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鉴定概述
很多人认为,景泰蓝是中国的工艺,春秋时已有此技术。然而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我们今天通常认为,景泰蓝是一门外来艺术,而非中国的传统工艺。
景泰蓝浑厚,绚丽,具有富丽堂皇的气派,非常适合于贵 族阶 层的审美情趣,至明代景泰年间广泛流传,并以蓝色为珍,故名。嗣后的帝王均在宫中设立专门烧造机构,遂使景泰蓝声名大振。根据其沿革和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景泰蓝的制作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 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 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 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从广义上说,明代至今一直在生产的景泰蓝,其精品都可以纳入收藏范围。不过,明代至清早期的景泰蓝存量极其稀 少,很难在交易市场见到,且价格高昂,因而有“找不着的‘明重器’,惹不起的‘清三代’”的说法。而现代的景泰蓝多采用化学彩料(古代多为天然矿石),批量化生产且工艺质量龙鱼混杂,收藏价值高的藏品并不多。因而狭义上的景泰蓝收藏,其对象多指清晚期和民国时期以手工制作且工艺程序复杂的景泰蓝。这时的景泰蓝制作成本高昂,制作精湛。是很有收藏空间的。
一直到清初景泰蓝都是被宫廷垄断,全世界几千件而已,国内民间几乎没有,一件掐丝珐琅的成本相当于几十件官窑,身价不菲也在情理之中。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景泰蓝工艺的最辉煌时期,也是工艺完 美成熟的最 高峰,这个时期的品种最为繁多,但景泰蓝珍品相对的流传下来较少,因为制作的成本极高,所以制作数量极少,一般精品基本上集中在清朝嘉庆以前。
明代景泰蓝的造型大都为器皿,多数为历代陶瓷及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 装饰纹样以大明莲为主,也有少数串联花卉和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其色彩以二蓝(湖蓝)为主色调,配以少量红、白、绿、黄等色。色调统一、讲究、装饰得体,装饰铜活造型优美,粗细结合,重 点突出。景泰蓝工艺成熟朝,以其绚丽多彩、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