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职业的灵魂三问
在开始着手建筑知识技能提纲体系整理的工作并停顿了两年之后,从事教育培训的学妹赵菲菲邀请我做一次讲座,我正好趁此机会重启这项工作。我预估这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提纲体系。
以下讲座实录,做了必要的精简。
零
赵菲菲:大家好,我是赵菲菲,是今天的嘉宾主持。刚才小助手介绍了我们建筑抄绘笔记的使命,以及我们的系列公益讲座的一些介绍和今天嘉宾的介绍。
今天的讲座形式,袁牧老师会进行语音和图文分享。袁老师是我师兄,我在刚进大学,对建筑学习还比较迷茫的时候,也经过他指点,并且之后他写了一本建筑学方面的生涯规划的书叫《建筑第一课》,主要是给刚进入建筑系本科的同学答疑解惑的,这本书我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知道,看过之后会很有帮助。并且袁牧老师在这些年一边进行设计实践,一边在知乎分享他的各种心得,现在已经在知乎有16万的关注,所以今天很难得有这个机会,我可以跟袁老师一起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路走来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壹
袁牧:大家好,很高兴周末能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些跟建筑师职业生涯有关的东西。今天主要想分享的是建筑行业的知识技能体系,还有个人的技能加点攻略。
让我们先对自己的职业做一次灵魂三问。
第一个问题:建筑设计行业是否还有社会有价值。
因为我们知道,行业的这些年,收入越来越低,在甲方眼里的地位也越来越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低价竞争横行,整个行业的社会价值受到质疑,建筑师的工作好像可有可无,或者什么人都能做——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廉价。
我联想到当年一个很火的行业,BP机,曾经也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后来彻底被手机取代了,现在可能很多年轻的同学们已经没有见过这个东西了,我还是在90年代上学的时候,曾经买过一个,还是那种数字显示最便宜的那种,一个行业,甚至一个高科技行业都可能直接被淘汰。
我们建筑设计行业是不是还有它的价值?会不会也被彻底的淘汰,比如说被人工智能取代?现在很多行业都担忧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第一件事就要问,如果行业没有价值,一切都不用再提了。当然我们可以先剧透一下,设计行业还是有价值的,并没有到真的不存在价值的地步。
第二个灵魂问题:虽然我们这个行业还有价值,但是怎么面对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职业的困境?
大量的加班,没有加班费,低廉的收入,不被甲方尊重,事情越来越难做,责任越来越大,但收入越来越少,无穷无尽的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也有一些职业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曾经有个职业叫打字员,现在还存在,但我们知道最终是要被淘汰的,虽然少数人可以留下来。
很多传统行业都有这个问题。其实画家当年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发明了照相机以后,专业的画家逐渐的就减少了。当时代前进的时候,确实会有很多行业很困难,我们要怎么办?即使我们觉得行业还有价值。后面我们慢慢再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个问题那更严重了:我们未来在哪里?
其实我有一些文章讲过这个问题,建筑师或者说建筑设计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要怎么办?到底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发展空间?
我想起我小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叫《神鞭》,很有意思,讲的是清朝的一个人头上有个辫子非常厉害,可以打人,结果后来很悲剧,年轻的朋友们可能没有看过这么老的片,结果是大家有了枪,冷兵器就出现了困扰。这个电影里解决方案其实蛮有意思的,神鞭这个人学会了打枪,变成了神枪手。
这个其实很好玩,就是说一个职业的精髓是可以不变的,或者说是稳定的。它的形式和它的方法、工具一直在演变,包括很多重要的行业,比如说饮食、农业、工业的制造业、交通,从手工业到大工业,从马车到汽车到飞机到火箭,以后还有宇宙飞船。实际上人的需求是稳定的,但是技术不断的变化。
人是活的,而且人类实际上是非常神奇的造物,它是我们所知的宇宙里极度神奇,并且目前来说仍然是最先进的东西。如果你们看过一些生物学,应该知道神奇的程度有多高。所以作为建筑师的人,或者说作为人的建筑师,它的未来仍然很广阔。但是他需要做很多的适应性的调整,这也是我们职业未来需要做的一些调整。很多行业其实给我们很多启示,后面可以再细细讲一下。灵魂三问先这样,我们来接着看我后面的一些想法。
贰
这是我十年前做的一张表,那时我刚开始工作了一两年,第一次接触到真实的建筑设计过程,受了很大的震动,因为跟在学校里一点都不一样,那是非常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
当时经过了一两年的工作,我画了这么一张表,发表在我那本小黄书里,方便大家来理解真正的建筑设计产业是怎么运作的,而不是说只有学校里那些课程、做方案这些事。
最早的时候,我考虑的建筑师职业的发展很简单,建筑设计项目有一个基本的流程,这些流程里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每一项工作有它的来源,比如说用地跟规划有关系,任务书是业主决定的,相应的建筑师针对这些任务环节要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有这些能力就可以完成这些任务,拿到收入,完成设计成果。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也很理想化的一个过程。
但后来我知道,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即使对在校学生来说已经很漫长很复杂了——因为一般学生在学校基本上只能在概念方案之前,对于规划审批扩初施工图工地是不了解的——但即使这样,流程也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真实的情况比这个复杂千万倍。
真正难做的,影响到最终实现,和建筑设计师的收益的那些因素,其实都不在表里。比如说业主是不是个骗子?政府领导会不会被双规?这些事其实是决定性的。当然还有一个业主是不是有钱,经费有没有解决。包括造价的控制,设计费的价格,在这张表里其实没有任何体现。所以这张表其实是非常早期的很理想化的表格。
当然,如果连这些内容都不清楚的话,那说明我们的教育需要认真的提高一下。但是至少我当年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这么一张简单的表,里面大部分的内容,我是没有接触过的,还不是说学没学好,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可见我们那时候的建筑教学有很大的问题,大概只有1/10。
叁
我们来接着看下面一张。我们就回到灵魂问题的第一个。如果我们认为建筑行业还有价值的话,当然是我们从事这个行业,也是社会接受这个行业,最根本的一个前提。
我们会问它到底本体的核心价值在哪?
