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两大短板: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北京市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 孙颖
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委员会委员 钱志亮教授团队
从政策层面来说,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强调“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这两项都是教育领域内的短板。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里提到:促进学龄前儿童早期康复、促进融合教育向义务教育两头延伸,让北京市三至六岁的残疾儿童教育康复全覆盖。但,目前离这个目标达成仍具有很大的挑战。
从现实层面来说,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的显示需求。我们希望结合我市学前融合教育已有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推动基于证据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有效支持。
融合教育,现在无疑是特殊儿童教育的主体。如何让他们更有准备地融合、如何有质量地融合?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研究去推动。我们历时一年,做了大概225个特殊儿童的评估,接下来我们会逐一介绍研究成果。
从整体看,视障儿童入学成熟水平和普通儿童成熟水平的总分差异极其显著,整体水平亟待加强。
听知觉、社会适应和学习品质是视障儿童的优势,我们可以在教学环境中利用这些优势通道对其进行缺陷补偿。但是从整体来看,个体间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也说明在教育安置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各个儿童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具有针对性。
在言语表达、情感语言、音量、词汇积累、态势语言和言语理解各维度方面,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但视障儿童的个体间得分差异性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视障儿童的个别化,根据其优势进行潜能开发,用言语指导儿童,使其感知觉与词语相结合。
听觉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相比,整体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表明听障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将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其中,听知觉、语言沟通和社会适应极其显著低于普通儿童,这对上小学后的语文“听”、“说”板块,和同伴关系的建立影响极大。我们应根据“优先干预急需”原则进行教学,这些应该作为今后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听障儿童的精细肌肉、平衡能力与普通儿童相当,这一发现否定了听障儿童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刻板印象。这或与学前听障儿童所在幼儿园均开设音乐律动课有关,在律动中发掘听障儿童运动协调能力这一潜能,借助律动形式进行平衡能力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听障儿童在后天教育的可塑性非常强,其接受融合教育具有一些很大的先发优势,是四类特殊儿童中最能顺利进入小学随班就读的群体。
在四类特殊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测评中,智力障碍儿童得分最低——学前教育任重而道远,融合到普校的难度极大。因此,我们亟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研制提升与训练课程,加强方法策略指导等。
言语沟通是智障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短板。我们可将情感教育融入语言教育中,让智障儿童在朗诵、语言模仿中体会声音、语气、语调和语速的变化,给智障儿童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丰富词汇、学会倾听、完成口头或阅读任务。
总体来看,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于视知觉、语言沟通与社会适应三方面。这样来看,其实孤独症儿童融合的难度不容小觑,要多加强这三个能力的培养。
在视知觉的整体表现中,视觉辨认与视觉填充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背景辨别得分与普通儿童相当。这反应出其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速度以及读写能力等关键性学习能力。
孤独症儿童在情绪稳定、交往能力、自理能力与文明礼貌等维度中均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这应成为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课程中最为重要、最优先发展的能力。我们可通过游戏教学等方式加强情绪处理、情感表达和态势语言的训练,在团体游戏中关注其社会交往能力、冲突处理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品质较普通儿童仍有明显差距,主要在责任感方面表现显著差异,学习动机较弱与社会交往中的麻木可能是其在学习品质中表现较差的主要原因。我们可通过创设有利于其学习的新奇、有变化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策略调动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坚持性以及学习注意力的训练,坚持对其学习条理性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普通大众并不理解、也不认识这些孩子。
我们首先要加强社会宣导,让更多人知道有一群不一样的小朋友需要我们给予更好的环境。其次,要建立“多元、立体”的支持服务体系,不是让某一个幼儿园的资源教师独自面对这些特殊孩子,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团队,有不同的专业、不同背景的人给予支持。让这种支持更到位。第三,优化布局,统筹布点,例如,每个区都有不同层级学区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学校有五个特殊孩子,那么必须要求建一个资源教室。最后,健全专业的教师培养体系。如何呼吁更多的专业人员进入这个行业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希望借助这个研究抛砖引玉,能吸引更多的资源帮助家长提供更多支持。
*以上内容摘自北京市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 孙颖
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委员会委员 钱志亮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