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为什么说精神分析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很不靠谱?还有这些坑值得家长注意!
对于抑郁症,哪些心理治疗方法能起到明显疗效?
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治疗机构那么多,怎么选择才能避免“踩坑”?
你又知不知道,如果心理咨询/治疗没选好,也会出现严重“副作用”,抑郁症会恶化?
我们在之前推出的“双相障碍”系列文章中,详细地分析过各个心理治疗技术的理念和利弊。而关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其实在很多方面与双相障碍是类似的。
这篇文章我们将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再作简要的梳理,回顾之前介绍过的心理治疗技术,也插入一些过往文章的链接,方便大家跳转阅读,深入理解。
另外,这几年,一些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如人际关系治疗、行为激活疗法、积极心理疗法和最佳情绪疗法比较受关注,在下文里也会做介绍和分析。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目前,在抑郁症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BT)是经过循证医学验证最有效、最推崇的治疗方法,也是经典的心理学三大流派之一。
在之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写了认知行为疗法的起源、核心技术、理念和利弊,还讲到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以“正念疗法”为代表的第三代行为认知疗法。
大家可以点击这个链接回顾全文:- 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精神心理障碍的利和弊
不过,在选择认知行为疗法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要注意心理咨询/治疗师是否经过严格、专业的训练,是否有很好的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经验要丰富。否则,治疗就很可能流于表面,青少年患者会觉得他们是在讲大道理,几次治疗后就产生抵触,然后放弃。
毕竟,虽然认知行为疗法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但优秀的、合格的认知行为治疗师仍十分稀缺,很多人只了解皮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是如果选择正念疗法(第三代CBT中的一种),一定要在有经验的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己学习和练习。
因为正念疗法强调冥想,相当于让人处于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浅催眠状态。如果操作不得当,很容易把创伤激活,情绪爆发,引起二次伤害,一定要注意。
而另外两个经典的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流派所衍生的心理咨询/治疗效果又如何?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能力,如果只使用“人本主义”作心理治疗,起效太慢了,目前的应用、业界对它的讨论声音趋于减少。
应该说,人本主义不是没有价值,但越来越少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技术出现,而是作为一种积极的理念被糅合到心理学流派分支或具体的心理治疗/咨询技术当中。比如,这篇文章后面会讲到的积极心理疗法,其实就有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子。
而对于精神分析流派,我已经多次阐明,极不建议青少年患者接受精神分析疗法。主要原因有3个:
一是该流派过度地将精神心理障碍归咎于童年创伤和家庭教育问题,这是不客观、不全面的,不能对所有症状作出合理解释;
二是该流派倾向于将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解释为“控制”、“攻击”,这些语言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到了中文语境里变得非常负面,不但不利于抑郁症患者康复,还可能令患者错误解读父母的初衷,令亲子关系更加僵化,患者的情绪波动更厉害;
三是该流派难以高效修复抑郁症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就算患者认可精神分析的理论,在精神分析师的引导下找到了所谓的“病因”,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症状,打破情绪、行为和认知的恶性循环。更何况,患者已经忘记的、储存在内隐记忆层面的心理创伤,用精神分析疗法几乎是无法触及的。
所以,这种疗法耗时很长,不适合处于成长期的、需要加快康复的青少年患者。我们接诊过的、接受过精神分析疗法的青少年患者中,绝大部分都认为该疗法对自己不起效。
有的家长还苦不堪言,明明孩子本来跟父母、或父母的其中一方关系还可以,但经过精神分析治疗后,也变得无比愤怒,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要求父母下跪。
当然,这里不是否认精神分析流派的全部价值,它能意识到精神心理障碍是创伤导致的、并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这是它的一大贡献。
关于我对精神分析流派更多的介绍,如果青少年患者接受这种治疗,可能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又或者哪一类成年人患者可以考虑尝试,大家可以点击回看以下文章
除此之外,因为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核心心理干预技术是在深度催眠下进行的,比如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所以,有很多读者询问究竟催眠是怎么回事?很多心理咨询/治疗师所说的催眠治疗到底有没有用?