我大概会说三个方面,在这里只简单讲一下,因为后面最终会有一张终极大表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可以明确的判断,特别是如果大家去过国外或者了解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建设水平的话,很清楚,中国的大建设,虽然基建狂魔进度很快,但是从存量来讲,中国整个的建设量和建设水平,特别是人均的水平和中西部的水平,仍然是非常低的,非常低。不要说跟瑞士德国了,即使跟南欧或者是美国中部来比的话,我们的整体城市建筑的质量,特别是设备运营水平差得很远。
简单举个例子,就是我前些年去日本,日本人发明了卫洗丽,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公共厕所都是有的,而在中国几乎还是奢侈品,这是我们卫生洁具卫生间设计里面最基本的方面。更不用说每个城市里其实现在仍然有大量的棚户区,为什么棚改这些年仍然在做,现在不让做货币棚改了,但大量的老城的老建筑,它的质量,尤其是建筑标准这一块,水电设施的水平仍然很低很低。更不要说节能保温和门窗这些地方,甚至很多新建的楼盘,在五金、器具这一部分,层次都是很低的。
建筑设计可以做的事仍然非常多,大量的已有建筑,乡村的建筑,老城区的建筑,都还有大量更新工作可以做,尤其是室内部分是每几年都要更新的,所以发达国家很多设计师都是以室内设计为主,室内设计也是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前段时间去台湾,建筑师很多都在做室内的工作,还是八九十年代。
除了这些基本建设,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全球的基础建设,其实有大量或者说无穷无尽的工作可以做。中国现在对外输出的基础建设,基本上还停留在公路、铁路这些,离民用建筑还差得很远。应该说整个全球有极大量的机会。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其实走得很早,但是他们没有意愿,也不太有能力真正解决全球第三世界的建设问题。而这件事在中国已经开始做了,其实可能也就中国能做吧!或者说只有大规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才有能力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我还有不少朋友在海外做各种各样的基建工程,包括住宅,因为我还真的有一个师兄在非洲做开发住宅,小区里住的都是当地的总统副总统前总统的这些人,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只不过这个时代还没到,一带一路刚开始,我们的国力还差那么一些,不要说美国英美,日本在70年代,我知道很多日本的建筑师对非洲的调研,包括在那边的项目,在第三世界都很早就有大量的布局。这些对我们来说还刚开始,我们中国在这方面,不管是价格、服务还是技术方面的积累,其实是有很多优势的。我们知道在美国也很多建筑师都是中国人,在帮美国人做中国和中东的项目。在基础建设这一块,我们实际上是有很多机会,但这个时代还早,再有个几十年,所以我倒并不会担心未来的市场情况。
好,第三点是说除了市场之外,从建筑设计本身来讲,虽然现在很多低价竞争,好像是个人就可以做建筑设计,随便一个设计师或者一个单位里的有个小团队,就可以做几万方、几十万方的建筑设计。
但实际上来说,真正把一个事情做得顺顺当当、清清楚楚的,还是很困难的,建筑设计本身的技术性其实仍然很强。
一旦我们对整体建设,包括方案,施工图设计这边的标准能够达到一个略微好一点的,正常一点的标准。那么我们知道,对设计师的能力、水准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我们知道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注册建筑师来盖章,有一个主设,但实际上全国所有的注册建筑师,有效的只有两万五千人多一点。我们十几亿人的国家,就只是考过证的人,也只有两万多人。所以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含量,任何正规的达到正常标准的建筑设计,其实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远远比考一个证要难。相应的技术性门槛还在,这个行业的本体价值仍然在。
如果说以后真的有个几十万的注册建筑师,都能达到起码考证以上的水平,可能那时候这个行业就真的差不多了。我们知道一级建造师只有20多万人。二级建造师我看数据应该是50多万人。建筑师是2万多人,所以其实是差的蛮远的。我们在行业里真的如果达到正常水准的话,倒并不担心有那么红海,我们现在招人,有证的水准以上的设计师还是不好招的。但是低层次的是很饱和,那个是非常饱和的,可能每个县每个村都有,但是能把工程项目做好的人仍然很少很少。
肆
我们再看下一张,也是我在小黄书里放过的,当年模仿魔兽世界里面的技能树。我在那个时候也有十几年了,开始逐步理解到我们这个行业知识技能的多样性,和大家选择道路时,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在我在学校的时候,其实大家关心的很少,至少我们那个时候,学校教学对建筑学的内容,对大家未来能够选择的道路,讨论的不多,大学老师可能关心的都是一些很窄的出路,但真实的大建设行业,包括建筑设计小行业,真正的出路仍然是很宽广。
因为衣食住行四大样,其中最大的实际上是住的这一块,有大量的建设、设计和管理运营方面的需求,包括房地产、政府管理,包括日常运营项目,有很大的灵活度,并不是只有方案设计一条路。在我们过去的教学里,我觉得现在可能也差不多,其实是忽略了整个广阔的世界,给我们建筑学的、建筑设计的学生所框定的范围过于狭窄,就没有一个宽阔的视野,这个有很大问题。
所以当时我画这张表,也是我在工作以后,陆陆续续的在上海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领域,发现也都是建筑师可以去的,或者说值得去的地方,还算是比较本行的一些领域,没有说拓展得很宽广。
即使这样,我们都有很多不同的路线,也有很多知识要学,其中有一些跟其他学科也有一些交集,比如说你的领导力,做企业也许跟单纯的建筑设计也不是那么接近,但是在大建筑行业,比如说房地产开发、规划部门管理,很多建筑学的学生实际上是去做规划局的领导了,包括做工程、设备,还有我有一些校友们去做了家具,做了软装,然后甚至还有做燃气灶具的。
其实我们建筑师可以做的事很多,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宽很大的行业,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每个人的习惯、兴趣,能力、价值观实际上是不太一样的。
建筑学跟吃、穿、行是同样巨大的领域,不要把自己困在那一小块里,而且确实还有更多值得学的东西可以去学习,是我这张表比较主要的一个想法。
伍
下一个问题是说我们当下的解决方案。
目前来说,单纯的建筑设计的市场确实是竞争得很激烈。我们知道大的设计公司目前的低价竞争已经到了一个很令人震惊的程度,因为我们自己做建筑设计公司,对这个行业的成本价格,项目的日常执行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同行互相之间也大概了解。建筑设计整个行业的运作情况,几乎是透明的,也没有太多灰色的地方。人员成本、房租、水电、物业、税收、营销、差旅这些费用,最后一个平均利润大概10个点左右,基本上行业应该说是比较清晰的。
但有时候你也防不住同行低价倾销、抢夺市场的很多办法,里面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很深的水,也有涉及到一些违法或者不违法但违规的一些情况。
但光说这些没有用,因为低价竞争目前没有真的是一个罪行。解决方案还要靠我们自己。建筑师收入低,设计费低,这些事不是说仅仅抱怨一下能解决的。
