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看了一场心旌摇曳的演出
公休假去凤凰玩了两天,看了一场实景演出《边城》,从剧场出来还觉得余兴未尽,我看过漓江的《刘三姐》,看过少林寺的《禅乐大典》,都没有这样的感觉,很庆幸没有漏过这么精彩的演出。
那天傍晚逛古城回来,徐老师说订了晚上8点的票,一看表已经7点45分了,我们着了火一样从饭店冲出来,在街上急急忙忙拦了一辆的士往剧场赶,一路堵车,感觉差不多走了一年,下了的士又像被狗撵一样狂跑一气,气喘吁吁终于在剧场坐下来时,演出已经开始了,舞台一侧打出一行字幕:第一场:身世。
我们一边看演出,一边擦着满头大汗,样子很狼狈,不像在看一场据说花了1.8亿元打造的“全世界第一部森林实景剧”,而是在吃火锅,而且还是重庆的火锅。剧场里黑压压全是人头,估计不少于3000人。我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来看戏。大家都说到凤凰发呆,可能真的是这部实景剧太好看,宁可不发呆了。就像笑话里那个私塾先生,天天吃青菜,好不容易吃一顿豆腐,对主人说“豆腐就是我的命”,主人过年请他吃了一回肉,他狼吞虎咽,说“见了肉我命都不要了。”
《边城》一言而蔽之:好看。布景好看,灯光好看,服装好看,舞蹈更好看,音乐也好看——假如你闭上眼睛,能看到一幅幅湘西民俗场景。舞台跟想象中一样大,有山有水,因为是晚上,我没有看到森林,只看到一些高大的树木作为背景,吊脚楼、佛塔、亭台、水车、廊道、碾房、瀑布,还有一条流水潺潺的河。两层的吊脚楼像长了腿一样可以移出来又拉回去。最好玩的是开场时一条船从河的一头摆到另一头,船上除了老艄公和翠翠,还有一个特别的“演员”:一条黄狗。
我看不到黄狗的表情,其实狗的表情是很丰富的。对着这几千人没有怯场,估计也是“老戏骨”了。记得沈从文的同名原著里的确有一条狗。我在念大学时读的《边城》,正是文学迸发出“洪荒之力”的年代,跟《水游传》里洪太尉揭开龙虎山伏魔殿的封贴,天罡地煞一齐涌出,一时间诗人多如毛,“文青”满街走。除了冒出很多新作家,不少尘封土埋的老作家也重新出土。沈从文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这部爱情小说洛阳纸贵,甚至有传言说他将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如果是那样,我现在可能更有得说了。
我不知道看实景剧的观众有多少人读过《边城》,没有看过小说的人,不知道是否也像我一样喜欢这部剧。白天在古城参观沈从文故居,遇到一个导游,像一个放鸭人赶着一群鸭子,大家自由散漫,吱吱喳喳——每次看到导游举着小旗子的旅游团,我就想起小时候看到放鸭的情形。我听到导游对大家说:沈从文是一个与鲁迅同样有名的大咖。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比较。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实作家或作品就像豆腐青菜,各有所爱,作家跟作家的区别比河马与海马的区别还大。
但沈从文的《边城》的确很了不起,像一篇现代版的《桃花源记》,把人性写得那么纯净。小说里没有任何的“恶”,所以没有所谓“善”与“恶”的斗争,没有好人被坏人欺负后如何奋起反抗。天保和傩送的父亲有钱,也不是坏人,有钱不是坏人,在一直以来的文学作品里实在是太稀罕了,就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戴墨镜、穿喇叭裤却不是流氓一样奇怪。
《边城》除了“爱”就是“爱”,爱得神魂颠倒,肝肠寸断,爱像山泉一样单纯:两兄弟“爱”上翠翠,翠翠更“爱”老弟,老大为了逃避“爱”,去走船运货被淹死,老弟心里有疙瘩,觉得哥哥是因为这女孩死的,自己不应该再“爱”翠翠,于是也远走高飞,剩下一个可怜的女孩还在痴痴地爱。也许里头有那么一点“又好利,又好义”的湘西山民“兄弟如手足,老婆是衣服”的味道,但这种天真的爱情在物俗横流中,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搬上舞台的实景剧浓墨重彩,把这种为爱而爱的纯朴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翠翠对二佬傩送暗生情愫:“男人爱女人爱得发了疯,女人爱男人爱得丢了魂,是这样的吗?”天保和傩送两兄弟都喜欢她,让翠翠不知所措,慨叹“大佬二佬两个合成一个多好!”剧里的对歌更有意思:“哥是天上一条龙,妺是地上花一篷;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浇花花不红。”过去的人把这种手法叫做“比兴”,现在的观众可能当成了描摹。这些赤裸裸甚至有些颜色的独白字幕,打在舞台两侧吊脚楼的墙上,坐在剧场里的几千人,看着一个女孩情窦初开的心灵像脱水的鱼一样挣扎,不由感慨“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救!”
我不记得全剧共有五场还是六场,每场只有十来分钟,一会儿是上百人赛龙舟在水里蹦跶,水花四溅;一会儿是数十人在森林招魂,傩面变幻、烈火熊熊。除了群舞,还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对爱情无望的天保怅然离去,翠翠与傩送像两只孔雀翩翩起舞——舞蹈来源于劳动,还是对动物的模仿?他们先在地上舞着,然后抓住绸带飞到了空中,两人在急促旋转中翠翠突然滑脱,大家一阵惊呼,急坠下地的她被傩送一下子揽住手腕,全场观众情不自禁爆发出炒豆子一样的掌声。真的是情不自禁,既不用像领导讲话在括号里注明“此处有掌声”,也不需要像歌星四面招手:“左边的朋友,右边的朋友,前面的朋友,后面的朋友”或者“来自广东的朋友、来自外地的朋友”,不用向观众席抛掷绣球、香包或花束煽情。全场男女老少对演员的精彩表演自发地奉献掌声。
沈从文是湘西的文化名片,《边城》像一本存折,凤凰一直在吃着它的利息,但他们没有坐吃山空,打造了这部大型实景剧。说几句未必是题外的话:“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游客挤断腰”,所有的旅游景区不外两个景点:一个“人山”,一个“人海”。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指摘凤凰的商业味是一种苛责。实景剧《边城》问世,按“高大上”的说法,给湘西的旅游注入了文化的灵魂。凤凰的旅游没有停留在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而是在努力进行“供给侧改革”。如果想搞好旅游,就得像这样不断搞搞“新意思”。(感谢徐老师提供照片)
(本公账文章均为原创,如欲转载,敬请加微信lsq19650206或邮箱lsqbh@126.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