简单来说,一般心理咨询/治疗中的催眠暗示治疗操作较简单,普及性和复制性强,患者较容易获得,这是它的优势,而且确实有一定作用,治疗后患者可感到心身比较放松。
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其对轻度抑郁症的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打破恶性循环。但对于中度到重度抑郁症患者而言,其效果往往是短暂的,相当于在伤口上抹了一层止痛膏,无法触及心理根源。
而对于催眠下的创伤修复,国内具备这种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治疗师非常、非常少,我们是其中之一。不建议大家轻易尝试这种方法,因为触及重大创伤时,患者的负性情绪一下子迸发,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剧烈的情绪波动,甚至急性发作,需立刻送院。
如果确实想尝试,一定要选择经验十分丰富的、有深厚阅历的、而且必须有专业精神科团队配备的机构。
至于关于催眠的原理、催眠深度等等其它细节,我们写过不少文章,点击以下链接可回顾详细内容:
除了上面这些主流的、常见的心理疗法之外,我们也详细介绍过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神经科学是结合了心理学和脑科学的交叉学科,对于大脑学习和记忆机制有突破性的研究。我们文章里经常提到的病理性记忆、记忆再巩固等理论,都与这个学科有关。
目前的认知神经科学已经证实,个体沉睡记忆可被唤醒,长期记忆可被再次修改,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病理性记忆也可修复。
中科院院士陆林教授带领的课题组提出的“条件性线索唤起—消退心理学方式”,与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都是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干预技术。
关于这方面的更多分析,大家可点击这个链接回看:- 当心理学遇到脑科学,这些创新疗法比传统心理治疗更加高效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干预远比传统的心理治疗流派精准高效,但目前的缺点也比较突出,那就是操作难度大,难以普及,可获得性很低。希望后续能逐步实现可复制性,为临床心理干预带来飞跃。
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发展的新疗法
除了认知行为治疗以外,还有一种疗法也备受循证医学的支持,那就是人际心理治疗(IPT,有的地方也翻译为“人际交互疗法”)
人际心理治疗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强调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患者的错误或是缺陷,是可以治疗的。
第二个原则强调人际关系矛盾和情感症状之间的关联,并以此作为治疗的焦点,改善人际关系,继而缓解抑郁症状。
因此,人际心理治疗的主要过程就是了解患者面临哪些人际交往矛盾,寻找相关的错误观念和所缺乏的人际交往技巧;引导患者进行思考和纠正,帮助他们练习新的人际关系技巧。
临床试验指出,药物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明显比只服药的好,这种优势在连续8周接受人际心理治疗,以及年龄较大、或严重抑郁的青少年患者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还有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患者对药物依从性不高、或药物疗效不好,人际心理治疗是有效的替代疗法,并更能预防复发。
目前欧美等国家运用人际心理治疗干预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国内开展的研究和应用则较少。
应该说,人际心理治疗秉承的原则是值得认可的,强调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病耻感和自罪感。
而患者在人际关系中遭遇的矛盾、冲突,如家庭矛盾、学校中的矛盾、职场矛盾等等,都可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这确实是抑郁症心理根源的主要部分。
而且,个体罹患抑郁症后内心自卑、敏感,甚至发展出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改变,这又会削弱其人际关系能力,屡屡受挫。
所以,人际心理疗法处理的重点与我们的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技术(TPTIH)有一定的重合性。
TPTIH可以精准地修复内隐记忆(患者不记得的)和外显记忆(患者记得的)中的人际关系心理创伤。而人际心理治疗则是基于外显记忆中的人际关系矛盾,帮助患者纠正具体的错误观念和方法、反复训练技巧。
虽然后者没有前者那么深入、高效,但也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反复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能对创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有利于打破恶性循环。
不过,有研究人员认为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虽然有效,但过程较复杂,对心理咨询/治疗师的要求较高,也就造成这两种方法的普及率较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这两种方法对成人抑郁症的效果较好,但因为耗时较长、理论系统较复杂,所以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疗效相对较差。
在这个基础上,有学者陆续提出了三种主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激活疗法、积极心理疗法和最佳情绪疗法。
行为激活疗法以“行为理论”作为基础,认为抑郁症患者无法获得积极情绪和成就感,所以症状难以缓解,而疗法的目的就在于强化或激活患者的健康行为,协助患者采取行动,由此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
对比起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行动激活疗法更简单和结构化,不但更容易学习,也更容易被青少年患者理解,疗程也更短,便于降低成本和普及。
积极心理疗法则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其宗旨是帮助青少年发现自身的积极面,发展积极情绪,增强自身优势,并不断提升生活幸福感,从而有效地预防抑郁的产生。
不少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积极心理疗法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能预防青少年罹患抑郁症,也能缓解心理困扰、焦虑和抑郁症状。