我会说,从宏观的情况来看,建筑设计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解决单价低、收入低、人员劳累的情况,其实是一些基本的办法,其中比较大的和比较现实的一块,就是我们这个行业自己要扩大行业领域,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要想扩大它的市场和收入,并不是说就要死守在过去上学的时候被某些不知道什么样的观念所限定的这么一个圈子之内。我们做行业的人不能够画地为牢。
现在我们会讲说斜杠青年,你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技能,其实一个行业也是一样的,一个行业也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域,争取更大的叫做行业空间、市场空间,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有的时候还真不是说从别的人手里抢市场,而是说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的社会需求来满足它,也就扩大了我们行业市场的容量。就好像大家发现了有外卖这个行业是吧?以前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这块是很小的,其实大家都有需求,这么一个很简单的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终于被发现了,制造了一个很大的增量。
在我们建筑设计行业,也有很多跟我们本体建筑设计专业能力很相关的,可是又没有被满足的一些领域,我们需要扩大我们的设计范围,然后把他做的更普遍,深入的层面更多,对社会也更好,我们自己建筑师获得的收益也很大。
细说一下,比如说我们建筑学,或者说盖房子、设计房子这件事,基本上对社会来说有两块:
一个是说,它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物质空间基础设施,基本上除了野生环境,绝大部分时候,我们人类做生产、过日子,生产生活的基本依托还是要有建筑物,而且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建筑物。
这一块对整个社会是非常基本的,所以建筑产业即使在发达国家,仍然是很重要的一块国民经济,为什么美国现在选了个总统是开发商,是因为确实建筑物这件事儿很大很重要。而整个建筑物的建设,首先很重要的就是要把设计做好,战略层面的规划设计要做好,这对整个人类文明是很重要的。
我们也会不断的扩大我们在整个建筑界的设计层面的这些业务,包括大家很多在学校的时候可能都不知道的,我们大量的建筑设计工作量,实际上是做厂房、工业建筑设计,在学校里可能也不是很关注住宅的设计,其实它占到了民用建筑的一半。还有各种各样特殊行业、工业领域、产业领域,都有大量的环境设计要做,包括景观,室内,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方方面面,整个我们的物质空间,其实都是可以做设计的。
但只不过现在很多地方没有那么多费用可以用,要是在发达国家可以看到小到一个公共厕所,一个花坛,一个路边的座椅,政府也好,业主也好,都是要请设计师来认真做一个设计的,花草也要设计。但在中国这些都还轮不上, 因为实际上我们设计行业的产能还远远不够,对于整个物质环境的设计量还很小,只不过这几年,慢慢的像景观设计在中国也才刚开始,离真正行业里的实际需求差得还很远。在这个层面上,仍然有大量的市场容量可以用,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我们的作用。这是说的空间环境的这种大概念。很多市场靠自己去发现,靠这个行业去游说,让别的行业的人愿意买单,愿意付费来让我们继续把更广阔的环境做更好的设计。很多人家装肯定是不请设计师的,但如果以后经济发展了,其实都是可以请得起的。
这是一个主要的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说,其实建筑学或者说对于建筑物空间环境这部分,并不只是一个实用的东西。
其实建筑或者说空间设计这一块,和琴棋书画、美术、钢琴跟这些其实是类似的,它也是人类的一个基本修养,还不只是说通识教育,是基本修养,因为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很密切,未来单纯在文艺修养这一块,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很重要的一块。
比如说现在可能稍微好一点的家庭都会让小孩去学钢琴,可是我们会说,学习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这一块可能比学钢琴还更有价值一点。我当然不是说音乐不重要了,建筑空间艺术这一块,对日常的人生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哪怕你以后不去真得经手做一些主持的设计或者拥有一些大的建筑产业。即使是个人的生活,对于你欣赏这个城市,使用这些建筑,也包括买房投资这些事儿,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你天天日日夜夜,都跟这些建筑物、跟这些空间、城市、乡村环境打交道,生活在里面。你对它有理解、有修养,我们整个社会的空间、环境、品质其实才能够上升,就好像如果市民都不讲卫生,这个城市不会卫生的。如果市民都是很挑剔的、对卫生有要求的人,这个城市就会很干净,因为大家会想办法去推动它。所以建筑学实际在这个层面,在文化修养或者整个人类文明这个层面也是有很大的一个领域可以做,就比如赵菲菲老师在这些年做的工作,其实是会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
下一步是说,目前整个衣食住行,住的产业链的势力范围也并没有划定,而且我们认为在施工、规划和室内的主要产业链环节,还是需要有一些建筑学的人才进入的,包括政府公务员,因为它太重要了。确实没学过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
很多领导都喜欢自己来做设计,我也经常遇到,因为它本身也很有意思,对这个社会也很好玩。
所以产业链的真正的职责、市场划分,也没有说限定那么死。现在一个特级建筑施工企业,是必须拥有一个甲级的建筑设计企业在集团内的,这已经是法规要求。我知道大量的施工也好,开发也好,政府也好,其实对建筑设计的需求也蛮多的。趁着这些机会,建筑学、建筑设计这个领域,是可以扩大到很多地方,好像现在地理领域也进到我们城市规划这一块,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这一块的学术领域,甚至说在国土资源这一块,比我们传统的规划领域的话语权更大。很多规划的权限和市场已经被地理系拿走了,这也是人家争取的结果。同样的很多模糊的地带,产业链的这些范围,如果你是学建筑学、建筑设计的人,你也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我们觉得这样对大家也都好,有更充分的竞争和更广阔的市场,最后对最终消费者、采购方都是一个好事。
更广阔的就是说泛建筑行业或者设计行业,其实有很多事可以做。建筑学的教育并不是要求大家出来只能做民用建筑设计,也不是说只能做建筑设计,其实建筑设计的灵魂在设计,而不在建筑。
我们会说建筑本身当然是很宽广的,但设计更宽广。
在大学教育里更重要的还是教大家方法论和相应学习能力和精神,这些东西其实更重要。我会认为设计更重要,所以做了建筑设计也可以做别的设计。就好像做了别的设计,也可以来做建筑设计,这些事是不冲突的。
设计本身非常重要,设计的思维方法、价值观,特别是价值观这一块,其实是一般的行业不容易提供的,但我们做设计的人,不管是工业设计也好,景观设计也好,其实会涉及到如何去选择和推行你的价值观,这是一般的行业不容易讲的,这都是我们很好的资源,是这个行业的资源,而且是决定性的,远远比一些具体的知识内容要重要。
陆
这里还有一张表,是我前段时间在网上发的,当时是因为有一个土木系的学生,想来我这做建筑设计,我说好,我给你设计一套转建筑学的培训计划。
我大概弄了一套,执行的其实不是很好,这个还蛮难的。我还在陆陆续续的做后边真正系统化的培训。当时针对我理解的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如果他也想来做建筑设计,大概要做哪些事儿,或者说什么样的一个培养计划,可以把他培养出来?
