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书柜|《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 著 (2012年版)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 著,陆洋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版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作者简介
阎云翔,1954年生,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本科、硕士就读北大中文系,后留学美国,曾师从张光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主要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家庭与亲属制度、个体化等。他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区下岬村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该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华裔学者)等著作。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是根据英文原著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2009年版译出。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云翔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序言(凯博文)
这本论文集的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人类学名著,而这个村庄曾经是他在疯狂的“文革”期间生活过并在十多年后又重新返回做研究的地方。随后,他出版了另一部著作, 考察在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情感、关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通过探究经济与社会分层、权力、家庭关系、更广泛的亲属联系、家庭经济、婚姻、青年文化、女性地位、消费主义,以及个体主义的出现等众多领域的变迁,这本论文集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新塑造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阎云翔断言这一变革已经在下岬村的居民中发生 (阎与这些村民朝夕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通常做民族志所需要逗留的一两年的时间),并主张该村的新社会现实是普遍发生在中国社会的同一变革的缩影。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生活中新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重塑人际关系、交换、制度和仪式中的文化; 同时这些新价值观也在人们内在的主观世界形成一场重构运动并反过来撼动和迫使外在的社会世界向某种新的方向发展。父权制虽然没有彻底让位但已渐渐被淡化;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敬重已丧失了优先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新的夫妻关系与年轻人文化的倚重; 计划经济体制所确立的社会身份等级正在被一种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所创造的新等级制度所取代; 社会不平等正在被再造与深化。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云翔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 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发展不成熟的, 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这种新的个体主义趋向和自我塑造的潮流最先带来了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实践,带来了自我中心的实用主义,从而将长久以来一直建立在文化道德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变成一种令人担忧的、可能会导致腐败的互相利用模式。新个体主义也带来了关于美好生活和什么是善的新理解。当然,中国社会一向都有留给个体的位置; 但是,在过去,人们很难公开地毫无顾忌地追求个体的位置,因为它在文化表达上更趋向于社会中心主义。所以,阎云翔向我们展示,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层次梳理,这三者的完美结合令人钦佩。他还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确实, 阎的细腻描述和有理有据的阐释使他的跨文化比较进入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核心: 即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关重要的,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和中国人,也对我们思考美国和美国人、西方和西方人大有帮助。
所以,我起初怀疑阎云翔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内部含有一条提供逻辑一致性和分析精确性的金线。他描绘了社会生活在下岬村和其他地方是如何变迁的图景。正是这个图景中详细的民族志资料使我确信他找到了仍在形成之中的新现实的一个关键方面: 一种中国式的个体主义的浮现把全球进程与地方实践结合在一起。几十年前,台湾地区的两个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杨国枢和黄光国提出,虽然社会关系网中成员之间的联系是中国社会生活的核心,但是每一个关系网却以个体为中心。因此, 哪怕在一个以集体关系为特色的社会中,个体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主张推动了社会理论的中国化运动。阎的工作所论证的是,个人的中心位置已经强化,在集体进程下个人实践的新合法性已经孕育出对自我利益的公开表达,而以前只有通过家庭主义或集体主义语言表达才能在文化上被接受。阎具有人类学家的天赋,能够通过对一个情景接着一个情景、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的生动描述来阐明这个观点。
当然,描述一个村庄的地方性现实是一回事,推及到整个中国就是另一回事了。然而,阎的阐释如此具有说服力、他的分析框架如此条理分明 (再加上他对中国其他农村和城市地区现实的对比分析), 以至于熟悉今日中国的读者将会发现自己也可以提出额外的案例证明这个观点, 即新的自我存在方式正在当代中国新的道德语境下浮现出来。
我们不应该指望一个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去界定这一个体化过程的层次和具体领域。这将是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所有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任务。不过,阎在以下各章中已经取得的成果足以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已经将我们引向关于中国人生活体验的一系列新课题; 我相信这些新课题将改变中国研究领域,同时激励在人类学和亚洲研究中已经萎缩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 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 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 或者, 非自由主义的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这样,个体化就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 在过去,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一直主导着关于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阎的贡献是正在成长中的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而人类学认为更加重要的发展——虽然建立在政治和经济变迁的基础上——正在以社会生活的方式进行着。理解中国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长期指南,帮助我们认识中国正在建构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蓝图。我们必须记住,这座新的文化大厦的非同一般的基础也包含了新的做人方式、新的道德生活和对未来的新期待。