国内的多项积极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也发现,积极心理团体治疗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焦虑、抑郁状态,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且效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最佳情绪疗法则是由多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治疗活动,是家庭治疗的一种发展,主要针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
该疗法一般由3到6个家庭组成,每一次治疗聚焦不同的话题,先由治疗师讲解相应的理论和技巧,大家讨论各自的疑问和见解,尤其鼓励青少年在该团体中表达自己,直接跟家长对话,并受到尊重和理解。
整体来说,以上三种疗法各有长处,但也有共同的缺点。关于它们的研究样本量都较小,对照研究不足,未具备足够的临床效果说服力。而且,这三种疗法更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诞生和验证,很难直接拿来套用在国内的青少年抑郁群体上。
如果读者们对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和技术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这3种所谓的“新疗法”其实是传统疗法的“简化版”、“拆分版”或“整合版”。
行为激活疗法相当于把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疗法”进行拆解和结构化,提高可复制性,降低门槛;积极心理疗法类似于“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而最佳情绪疗法明显结合了家庭疗法和团体治疗。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这些疗法确实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打破或减少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的恶性循环,都是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
但它们也明显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行为激活疗法比较适合轻度抑郁症,对于中度抑郁症的作用较差。而对于重度抑郁症来说,可能根本就实现不了,往往需要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令情绪有明显改善后,才有可能激活行为。否则,不但行为激活不了,还会让患者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加重病情。
而积极心理疗法的作用主要在于预防。当抑郁症已经发生,尤其是病情较重时,光靠强调“积极”和“正能量”,疗效是很慢的,还可能引起患者的抵触。
至于最佳情绪疗法,由于带有团体性质,所以要顾及到青少年患者是否愿意加入团体活动,有的抑郁症患者有严重的社交障碍,自我封闭,在病情改善之前让他们参加团体治疗是不太现实的。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各种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是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干预的,虽然不能精准地修复创伤,但从不同角度的切入也能缓解疾病症状。
因此,除了不推荐精神分析疗法之外,我认为其他方法大家都可以尝试,尽量找到合适于患者的方法并坚持接受治疗。
寻找心理咨询/治疗师时,可优先考虑有相关经验的精神科医生,能整合精神科和心理学的优势。但如果这个医生使用的精神分析疗法,那建议还是不考虑。
而且,父母还需要注意几点。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病情严重,又要接受规范化的心理治疗,有可能不得不面临休学。
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对各种心理咨询方法的理论、技术和具体的心理咨询/治疗师要有了解,对时间成本要有意识。争取在休学一年到两年内,让孩子的病情有明显的缓解,然后返回校园。
如果因为心理治疗拖得长,效率慢,不得不长期休学的话,回到校园会更加困难。我们曾经听到一个家长在其他机构的微信群里遇到另一个家长,她的孩子已经休学在家12年,社会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但这个家长仍然没有自我反省,仍把康复希望完全寄托在药物治疗上。对于这个孩子而言,回归校园是不可能的,回归社会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除了选择心理治疗方法以外,父母还要意识到学习障碍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时,主流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治疗师对学习障碍了解甚少,很多人将学习障碍的症状和表现归结为抑郁症或者其它精神心理障碍的症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父母一定要自己加强学习,识别学习障碍症状,并通过我们文章介绍过的方法逐步解决。
- 【抑郁症】孩子学习成绩急剧下滑,还得了抑郁症!这6个步骤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
- 【抑郁症】孩子经历了创伤后,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父母该如何帮孩子摆脱心里的刺?
还有更重要的,我们一再强调,父母必须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其作用不亚于药物治疗,甚至可能超越药物治疗。对于这一点,我们反复强调了很多次,也分享了很多真实的家长自述。
其实,虽然心理咨询/治疗是一门专业技能,但现实中,有很多心理咨询师的整体水平是不高的,不仅因为没有掌握高效的科学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可能本来就缺乏深入的生活阅历和感受,何况部分心理咨询师本身就有精神心理问题而没有康复,因此难以得到青少年患者的信任。
而很多父母本身就很优秀,只是教育理念有很大偏差。如果能成功地自我反省,扭转自己的错误观念,很多父母的觉悟能力比很多年轻的心理咨询师都更好,更加能够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抑郁的三种心理治疗研究新进展,王丽萍等,2019年
2. 人际心理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徐良雄等,2020年
3. 青少年抑郁症 患者 的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喻瑶,2011年
4. 抑郁症人际心理治疗临床研究,李国胜,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