因为我们认为建筑学,第一没有什么神秘的,只要好好学,路子对,方向正确,一定学得好。另一方面,它确实也不那么容易,因为它基础的学习量还是有那么多,这是没有办法减免的。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学习相应的技能, 那些技能就需要相应的时间和内容,这也是一个很科学的过程。
我当时给他排了三年的计划,但其实执行起来蛮难。因为很多时候学校并不是真的具体教我们什么,它只是把我们圈在那,让你没有什么机会做别的事,只好把它学了。真正建筑学大量的工作也都是自学的,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异议。尤其现在有很多网上的课件,这些东西是很好的。
我仍然认为互联网的知识传播最终还是最有效的,它可以取代绝大部分我们传统的知识教育内容,这也给所有人机会。当然不只是建筑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会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依赖,信息时代的核心在信息。这一块,我觉得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机会。
柒
这个小的教学计划大家不用细看,因为我们现在马上有新的版本了,我们来讲一下建筑学的未来,先把大的方向梳理一下,才好讲一下具体每个人的发展计划。因为从道理上讲,我们都知道,个人的发展,既要看个人的努力,更要看历史的进程,这是比我们个人努力更重要的。
在努力之前,选择还是先于努力的,当然我会说我们要努力的选择,这可能更重要一点。
整个设计行业未来真正想发展,并不能只靠抢别人的生意,发现一点空白的领域,还是不够的。会有一些需要硬拼的地方,这个打硬仗,说来说去,只有科技创新是整个行业未来最重要的东西。待会我们讲到设计核心技能的时候,会稍微讲讲这一块。大体来说我这些年要做的一件事,把设计行业真正的技术性要解决掉,要有所创新。
我认为最主要的两块,一个就是说低端产能的自动化,其实也包括模式化。
就是说真实的建筑设计里面确实也没有那么多创新,有大量的重复的、低效的、低端的工作要做,这些事并不能避免。我们用自动化软件、系统去做。国内的这方面,当然也因为人力资本比较便宜。为什么设计师收入这么低?因为确实有大量的设计公司所做的事也是很低端,很重复性的劳动,比如画标准的住宅,我们知道有些地产公司,他们的设计户型别说户型了,连立面都不变的,全国所有的楼盘都长一模一样。如果你们注意会知道的,那也是全国前几的大地产公司,他们会这样做。全国人民买他们的楼,都长一样一模一样,除了结构基础因地质条件不同,其他都一样,这也是蛮吓人的一件事。这对我们的城市环境是很不负责任的,对文化是毁灭性的。而且还是个欧风的、特别土的设计,全国都一样。
这部分内容当然不是说一模一样,其实即使是不一样的造型,不一样的形态,也有大量的重复工作。这些部分我们要做自动化,让系统软件去做,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模块化、知识库这些东西,这些是我们业内都在操作,应该说没有本质性的困难。真正的困难可能还是人力成本是不是仍然那么低,太低了,搞技术的现在还靠人海。
但是以后这个事儿会改善,而且说长远来说对大家都好。不要让人类去做一些过于低端重复、过于艰苦的事儿,这对人脑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就好像我们并不提倡大量的人力车夫是吧?如果能用汽车开滴滴,为什么要去拉你的人力车?除了少数旅游景点会用到,我们不建议。
人是非常宝贵的一个财富,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低端的生产自动化,让大家去做更有价值的高附加值的工作。因为以后人口也没有那么富余了。
另一个就是高端产能的智能化,包括大量的创意性的工作,其实是可以做机器辅助的。人工智能短期还依赖不上,但是半自动化、半智能化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做的,我在做这方面的事。我认为这会是很大的提升。
这两件事如果能解决的话,我们整个行业能够极大的降低人力成本,很多人口解放出去,做更有附加值的事,比如说金融和互联网,对吧?让我们建筑行业的生活更好一点,需要比较少的人,就可以做很多的产能,满足其他行业的需求,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大家的收入,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努力方向。
大体来说,我还是认为我们设计行业未来还是很海阔天空的。很多时候问题还是出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够,市场的开拓程度不够,包括对整个社会需求的不足,对需求的开发,因为消费实际上很多是由生产来促进的。当你真的发明出高效低价的好东西,一个新的市场会产生,这是真正的增量市场,而不是在已有的存量红海里面互相搏杀,零和博弈我是很痛恨的。
我相信,整个社会对设计,哪怕是建筑设计,需求量仍然很大,只是没有支付能力,我们是不是能继续用更高效率、更便宜的、更好的设计服务来为社会继续增加服务量。而且我们认为建筑设计的工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是很大的,安居才能乐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需要好的建筑设计服务以及建造服务,这些事都是我们行业未来可以做的。所以大的前景我一点都不担心。
捌
最后来讲一下我近期的主要工作,在网上也发布过,就是做一个终极的建筑设计的大纲。
不只是一个大纲,我的理想中是这样的:每个人在大体的建筑设计或者建筑学领域,如果你有目标的话,你想做一个建筑大师,还是做一个工程师,做一个公务员、领导、管理者,或者是经营你的施工企业,只要你明确或者大概明确一个跟建筑学职业有关的目标, 只要你有目标,我们应该就能够帮助你提供一个如何达到目标的路径,最优路径,至少有一个可达的路径。
这有点像什么?就是傻瓜攻略,我们要打败最终的boss,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如何一步一步做到?我认为建筑教育就是要做这件事。
它就像一张在线地图,大家现在去一个地方,一般来说都会查一下手机地图,我并不知道在哪,只要输入目的地,系统会帮我选择最佳的路线,那么我就可以自己去走。走过去或者说坐车过去这件事,别人不能够替代,但起码我觉得可以不走弯路,可以找到最好的,最快的,最省力的那条路。
这件事是可以做的。而且我觉得很重要,它大概是我们建筑教育里面最重要的一块。我会说当代人类的世界,因为知识已经爆炸了,可以学的技能也爆炸了,这都不是我们一个人一生所能学完的。
如果我们有一个目标的话,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是有清楚的路径,所有具体的技术环节,就像傻瓜攻略一样,要把它一个一个找出来,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地方这些教学资源都在哪,不管是网课,书,视频,培训班,某个学校的具体课程或者某一个专家只有他才知道,我们都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
找出来以后,而且同一个资源以后可能会有不同选择,比如要考注册建筑师,九门考试,每一门的培训课,市面上多少种?最值得推荐的几种,我们要把它找出来。类似的,每一个领域,每一块,我觉得做建筑教育,或者大家自己学,首先要知道应该学哪些东西?在哪里学?
