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照片中,八路军小战士手里拿了一把小枪,它是什么枪?
在抗战时期,战士们都带着将敌人赶出国土的决心去战斗。虽然当时的条件并不好,有不少人吃不饱穿不暖,可他们仍然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这让我们后人内心非常感动。没有这些前辈的英勇奋战,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永远铭记他们的付出。
当时双方战斗力量差别大,日军有飞机坦克,我们连每人一把枪都无法保证。当时战士们常使用的武器有一款很经典,它就是驳壳枪,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盒子炮”,这是毛瑟工厂在1896年投产的武器,此枪威力很大,具有不少的优点,后来汉阳兵工厂也有仿造。
还有一种民间打造的土枪,名字叫独撅子。它一次只能够打一发子弹。在1943年,这种枪的使用也不算小,造了有1000支,分配给主力部队的士兵们使用,主要都是以轻武器为主,而“小米加步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比喻。
而文章图中的这张黑白照片,在1938年拍摄,照片上有一名记者和两名八路军小战士。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两名小战士正在展示自己的武器装备。他们年龄虽然很小,但想必内心都十分坚强。能在这个时候学会使用武器,真的很不简单。
左手边的小战士手上拿着凶悍的大刀,这是在当时一种很流行的冷兵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右手边那一名八路军小战士手上拿的枪。这把枪一看就不简单,外形非常的精致。经过查阅资料,推测这把枪很有可能就是勃朗宁。
这种枪的研制时间在19世纪末,长度有197毫米,枪管长度在118毫米左右。枪口的初速度在350 米/秒,上弹以后,重量有1060克。在民国时期,随着制造机械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勃朗宁1900式也就开始出现大量的仿制品,大家都把弹匣在握把内的称为“撸子”。
而小战士手中所拿的枪,就是人们所说的“马牌撸子”。虽然名字不是那么好听,但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在新四军、八路军中只有高级干部才能使用这种武器。另外,此枪还有其它的优点,做工精良、体积比较小。至于小战士为什么会拿着这把枪的原因,已经成为了一个谜团。有人推测应该是有军官把自己的枪借给了他,所以才能够拍下这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