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

文|秋葵

本文由|秋葵妈妈(QKMM99)

  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
  一位妈妈在垃圾桶里翻出了孩子几乎没怎么吃就扔掉的馒头,她感到非常生气,于是惩罚姐弟俩背100遍悯农。
  两个孩子一边哭一边背,直到晚上11点也没能背完100遍。
  这位妈妈考虑到孩子第二天还要上学,就先让他们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她问姐弟俩心里什么感受。
  姐弟俩说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评论下方清一色都是夸赞孩子妈妈做法的,可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做法真的能让孩子明白食物的珍贵吗?
  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表示:
  “想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罚背明白了人生道理的?……罚背可能暂时有效,长久而言只会让孩子既痛恨吃饭,又痛恨背诗。”
  是的,经过惩罚后,孩子是立马就乖巧懂事了,他们嘴上承诺以后再也不浪费食物了,可内心却未必真的明白食物珍贵的意义。
1
粗暴,是最无效的教育手段
  记得电影《狗十三》里有两句台词: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13岁的李玩因为父母离异住在爷爷奶奶家,爸爸再婚后,怕她不开心,给她买了一条狗。
  李玩一开始并不喜欢这条狗,但相处下来却和狗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爷爷把狗弄丢了。
  李玩不依不饶,一定要找到狗。
  家里的大人为了快点结束这件事情,又重新给李玩买了一条狗,坚称这就是原来的狗。
  李玩哪里肯,她一定要找到原来的狗。
  因为那不仅仅是一条狗,也是和她相依为命的朋友。
  爷爷奶奶心疼李玩,只好继续找狗。
  常年不出门的奶奶大半夜在街上徘徊找狗,年迈的爷爷也被李玩置气推倒摔断了腿。
  爸爸生气极了,将李玩狠狠打了一顿。
  李玩的手在挣扎中被划破,鲜血直流。她逃进浴室,在浴室待了一晚。
  第二天,李玩仿佛变了个人,眼里的叛逆和乖张全都不见了,也不再嚷着找狗了。
  她成了别人眼中的乖乖女,长辈也觉得她变懂事了。
  只有李玩自己知道她不是变懂事了,而是因为恐惧妥协了,就如同开头的那两句对白。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
  “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粗暴的教育方式最终只会演变成父母的“霸权主义”,温和耐心的引导,才能向孩子传递父母的爱。
  粗暴的方式,最终的结果是驯化孩子。
  温和的教导,才能从本质上感化孩子。
2
好的教育不是说教
而是身体力行
  儿童心理学奠基人Rudolf Dreikurs曾说:
  “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泰国的一位小朋友一大早就闹着不想上学,无论爸爸妈妈怎么劝怎么说道理,小朋友就是不肯上学。
  换做是大多数父母,或许早就抓起孩子狠狠教训一顿了。
  这对泰国父母没有强行将儿子送往学校,而是干脆给孩子请了一天假,跟他说带他去赚钱。
  孩子听后非常兴奋,可以不用上学,还可以赚钱,多好的事啊。
  于是孩子的妈妈带着他来到了马路边捡塑料瓶,孩子也非常积极,可没捡多久孩子就开始喊累。
  但妈妈这回没有妥协,坚持让他捡满一袋子。
  最后这一袋子塑料瓶换了2泰铢。
  孩子拿了2泰铢高兴坏了,想要买冰淇淋,可一问冰淇淋要5泰铢,只好作罢。
  既然吃不成冰淇淋那就坐车回家吧,结果坐公交要10泰铢。
  这时,妈妈问孩子:“累吗?还想赚钱吗?还是想继续上学?”
  孩子一脸不好意思:“好累好热,我想上学,我想回家。”
  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闹过不想上学。
  俗话说,跟孩子讲一千遍道理,不如让孩子承受一次后果。
  这位妈妈的做法,不但让孩子体验到了不上学的后果,也让孩子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有了对比,孩子才会真的懂得读书的珍贵和重要。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靠说的,而是靠行动证明的。
3
责备的声音越小
教育效果越有效
  吉林长春一位小女孩在玩妈妈手机时,因为乱按不小心点了100份炸酱面。
  当外卖小哥将面送上门时,父母才发现女儿闯的祸。
  100份炸面酱,满满当当摆满了整个客厅。
  就算加上爷爷奶奶,一天三顿都吃面也要吃一周才能吃完,可天气这么人,炸酱面别说放一天,放上几个小时可能都坏掉不能吃了。
  面对女儿的失误,父母哭笑不得,却也没有责怪女儿半分。
  这对父母教育女儿说:
  “食物点多了不要紧,但是不能浪费。附近还有好多环卫叔叔阿姨没有吃饭,他们为了给大家一个干净的环境,每天扫地很辛苦的,我们把这些面送给那些叔叔阿姨好不好呀?”
  女儿点点头,跟着爸爸妈妈把多余的炸酱面都送给了附近的环卫工人。
  这对父母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称他们的教育方式既坚定又有温度。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曾说:
  “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越认真,教育的效果也会越好。”
  孩子犯错,父母难免生气。
  但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吼叫和惩罚,是效果最差的教育方式。
  与其气坏身体还遭孩子恨,不如克制脾气,多给孩子一些耐心。
  毕竟,我们做父母的,想要传递给孩子的始终是爱。
4
教育
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指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呼啸而来,行人为了抵御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而南风徐徐吹动,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脱下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粗暴的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
  真正理解孩子,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予孩子最恰当最合适的教育与引导。
  教育不是枪林弹雨的战场,而是春风化雨的灌溉。
  想要有效教育一个孩子,先学会以下这三点:
  ①接纳孩子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为人父母,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去理解孩子情绪里包含的不满和需求,再对症下药。
  不要只是一味的用暴力去结束孩子不好的情绪。
  那不是解决了孩子的需求,只是把孩子的需求压得更深了。
  ②孩子犯错后先安慰后教育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孩子犯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犯错后也会恐惧也会害怕,如果这个时候父母采取的方式是吼叫和责怪,那孩子内心的恐惧则会加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安慰孩子,告诉他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无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我们都无法改变。
  而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补救,尽量减轻这件事产生的后果。
  ③多一些正面鼓励
  其实很多中国父母都有一个通病:不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别老盯着孩子的缺点了,多观察一下孩子的优点,给孩子多一些正面鼓励,他一定会在你的正面鼓励里突飞猛进。
  纪伯伦曾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引导他,却不能带领他。
  你可以教育他,却不能控制他。
  每一个看起来美好的孩子,都是父母用爱滋润出来的。
来源:秋葵妈妈(QKMM99)这里有亲子美文,实用可行的育儿干货,陪伴孩子和父母们幸福成长!原文标题《孩子扔掉馒头,被妈妈罚背100遍「悯农」这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转载已获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