进一步的可能,还会提供,花多少时间,多少成本,能学到什么程度,大家学完以后怎么评价,怎么测试。网上有很多手机的测评视频,有大众点评网站对餐厅每道菜有测评。
其实对我们整个建筑学的教育资源,也应该有这么一个系统来整理安排,提供相应的路径,然后做相应的评价和导购,类似这样。
在这个系统里,我自己目前在写一个最基本的大纲,总是要有人抛砖引玉。所以我要把这个大纲先写出来,写出来以后,当然不排斥有其他的大纲,而且越多越好,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觉得你那个不行,我再来。你行你上,每个人都把自己认为好的体系拿出来,我相信对广大学生、从业者是好事。
但总得有人做第一个,目前还没有。各个高校建筑学院的那些培养计划,我看过一些,特别我们自己学院的,简单来说,两个字:不行。我们还得重新做,这个事儿总归是要有人来做的。做完这个靶子再说,我在今年之内要把这件事做完,一个完整的提纲,然后里面有详细的知识、技能、知识块,以及相应的资源在哪。当然如果资源是付费的,大家自己要去付费,我争取能做一些测评。
这样的话,我觉得让所有的学生知道,怎么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你的目标在建筑学教育之内的话。
基本上现在所有的这些技能加在一起的话,可能需要几十辈子来学吧,确实是学不完。所以对一个每个人来说,怎么去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好像大家打游戏的时候,你只有那么多点数可以加,所以说你要选择你独特的技能组合,它会影响到你一生的职业生涯。
不光是建筑学生涯,你做别的事儿,这些技能已经投出去的,它回不来了。人只有一次机会,没有时间洗点,不可能再退回去的,我们要谨慎的选择,充分的预测。虽然世界很难预测,但有一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它的效果是有很多经验的,最后大家要做一个冒险,最终选择好自己一生所有的技能点,然后去完成你的目标。
最后稍微介绍一下这张表的情况。
在最底部是基础通识,这是我认为对整个学科,对所有人都很重要的。
对于建筑师,很不幸,每一项都很重要,有的学科其实就不用知道那么多,但建筑师一样都跑不了。经济学和社会学是你必须要知道的,否则你受穷的时候你不知道为什么,就被人卖了还要数钱,这是个典型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问题。地理你要知道,否则你对城市和规划不了解;艺术你要知道,要不然设计不知道美还是丑,尤其建筑美学,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课本,我以后可能会来写;哲学宗教要知道,要不你跟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口是没有办法打交道;科学你肯定要知道,要不然是不行的。
所以建筑师比较大的困难,就是通识这一块需求很高。可以有重点,我也会想办法,一个是选择比较好的教材,一个就是说可能还要做一些针对建筑学的一些摘要性的提炼,可能会要有相应的新教材才行。但不一定是书,我们争取用视频一些活泼的东西来解决这个事,以后我们行业也要做。、
再往上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要理解城市,理解规划、基础设施、交通、国土、总体规划、控规、修规、乡村、城市、街区,然后相应的策划、地产、金融、投资、旅游度假,所有这些事儿也还是个庞大的量。
特别是投资金融这一块,它跟建筑学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也是很头疼,量很大,又不得不学的部分,这一块里面可能任何一小块也就够大家干一辈子了。但大部分时候,对于一个好的建筑师,要对这些有一个简要但深刻的了解。这个其实蛮难的。但这个行业难就难在这,样样都要精通一点点。
那么再往上才到我们日常所关心的,或者说普通大学教育所关注的方案设计这一块,这一小块,我们会说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有相当大的一个领域,而且很密切,甚至有时候说施工图这块还更重要一点。
这两大块就是我们中间左边和中间右上角这一小块,两个部分仍然是必须很熟练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基本的吃饭技能。有很多设计师可能既不会做方案,也不会做施工图,他只要会做领导就够了,所以这一块对他们来说大概只是一个通识教育。但是合在一起,这些还很重要的。包括造价是经常容易被忽略的。法规规范,包括土地、环保、节能这些现在都是很重要,比以前更重要了,这些事儿都比建筑方案重要。
当然所有这些事最后要落实到建筑方案上,所以建筑方案也不好做,越来越难做,样样都要关注到,现在绿色建筑包括装配式,这些已经严格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不了解根本就做不了设计,不是以前,做造型就算了。整个这片互相交纠缠的片区,从方案到施工图,包括主体的形体、空间、设备、材料、七七八八这些事儿,也涉及到一些创意设计、建筑历史、美学和软件技术。
这一大块,我会以后会把中间部分的右下角这一块,也就是软件技术这一块,参数化设计及软件编程,做一个扩展,因为这是我前面说的,未来的技术创新。因为信息时代的核心创新点,在信息、在软件这一块,在代码或者说在算法、智能化,因为我们会说信息时代的核心,不是说仅仅是信息本身,其实是信息生产和获得的方式,是我们操纵世界的方式。说到底它是一个智能算法。倒不见得真的说会去写代码,但是如何把我们日常的工作归结到数学层面,用算法来表现表达,这实际上是个本质性的。
单纯的程序员不会知道建筑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不会知道决定它的因素是什么,这些是只有建筑师能做。而程序员主要是负责帮你把它写成代码,当然你都会是最好的,因为那样会更直接。目前来说倒很少有一个人解决所有问题,各行各业都是这样的,我们既需要程序员,也需要建筑师,需要能互相理解的人才,有点像程序员帮你做施工,你做这个设计是决定设计怎么做,以后由程序来实现。
建筑物到底怎么被建造、设计出来,这件事仍然是学科不可替代的核心,而且确实非常复杂,它不是仅仅工具行业可以解决的。我们要利用到很多工具,包括法律、金融工具,这些事以后都要落实到程序上。在过去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落实到施工图上,现在确实不一样了,现在施工图也要落实到程序上,这都是一步一步要做的。
以后行业的创新点、增长点在这,这当然不是说总的体量在这,其实经济体量倒不见得。信息产业的经济体量没有这么大,但是整个产业经济的增长部分,在信息这一块。
这是投标,再往上到施工实现,包括项目管理、审批,费用、标准,这些事比较单纯,它不简单,但很单纯,就是得很苦,真要学这些东西。但是不学其实是不行的,如果说建筑师不知道施工是怎么实现的,设计就只能是瞎做。如果不知道项目是怎么管理的,审批和法规是怎么运行的,其实也是瞎做。但这一块现在比以前就好在有很多视频,网上你可以看视频,不管是什么做模板、拆模板、浇筑、振捣、挖基坑、做支护,所有这些事。包括大家可以想一想,塔吊到底是怎么竖起来的?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目前视频网站上有大量的施工是怎么实现的,很有意思,很值得一学。
看完施工以后,你再回过头来看设计,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康这么有名、这么诗性的一个建筑师,但我之前看了一下有关文章,非常神性的一个设计师,实际上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控,他对混凝土的配方、模板的设计,脱模剂、振捣、钢筋、管线,高度的迷恋,他甚至把手伸到了很多施工企业内部的工作里去,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度是丧心病狂的,完全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一个诗人的样子,人家是一个特别硬核的技术男。
现在其实这张表只是分了几个领域,必须重申:
第一,这个框架只是我最近写的第一个版本,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来写更好更完整的框架。
第二,第二,不管是谁的框架体系,必须要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升级,就像现在互联网的在线软件一样,必须保持永远的生机。起码几个月一次慢慢来更新,必须不断的更新,因为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技术方面,包括信息的很多新的东西,政策变化也很快,中国好就好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甚至说现在法规每年都有新的重大规范要更新,在西方是很吓人的一件事。对业主当然也很困扰,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跟上。
