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路经改变红军命运的哈达铺感想
以前学过党史,也讲过党史,大致了解长征最后到达陕北并非预先设定。2016年7月17日从官鹅沟返回兰州途中,经过宕昌哈达铺,才感性地了解到原来哈达铺才是改变红军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地方。
哈达铺本来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村镇,但1935年9月发生的一件事,使这里开始闻名世界。
那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红一方面军1万余人到达哈达铺进行休整,考虑下一步去向。不知何去何从的红军领导人,意外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发现的《大公报》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消息,随即做出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这就是1935年9月15日出版的《大公报》,也正是因为这张报纸,改变了红军长征的命运。
那一天的《大公报》头版刊登了“《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以及“《陕北军事形势转变 ,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趋势》等描述当时政治形势的文章。“也正是在这张报纸上看到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毛泽东同志立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当地村民如数家珍地告诉人们这些当年的故事。
也是在哈达铺,疲乏的红军得到了修养与补给,得以再次踏上征程。哈达铺因此被誉为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长征途中“加油站”。
正对纪念馆侧门是一条1200余米长的老街,这是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曾走过的一条街道。这条“红军街”基本保持着原貌,大部分房屋初建于明清时期,房龄都在百年以上。沿街老屋朱红的墙壁上,“工农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不损害人民的利益”“北上抗日救中国”等当年的宣传标语依旧隐约可见。
当地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年这条街上的药材生意十分兴隆,红军进驻哈达铺后,许多药铺成为红军的办公地点,其中有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周恩来住过的“同善社”,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等。
看到这些,有感造化弄人。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