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打造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的可贵借鉴 ——《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绿皮书No.1》
打造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的可贵借鉴
——《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绿皮书No.1》
刘思敏
“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为我国城市建设提出的一项目标建议,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
最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新书《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绿皮书No1》(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德谦、石美玉主编),正是着力于推进这一目标的研究报告,故而在学界和业界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也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这本绿皮书,由于它是首次将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城市休闲竞争力作为城市功能建设的共轭驱动力来研究的,不难看出,该课题研究者对这一研究的依据及其归宿做了相当深入的追溯。作为研究旅游休闲的读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所论述之处和别的一些论述的不同。
该书的“总报告”,不仅在理论上首先阐明城市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日益显现,也是城市功能增强的必然;而且还从休闲和旅游的理论辨析及其与我国休闲和旅游的发展现实的结合中,阐明了大力拓展和优化城市的休闲和旅游供给是当前造福民众的必需。尤其引起读者关注的是,该绿皮书强调休闲和旅游共轭驱动力研究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指出了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提升对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指出了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提升对“城市发展的长远意义”,并采用了与我国现在许多“蓝皮书”“绿皮书”不同的做法:比如“总报告”没有选用自己研究课题的名称作为篇名,而是像多数国际年度研究报告那样,将研究的年度特征用作报告的篇名——《寻找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在“对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方面,该报告指出,其现实意义之一就是,“促进城市休闲和旅游功能的综合提升”,这点似乎与其他学者的论述没有两样;但是该研究的立足点却首先放在对这一研究的“元学科”的基点上。该书总报告的分析认为,就城市居民而言,休闲与旅游,其实应该就是他们每日工作和睡眠之外1/3时间和一年1/3日子的生活内容。如果就科学分类学而言,它所具有的“元学科”性质,其实是与全球学科分类的其他学科门类完全一致的。“就对人类的价值而言,不仅应该看到休闲和旅游是人类生而有之的潜意识的向往,还应该看到这种非生产性的活动所具有的推动人类精力恢复、体质提升、创造力增进的巨大的价值与功能。就居民的实际生活而言,无论是去异地他乡旅游观光,游览名胜,还是去故土老家寻亲访友,田园叙旧,或者林原海滨悠闲静养,探奇猎异;也无论是在本地就近消遣,悠闲散步,还是放声歌唱,翩翩起舞,或者是运动健身,开卷阅读,抑或是写字画画、吹拉弹唱,乃至种花弄草、饲养宠物……以及发挥自己的审美情趣、驰骋爱好,参加天空、山野、水中的各种新型户外活动等,其实,除了起到劳动之余对心身的调整作用外,也是一个促使自己精力、体能、智能和创造力得到再一次培育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人们在休闲和旅游中的活动,不管你是不是有意识有目的要进行人际交流,可是在实际过程中,你的休闲和旅游活动正在实现着人际交流的功能。基于人类的进步,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外,从社会交流活动中的学习养成,也是提高人们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虽然工作职场的交流也是人类交流的主要环境,但是它的交流则往往比较单一;而工余闲暇时的交流却来得更为自然,而且更为多样和丰富。所以,重视休闲和旅游对推动人类智力和体能的提升、推动人类创造力的增进,确实是非常现实也非常重要的。”
该课题组意识到休闲和旅游在中国居民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城市的休闲和旅游功能是建设现代城市的必需,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居民中多元多样的休闲活动的开展,对舒缓当前节假日旅游过于集中的困境、优化休闲的引导与供给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对推动本地居民与外来旅游者实现休闲旅游的地域资源、设施与服务的主客和谐共享的意义和价值,才将居民的休闲和旅游合并起来研究,从而植根于现实去寻找提升城市休闲竞争力和旅游竞争力的途径。
其总报告在分析该研究“对城市发展”“对休息和旅游发展”的几大现实意义时,就论及了其“有利于走出当前节假日旅游过于拥堵的困境”的立意。这些年来,假日旅游过分拥挤,其实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旅游发展中的表现。因此,舒缓当前节假日旅游过于集中的困境,应该是各个城市必须关心,也能够有所作为的大事情。但是解决的措施上,除了改善交通、增加旅游供给、优化旅游服务外,报告更提出了目前居民的休闲选择比较单一的问题。该分析认为,深度地推动居民休闲的多样化,将是缓解节假日期间我国旅游过于集中的一个有效途径。虽然加大旅游供给的能力和优化旅游服务十分重要,但是也不能把关注点仅仅放在居民的旅游活动上。就居民的假日生活而言,大力普及现代休闲理念和休闲方式,积极引导居民习惯于多样方式的休闲,在自己城市和市郊周边创造出能够充分满足居民需要的休闲环境和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经过课题组对样本城市截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各研究组依其指标体系从163项单项指数到66组分组指数,24类类项指数,再到3大版块驱动力指数的层层分析汇总后,该研究最后得出了该研究的“全国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名列前茅30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重庆、苏州、厦门、成都等城市脱颖而出,既展示了这些城市近年在原有竞争优势基础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的结晶,同时也创造了兄弟城市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可贵经验。这是“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课题组”本次研究的可贵成果,然而,该课题组的本次研究并不以此为止,而是在对“名列前茅”城市优势经验的追寻和对不少城市发展不足的分析后,进而提出了他们关于进一步增强城市休闲竞争力和旅游竞争力的4项具体建议。其一,提出了各个城市都要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增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其二,提出了要进一步开拓城市公共空间,以期紧握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其三,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各城市“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以期增加优化普惠市民和外来客人的城市公共服务;其四,提出了要更进一步增强对休闲和旅游的供给(包括利用供给侧改革的原理努力拓展市场,增强对居民文化休闲的供给,增强对居民体育健身休闲的供给等等)。该书中,并对每一项建议的国际研究动向和我国前茅城市的经验,以及某些城市的不足进行了十分具体的分析,以便相互借鉴时,让有关城市的主政者、管理者、规划者、执行者看得清方向、拉得到抓手、找得到措施,如果有关工作人员能够见贤思齐,就可以让更多不习惯多样休闲的居民学会积极休闲,让单一休闲形式的爱好者有了多种爱好选择的机会,就能够以不同年份的多元多样的休闲选择化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单一旅游选择;再加之其他制约因素的降解,诸如本市居民休闲供给的改善同时也拓展并优化了外来旅游者的共享空间等,那么缓解节假日期间的旅游拥堵,提升居民的休闲满意度和旅游满意度也就将成为现实。
上面提及的“绿皮书”中作为总报告结论的“探求”,执笔人就用了3万字的笔墨来向各城市管理者强调“提升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的途径建议”,足以说明这样积极思考的确是该研究的核心。作为读者体会,或者这就是该课题组要将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城市休闲竞争力作为城市功能建设的共轭驱动力来研究,要把主报告命名为“寻找提升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的途径”的原因。
2021年,两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绘制我国城市发展蓝图时,又特地规划了“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该课题组所研究的“城市休闲和旅游”共轭的驱动力,正是服务于旅游休闲城市建设、城市休闲供给和旅游供给的优化和休闲和旅游满意度的提升,因此,这一最新课题研究成果恰好为我国的“十四五“规划落实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这里只能够简而言之。其实《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绿皮书No.1》在其理论构建方面、研究方法方面、指标设置方面,以及在其研究进行中的国际视野方面都还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有别的机会,再与大家继续交流。
本文作者系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