我们的框架体系必须不断的迭代,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工作,我想也会需要所有用户、从业者一起来努力。
第三个就是,框架永远解决不了目的问题,再好的地图解决不了你去哪的问题,这件事其实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想办法,但只要你有目标,我们就有办法,找到路径,哪怕那个路径可能需要1000年,你实际上到不了,但是我们会去算这个路径,它可以存在。
我们会说教学要达到一个基本原则: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个建筑教育的体系,必须能够帮你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最好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实现,那就证明它不能实现,这也是实事求是的。
玖
今天我不太有时间讲太多,简单总结,其实我们做设计,虽然说具体从业者,像我这样,要把行业具体的技术问题,培养教育的具体的需求落实、落细、落地。
但我想对于每一个有兴趣的,或者建筑学学生、从业者来说,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目标,因为目标会变,但方向一般很少会变,它只是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你能走到哪,其实是天定的事,但你往哪去走,是我们自己要决定的。
我的导师单德启先生跟我们讲过我们要做的三件事,就是:第一个就是要做社会需要的事情,行业挣不到钱也好,不被人尊重也好,往往是说明没有做社会真正需要的事情。真正需要的事情是什么?其实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去找到它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我们要做没做过的事情,不要重复自己,要不断的创新。
第三个是要做难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容易做的事情肯定很快就被人做掉了,没有意思,没有意义,我们要去做难做的事情。
这是我导师给我讲的三件事。我觉得本着这三个原则去做建筑,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另外讲两个方法。
一个叫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其实这个词我前段时间也突然听人讲,这个原理其实说的是物理学的最核心的基本粒子的规律,它决定了所有的事情,这实际上是还原论的一个比较极端的想法。我们当然知道,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够通过粒子层面的量子力学或者这些类似的规律来推演整个世界,这不现实,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计算力。但是现在被演绎成一种方法,我觉得还可以,就是我们正常做研究的方法,从基本原理开始,经过基本的逻辑,然后要经过事实的验证,我自己总结叫基本原理、基础逻辑和基于事实。有这三件事,做任何事都可以解决,或者证明它不能解决。总归二选一。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常说的费曼学习法。大家要学会一个东西,要证明你学会了,实际上你要能够教给别人。如果不能够把一件事教给别人,说明没有学会。这个是有点绕,但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虽然小的时候自己就用,但我后来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名字。从做教育体系来讲,包括大家自学,我想它是很本质的一个要求。
这也是我认为我们现在教育界没有做到的一个地方,就是说我们要学的、要教的这些东西,有没有被真正的提炼、凝聚过,找到教学的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是不是它的最优解?现在大学教育我们可以直接说,显然不是最优的教学方案。中小学的有些课,比如说几何,我们认为它已经很难再优化了,它基本上从本质来讲已经是数学教学的最优解了。因为它把一切可以抛弃的先抛弃,只留下必不可少、必须要学的东西,几何教学大概是最精炼的,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科学,效率最高,最有道理的这种教育才是教育。
我们建筑学在这方面实际上远远没有做到,不但没有一个好的体系,没有提炼,没有效率,甚至说连目标、方法、内容是不是正确,都没有经过很充分的检验,大概处在于一个混乱的状态。大概相当于现代医学发明之前的、传统医学那个时代,什么吃个人心沾血的包子就可以救命治痨病这种,有很多是这种东西。
真正的科学,就像我们前面这条第一性原理的这种,基于事实的科学的方法还没有被树立起来,我们甚至连一个完整的教材都没有。不像经济学,起码它有好几本重要的经济学教材,对整个学科做过完整的梳理。这件事是有点令人震惊,而且是遗患无穷的事。
我希望下面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需要大家、需要行业里每个人都来都来贡献一份力量,因为有时候用户的肯定就是贡献。如果我以后能够把提纲完善,大家能够认可,下载过去拿去用,本身对这个提纲就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就好像现在互联网公司用户数量是决定性的,不在乎说跟你收多少钱,或者都是免费的,但我有这么多用户数量,这套体系标准才有价值。这是我们整个框架体系所希望达到的目标,真正把我们建筑学教育的路径内容,实现最优化,让愿意做这一行的人能够在有限的人生里以最高的效率达到他的目标。
对社会来说,我想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的贡献。
最后,我们用最后这张提纲总表的体系,提供给大家的,不是一条路径,而是提供给大家若干组的可能性,最终选择哪一条路,还是大家自己决定的。这么几百个知识点技能点,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组合,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甚至哪怕大家的目标一样,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而做建筑教育的人,应该做的事,是提供给你们所有的选择的可能性,并且把它们提炼到最精简、最高效、最准确,为大家提供好的支撑服务。这样大家都能够利用这些教育工具,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我觉得就达到我的目的了。
谢谢大家。
拾
赵菲菲:谢谢袁老师。实际上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最开始是建筑抄绘笔记的创始团队找到我,想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个讲座,讲一下关于建筑教育,因为他们知道我在做建筑教育,还有生涯规划的事情,因为她说很多同学其实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也需要帮助,但是我思量再三,我觉得可能袁牧老师会更适合来做系列讲座的开场。
因为袁老师的体系逻辑清晰,完整,并且有很高的高度,那么让袁老师先来给大家讲的话,方便于大家在一开始建立一个非常明晰又有高度的框架,看得更远,我们才能更知道我们应该怎么走。所以今天主要就是袁老师的分享。感谢袁老师,非常无私,因为我经常也跟袁老师探讨的这些关于教育的想法,他实际上是已经把他多年的所思所想和体会都凝练在了今天这个讲座里面跟大家分享,有很多都是他正在为未来准备的研究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今天主要是做主持人,之后的分享我可能会在第2场跟大家具体讲一讲,在袁老师的体系的指导之下,怎么去规划我们的学习路径,以及将来我们读完本科以后,是出国还是读研还是工作,我们要怎么去规划之后的成长。
现在我们进入到问答的环节,大家可以提问。
问答环节:
问:未来的教学有什么计划?
