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3|自己与他人 2024-05-09 15:14:45 今天讲第三句:“泛爱众,而亲仁”。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从此之后,范老师有了一个外号“范跑跑”。 今天再把这个事情翻出来讨论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我们生活确实有不少这类人。并不是说这类人就应该接受千夫所指,而是说爱自己是一个人的本性,没有人能够完全丢掉本性,但我们不应该停留在本性。孔子说“食、色,性也”,如果我们停留在“食”和“色”,那我们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虽然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大公无私的精神,但这种精神,是作为人类所需要且应该提倡的。“范跑跑”之类的问题,表面上是因为人性的自私,根本上是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与他人其实是一体的,不明白人与人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白助人才是成就自己的唯一途径。自私自利的人是可怜的,不明白的人是可悲的,而“范跑跑”是既可怜又可悲。“亲仁”的意思就是亲近仁者。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对于青少年,同伴的影响力或许大于父母的,所以作为父母要清楚孩子是和哪些人交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就是向善、劝善、导善,当然还有明理、明德的功能。今天还讨论人性本善或是本恶的问题,意义并不大,但从中医和身体的角度来说,正常怀孕正常分娩出生的孩子都是“纯阳之体”,可谓“本性具足”,但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从身体的发展过程来说,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就是阳气不断减弱的过程,所谓医生或者养生就是不断延缓阳气减弱的速度,拉长生和死之间的长度,但关键是要不断地给自己积德,给自己积蓄正的能量,从而不断感召更多美好的事情以及影响他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亲仁”是积德的手段,是养生的方法,也是影响他人的方式,其实也只有“仁者”才“可亲”。“亲”不是想的问题,是行的问题。内心不光要渴望靠近“仁者”,更重要是在行动上、生活上的靠近和学习。我发现有不少知识分子都存在这个毛病,眼高手低,甚至看不起劳动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陋习,知而不行即是不知。 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万物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无论如何都割不断的联系。庄子说的“列子”能够御风而行,但还是“有所待”,还是要对大自然有所依赖。我们是凡夫俗子,每天要吃饭、要做事情,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其实只有明白“物我一体”才能真切地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当然很多时候能够帮助别人是我们的福气,是提升我们道德与能量的机缘。助人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从内心的观念出发。孟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小事不能做、不愿做,那还能做什么呢?“爱众”是发心,“亲仁”是行动,明白了,那就努力去践行。 赞 (0) 相关推荐 亦仁、杨涛、华杉,这 3 个人对我最大的帮助! 有同学提问 -- 这种情况很常见. 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都是考试为主,几乎不教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在学校时,我们按照固定的流程,上课.考证.考研.参加比赛等,这属于被动式成长. 但毕业后,没人督促,没人 ... 《原则》90%的人一生平庸的根源,并非缺乏能力,而是缺乏这一点 文/镜晓娴 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就一个因素,没有之一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什么?在<原则>一书中,有句这样的话,我认为是对于成功概率最好的诠释,即:"自己的成功并非因为个人的特 ... 生命的正大气象 放寒假了.工作也告一段落.回首一年的经历,稍微喘口气后,心里又有一阵空落落的感觉.年岁渐长,越觉得岁月可贵,越不敢辜负自己的光阴,唯恐时光的印记里,留不下自己的影子,这段日子不是浪费了吗?晚上,我一直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 古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像《弟子规》这类书籍,很少有人会看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认为学校只会限制自己的行动,一点都不好玩.殊不知,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已经好太多了. 古代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读书,因为,男孩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多父母会选择让 ... 国学微语《弟子规》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国学微语 弟子规 原文 解释 戴帽子一定要端正,穿衣服纽扣一定要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这一段主要讲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中国古人的服饰除了注重遮体和美观外,还特别注重健康和卫生, ... 王羲之行书集字《弟子规》,不得不服! <弟子规>中说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意思是书法是人的心理表现 写字的人是以线条 来表达抒发情感心绪的 所以,写字先正心 当书家"模范"王羲之 "亲 ... 以石说德 石说《弟子规》 2021年5月9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鸿文楼二楼阶梯教室内,泸州女子愛石协会百合会长,为医大240名大学生开设了三个课时的以石说德"石说<弟子规>"讲座,参加活动的还有 ... 王羲之书《弟子规》欣赏 王羲之书《弟子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