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建立的秘密立储制,为何只执行了两次就夭折了
康熙帝两废两立太子后,其他皇子愈加加紧争夺储位的步伐,最终酿成“九子夺嫡”,骨肉相残,于是康熙帝晚年便不再公开提及立储一事。
雍正继位后,吸取了前朝建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切身经历了九龙夺嫡的痛苦,于是他对皇位继承制度进行改革,创立秘密建储制。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上谕:“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此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也就是说,雍正帝向大臣公开了秘密立储制的方式,即皇帝亲笔书写立储诏书,一份密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一份随身携带,除皇帝之外其他人不得查看。储君人选全权由皇帝决定,大臣等不得参与意见。皇帝临终时将密诏拿出公布。
雍正帝的秘密建储制实际上是废除了中国古代执行了四千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储君制度。历史经验显示,如果公开立储,朝臣就会有选择性的投靠,甚至结党营私,进而皇太子的权势就会不断增长,直接侵犯或威胁到皇帝的权威。同时,皇太子也会对其他皇子进行打压排斥,以造成大权独揽的局面。如果太子被废,又会形成诸多皇子的争夺,严重影响到朝局的稳定。因此,公开建储是弊大于利。
秘密建储制的建立,在清朝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是因为满族是少数民族,他们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观念并不强然。然而,雍正帝的秘密建储的效果又如何呢?
雍正元年,雍正帝将皇四子弘历立为太子,到了雍正十三年由内侍取出这道密旨,宣布弘历即位,即乾隆帝。
乾隆帝即位后也开始立储之事。此次乾隆帝密定嫡长子永琏 (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为皇太子,但是乾隆三年,年仅九岁的永琏去世,第一次秘密建储失败。虽然乾隆帝遵照先皇成式进行秘密建储,但他认为秘密建储“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将来皇子年齿渐长,日就月将,识见扩充。志气坚定,万无骄贵引诱之习,朕仍应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若夫以建储为嫌忌而不肯举行者,此庸主鄙陋之见,朕所深鄙者也”由此可以看出:其一,乾隆帝虽先密定储君,但待皇子长大经过考察后不排除公布储君人选的可能,这说明乾隆帝只是将秘密建储作为一种立储方式,而不是作为定制遵循;其二, 雍正帝秘密建储的原则是“择贤”而立,而乾隆帝密定七岁的永琏为皇太子,可以看出乾隆帝仍有“嫡长”继承的思想,此时的乾隆帝并不是完全推崇秘密建储这种做法。
第一次秘密建储失败后,乾隆帝先后属意永琮 (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永琪 (生母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但是因两位皇子早殇,乾隆帝并未来得及将二人写进密诏。乾隆十二年,永琮死后,乾隆帝悲痛欲绝。从此,乾隆帝基本没有了“立嫡”的想法。可以说秘密建储制度下,储君人选由皇帝一人全权决定,皇帝掌握着国家的命运,皇帝的决策和政治眼光至关重要,秘密建储也具有一定风险性。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召集军机大臣进行第二次秘密立储,密定皇十五子永琰 (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为储君。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于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死,旻宁继位,年号道光。按清朝“家法”, 立储鐍匣应悬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而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随行大臣在其近侍身边找到传位诏书,可见嘉庆帝时期该制出现了退步趋势。
道光帝于道光二十六年亲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与其他皇帝的立储诏书不同,道光帝还在诏书中写道“皇六子奕訢立为亲王”,藏于鐍匣。从道光帝立储的时间以及诏书的内容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位皇帝立储时的犹豫不决。道光帝选立储君时一直在奕詝 (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和奕訢 (生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之间徘徊, 奕訢从才学、人品、性格上都比奕詝优秀,按照秘密建储制“择贤”的原则,奕訢应是最佳人选。可是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教导他要“藏拙示仁”、“藏拙示孝”,正是奕詝的这份“仁”“孝”助他登上了皇位,年号咸丰。
此后,咸丰帝仅有一子,同治帝、光绪帝均无子嗣,秘密建储制名存实亡,后来慈禧太后当权,懿旨继承制取代了秘密建储制,秘密建储制彻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