答:未来教学我刚才说过了,要先整理好整个行业的知识技能体系,因为我做这行也有20多年了,大概常规的东西也都遇到过了,起码也知道社会对我们这个行业有哪些需求,当然不包括一些未知的需求了,这是需要我们再去发掘。
有时候我们需要去主动发掘社会需求,这张表这个体系框架,它一定会包含一些隐藏的需求,也会包含一些有需求但是一直没有被重视的领域。在整个建筑学的大范围里,其实有相当多的空白,供给空白,只不过很多人都没有发现,我希望能够发现一些蓝海,一经发现,就好像当年乔布斯发布苹果手机一样,大家会发现那是一个巨大的既有需求又可以有供给的一个领域,我想对行业对社会是一个很正面的贡献。
我会尽可能的在这个体系里找到一些曾经被遗漏过的领域,让大家在做设计,学设计的时候,能够去学这些蓝海,不要在挤在很拥挤的那些饱和市场里,零和博弈。
在大体系结束之后,我们当然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经典的生涯规划包,就像网上那种加点攻略一样,你大概有什么方向的目的,我们给大家提供相应的公认效率比较高的学习和发展路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职业规划师就会做这件事,有时候我想以后可能都不需要我们自己来做。
当然它要针对每个人的兴趣、特点、所在的环境,这些参数具备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对于你来说,对于你的目的和价值观来说,最好的一个路径。这是一个技术服务,以后肯定也会有。
我们需要做的事,就是去对现有的资源和体系不断的优化,然后对这些东西做测评,包括实际上大家会对就业市场做测评、做预估,哪怕预估是不准确的,我们要判断哪些具体的领域知识点,未来会更受欢迎,更稀缺,在你毕业以后的几年,甚至说以后几十年长期会有什么样的市场供求的趋势,这些在很多行业里都是在做的。
而我们设计行业其实做的比较少,这些事是要做,但是你要等一等。
算法创新的企业刚刚开始涌现,会有的,而且会有很多,时刻保持关注,创新一定不会凭空产生,但它一定会来。
问:建筑师怎么提高社会地位?
答:有句老话,叫物以稀为贵,从经济学上解释,当你稀缺的时候,你的地位就高,当你不稀缺的时候,地位就低。我们要避免做重复的、过剩的产能的劳动,不要挤在狭小的范围里。我一直鼓励大家去做大航海,去开拓西部——当然这是个比喻,指的是像当年西方人在全球大航海、发现新大陆,开拓殖民地,包括美国后来开拓西部的这些,增量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发现新的领域,解决对社会来说真正困难的问题。
这时候就好像医生救你的命一样,当你真的提供给大家急需的、而别人给不了的服务的时候,你就会被社会所重视,你的地位就会提高,就看谁给社会的服务能力更强。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行业生产率,大幅的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话,行业的地位、人的地位也会提高,就好像大家在当年的时候一台电脑要好几万,甚至说更早的时候几百万几千万的小型机,而今天我们一个手机只要几百块钱,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网络服务、信息服务、通信服务。这实际上就是他们电子信息行业给社会创造的价值,而创造这些东西的人,他的社会地位就会提高,这些也是我们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做的。如何让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低价、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包括家装、景观设计,甚至也包括素质修养的培育、家庭教师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提供给社会,相应的地位就会提高。
问:能说说你的上学时环境跟现在有什么不同嘛?
答:这个问题蛮有意思的。确实我们20年以前的建筑设计和现在有很大的不一样。我刚入学的时候,还没有su这个软件。3Dsmax其实那时候还是3DS4还是几,3Ds max后来才出现了。很多软件还没有真正实现普及,而且那时候电脑也没有普及,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不同。我96年上学的时候,连互联网也没有普及,中国互联网大概到2000年可能才真正走起来。所以在那个时候,信息的获取非常困难,只有那么些原版书可以看,而且那时候也没有数码相机,还用胶片相机,成本非常贵。图像、知识、文字,包括通信,那时候我们大部分人没有手机,更不要说跨国的这种交通交流会非常贵。
整个信息时代之前的状态,那个时候设计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信息,一切流动都很慢,设计也很慢,也没有软件工具,也没有那么多参考项目,参考图,也没有这个ps美化的图片,一切都没有。那个时候是一个迟缓的老旧的,非常古板的一个行业。大概是这样。
问:文科生要怎么学建筑?
答:外行学建筑这件事我一直是说,当然没有问题,这个也不分文理科,因为只要智力正常,甚至说智力不够都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建筑学很宽广,只不过你首先还是要明确你的目标,是不是真的想来做建筑设计或者是有关的建筑行业,如果你真的想做,根据我们以后出来的体系,你要计算你的人生的投入量、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判断一下难度,你再看值不值得去做,而不是说能不能做。
最终还是一个选择题,没有绝对的不行,或者说技术上都行,但是很多人对成本很敏感,也许多两年他就不干了,多一年他还能接受,多三年是不考虑的。也有人说我多干个五年没关系,还是想来做,这个都可以。
但是我们能做的事是告诉你明确的价码,买不买,花不花成本,是大家自己的选择。
当然一般来说,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缺钱,我们会建议你不要着急来学,因为成本投入偏高,我们这一行确实学起来比较慢,收入又不高,或者说高收入会要等到你很老以后。如果说家境比较好,兴趣特别足,不太缺钱的,可以早点学。经济比较紧张的同学,你不妨先挣点钱,学点别的行业,多挣一点,年纪大一点以后,经济条件宽松了,再花个几年,也可以学会,也可以来做。这个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我在国外的同学讲,他们有很多同学五六十岁,很有兴趣,过来学建筑,家里条件都蛮好的,或者福利比较好的,也是个很好玩的事,这种情况还挺普遍。
毕竟大家学一件东西有时候不是为了挣钱,或者说不那么着急挣钱,建筑学随时都欢迎大家,建筑学的壁垒在20年前是非常高的,信息是垄断的,技能是垄断的,但是到今天来说,真正的壁垒只在你的思维和选择能力,而信息是过量的。
之所以我们要来做这个工作,实际上是要减少噪音,让大家更能够准确高效的做判断。当然我们不能代替大家做判断。
问:建筑学的壁垒是什么?