(陆洋 译)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目录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英文版原著) 致谢
在编选这本论文集的4年时间里,我曾经两次准备放弃该计划; 全靠伦敦经济学院“社会人类学专著丛书”执行编辑石瑞 (Charles Stafford ) 的鼓励、耐心和大力帮助,我才坚持下来。为此,我欠下石瑞一大笔人情债! 我非常感谢王斯福 (Stephan Feucht-wang)、凯博文 (Arthur Kleinman) 和华琛 (James Watson) 提供的富有价值的建议和批评,并特别感谢凯博文为本书作序。书末列有10篇文章原始出版者的名单,借此机会感谢他们允许我重印这些文章。书中所收的大多数文章最初都得益于南希.赫斯特 (Nancy Hearst) 的文字编辑; 编选本书时,我再次依靠她编辑新撰写的两章和校读全部书稿。张光直 (Kwang-Chih Chang) 教授的指导是我能够在1986年从中国文学研究转向人类学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在哈佛大学接受训练期间,张先生是我的导师之一, 之后也一直是我的人生榜样。谨以本书献给张先生在天之灵。最后,我对妻子蓓蒂多年来作为我最忠诚的批评者和精神伴侣表示由衷的谢意。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文版致谢
早在2004年时,北京大学的高丙中教授便邀请我自选些英文文章,在国内出版一本论文集; 他还热情地组织研究生承担翻译工作。但是,主要因为我怀疑这些论文是否真值得结集出版,这个项目在我手中一拖再拖,最终也未能完成。两年之后,伦敦经济学院的石瑞教授邀请我在那里的“社会人类学专著丛书”中出版一本论文集。我先是很荣幸地接受,然后便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而犹豫、拖延,乃至两次想放弃。只有当我从个体化命题的角度重新审视多年来积累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我的研究工作时 (详见本书“导论”),我才发现自已其实一直在探讨个体的崛起和社会的个体化,而且在某些文章中讲得要比在《礼物的流动》和《私人生活的变革》这两本书中更透彻, 更多些民族志细节,或者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在为这个自我发现而欣欣然的同时,我也变过去的消极态度为积极配合,最终在2009年出版了这本论文集的英文版。能够以中文出版这些论文, 饮水思源我首先要感谢的便是高丙中教授。复旦大学的张乐天教授,译文出版社的张吉人先生和马胜先生为本书中文版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陆洋和黄珍,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梁文静、王立阳、宋红娟和王丽娜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勇敢地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 其中将近一半的工作是由陆洋一人完成的。谨借此机会再次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总序
过去的几十年,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让中国读者能领略到在人类学理论研究方法、实证发现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正是这些激动人心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这场具有深刻而持续影响力的变革。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们的近期研究,是对当代人类学动向的极好阐释。这套丛书,第一次使得中国的教授学生和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能接触到这些研究作品。目前,国际人类学界最值得注意的变化之一,就是其关注对象正转向当代的主要社会和地区,如中国、日本、欧洲各国和美国等等。而另一重要趋势,是作为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分支的医学人类学,正逐渐占据日益显著的中心地位。这一动向显示,人类学家正在转而研究影响当代各共同体的重点社会问题,并开始表达出努力转化人类学研究成果,使之能为政策辩议、项目实施和一般传媒所用的意愿。丛书中的部分作品也使我们看到,医学人类学已经成为一方联结社会和人文科学, 另一方联结健康和政策科学间的“桥梁”。用跨越不同社会空间的“桥梁”来比喻复旦大学和哈佛大学间的关系,尤其是新近创立的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我们相信,包括华琛 (James Watson)、华如璧 (Rubie Watson) 、赫茨菲尔德 (Michael Herzfeld)、贝斯特 (Theodore Bestor) 及本人在内的哈佛人类学家,在比较文化和社会研究方面所做的田野实践和理论探索, 将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用中国人习惯的说法,这套丛书将有助于全面矫正人类学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眼中的形象和面貌。它不仅是对哈佛人类学研究的一次展示,更重要的,是向读者推荐一些在人类学界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思想和新看法,如文化亲熟说、地方性的道德世界、社会的疾痛体验、生命文化过程等等。这套书,还展示了都市人类学、中国乡村研究以及行政机构的田野考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将展示人类学方法在精神医学领域,包括像政治性创伤、医学伦理及医学人文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齐心协力, 能在中国创造出全新的人类学领域,同时,鼓舞中国的同仁们为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学探索和发现,奉献出激动人心的成果。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及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
Arthur Kleinman (凯博文)
2007年10月24日
新理念书柜
藏书佚本、趣阁、雅苑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佚本|《复旦大学教职员著译书目 (文科分册)》(1993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文选》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编(1981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探索》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著(1986年版)
藏书趣阁|《保持自信》艾米·B·哈里斯、托·A·哈里斯著(1989年版)
藏书趣阁|《人类行为》罗伯特·伯格、罗纳德·费德瑞柯著(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