应用于问题;分析得出的总结论;建议领导层应当采取的行动;后续分析和下一步计划。结论部分还要提及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这里的参考架构源自于本任务的分析,包括任务定义、假设、约束、方法论、置信水平、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支撑分析结果的理由。本文还特意附了2 个参考架构,分别是政府任务参考架构(GMRA)和政府能力参考架构(GCRA)。结论部分还要附上相关的专业数据、模型和架构(Curated data,models,and Architecture),从而为未来的研究铺平道路。数据是模型、线程和架构的“顶梁柱”(backbone)和基石。任务工程师有责任夯实数据的根基,使其可信、可靠、完整。如果研究的周期较长,还要考虑各项数据随着时间的蠕变,要动态更新相关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同行分析师间的协作(peeranalyst collaboration)也甚有必要。起码要考虑所有数据以下6 个方面特性:简介(Profile)、来源(Source)、精度(Accuracy)、时效性(Timeliness)、可信度(Validity)、关联性(Linkage)。末了,我还想画蛇添足地说几句。首先,系统工程永远支持裁剪。因此这篇文章并不主张削足适履,千篇一律地套用这种架构,但是也别忘了在学会“跑”之前,最好先学会“爬”和“走”,否则难免会摔更多的跟头,不妨借鉴华为的策略——“先僵化、再固化、最后再优化”。其次,6个模块,不多也不少;“3+3”也很容易记忆和应用,如果想要进一步简化,可以简单记为“(描述,定义,度量)+(模型,分析,结论)”,或者摘取上述6 个关键词的英文首字母记为“DDM+MAC”,这是极致浓缩版本。最后,再不厌其烦地唠叨一句,千万别忘了,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致谢:感谢赵献民、郑新华、何强、王国新、王公韬、鲁金直、陈红涛、王忠、解士昆等老师的审阅和指导意见。2021.1 于 北京系统工程公众号是由一群系统工程爱好者所发起,目的是推进系统工程在中国应用,纯粹公益性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