答:应该说已经没有特别大的壁垒了。建筑学的入门成本大概就是三年左右,集中的三年。熟练成本,成为一个熟练工,大概在5年左右。独立具备执行力,能够把事情做起来,成为大概一个主创级别的,正常在10年。目前来说没有太多捷径,10个整年的话,还真的是蛮花时间的,也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门槛。
它训练起来就是很慢,好像医生也是这个情况,也需要大概10年左右甚至更长,不同的专科不一样,这个是学科决定的,我们只能说尽量降低不必要的部分,把必要的部分尽量提炼,也许能缩减到五到八年这个样子,我估计是主创8年可能还是要的。有时候可以利用你小时候的一些培训或艺术教育是有用的,能够减少的一两年都是可能的。但是大体来说8年到10年的总时间,我目前考虑应该没有太多的折扣可以打。
普通中产家庭还负担得起。因为如果家庭不好,你学大部分学科也不怎么样,学生物收入也蛮低的。真正收入好的那几个学科还真蛮不好进的,或者说你学是能学,可是你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几个互联网大厂想面试进去也未必容易。
建筑学反而说,你只要时间到了,目前市场情况倒没有那么挑剔,对普通家庭来说还可以。
问:学生在学校里做方案主要是看什么?审美吗?
答:不考虑实际情况,单纯做方案的话,目前我见过的一些学校,它大体来说,其实也不是审美,主要看你的适应规则的能力,包括投入的时间。因为一般大学教学主要是以方案为主,针对一定的设计任务做方案,在脱离了那些实际内容以后,是个比较狭窄的游戏,其实是个应试的行为。具体你要满足哪些东西,是跟它的设定有关,你要揣摩老师的愿望,但不只是审美,其实比较主要的可能还是功能关系,空间关系这一块,审美占一部分。
据我理解,目前学校教学这一块,它自己还是有点混乱的。我判断是这样,但其实他们自己也未必说的清楚,各家也不一样。总体来说这种方式的教学意义不大,效率很低,不太值得推广,我是建议大家不要被这些东西左右,真正把一些核心技能和知识认真学好。怎么可能真的不考虑施工消防经济和专业协调,其实不会的。作业设计没关系,你动动脑筋看怎么对付。但是真正想学好建筑的话,自己早一点把这些技能知识学好,那么你的方案自然做出来也不会差的。
美学和趣味单独培养,单独训练,这方面当然比较容易获得高分,因为其实很多老师自己这方面也蛮弱的,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针对应试,不要针对课程分数,专心系统的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好,不要被学校的教学计划困住。目前学校在设计专业课、主干课这一块方式,我认为是错误的。
颇有一些老师和相应的学院的教学计划并没有掌握我们这个学科的真正的体系和科学方法,所以才会说大学期间学什么精神。这个事本身在我看来,从我这二十几年的研究,包括观察很多同行和有成就的建筑师,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的,这个非常错误。
实际上大家从18岁高中毕业进了这个学科,就应该系统的科学的逐层推进你的学科专业能力,从最基础的法规施工开始,到空间功能规划、行业运营内容,再到技术内容各专业配合,然后最后实际上才应该是宏观方案能力。
整个大学教育颠倒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象牙塔的方式,和真正这个行业自下而上的科学的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这件事本身他们错了,所以说你必须得有自己的路径。
我在学校的时候,其实更多的去调研了历史建筑和古建筑这些部分,所以我现在回想起来,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正确的建筑观。历史总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建筑都能够把它们融入到整个历史进程中去看,这一点上我还是很幸运。
问: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怎么学设计,考一注吗?
答:普通建筑院校的普通单位的普通设计师,其实也并不普通,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神造的不可思议的存在物,考一注是针对施工图部分,确实很不错的一套教材,和认证的规则,还不错。但是真正要提高,仍然是做好基本功,逐层逐项的把自己感兴趣的这条路线摘出来,一件一件学好,没有什么捷径,学好了自然就提高了,因为最后都是实力说话。整个市场仍然认可真正能做好事情的人,能服务好客户的人,不像学校里是有点畸形的评价体系,社会上不是。
甲方大爷绝对是非常务实的,你把事情做好就OK。我认为能出来先做一些年的实践,比直接读博要好得多。我们这个学科还是实践优先的。
问:要怎么学习案例?
答:建筑案例最好的方法是去现场,仔细看。其次是去了解它的施工过程,包括各种技术细节,这些信息稍微有一点难获得,不过好一些的建筑案例,往往会有相应的书、文章来叙述,还是很值得的。如果再不行的话,实在找不到资料,也去不了现场,根据图纸和照片做临摹,包括针对性建模,或者既要针对性建模,也要对照片写生。不要描图,意义不大,是写生。包括形象、平立剖面,徒手把它用肉眼临下来。这样的话,基本上可以从里面吸取到一些最主要的信息,但无论如何最好的仍然是去现场,然后和观察它的施工过程,或者去把施工过程的资料弄出来。
参观还是最好的,但你仔细看,其实是要把空间记忆下来,尤其是空间的效果要记住它。就像你记住一个食物的味道和记住一个人的面貌一样,你要记住他所有的空间关系、功能关系、结构体系、立面组织、细节,所有这些事儿,如果是好的作品,方方面面都值得记住那种感觉。
理解它的设计逻辑和设计细节,把它记在脑子里,这个事儿应该说效果就很好了,如果进一步再去研究充分它的前因后果,设计中的这些历程和一些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然后知道它最终是如何被确定的,那就很充分了,但这些档案资料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找到,但整个事件的施工、设计的过程,包括最后的结果是要全面了解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