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36计】甘溪滩镇马溪村:种药哺农 托起百姓致富梦

种药哺农 托起百姓致富梦

——甘溪滩镇马溪村产业扶贫模式

甘溪滩镇马溪村位于澧县偏僻的西北边陲,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全村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0亩,人口2588人。其中:贫困户112户356人、低保户64人、五保户15人。由于没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70%以上青壮年村民怀揣致富梦外出务工,当地农业生产一度处于半荒废状态。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以游丛柏为首的马溪村在外闯荡成功人士面对家乡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怀揣浓厚的家乡情结,寻思如何报答这片热土的养育之情。在村支两委大力支持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从本地土壤质地、生态环境等实际条件出发,成立了澧县海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马溪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因地制宜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马溪村人多地少,四周青山环绕,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具备把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融为一体的潜在优势。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着苦日子。合作社聘请省农科院、省农大专家来马溪村实地调研后,编制了《澧县马踏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完成了相关机构注册登记及对外宣传阵地建设。根据规划,澧县马踏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园区占地5000亩,总投资6000万元。
马溪村建立了四个专业生产基地(中药材、青蛙、石蛙、优质水果)、两个初加工厂(天然食品、中药材)、一个营销服务中心,按照“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加工厂+营销服务中心”的全产业链模式进行运作。在产品设计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马溪实际,既要经济效益又要防控风险的原则进行产业定位。在保护与提升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品种多元化、采收多年生、产品多用途(药食同源)”,使村里的耕地、林地得到合理利用。去年,该项目纳入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实施土地有偿流转、固定分红、劳务报酬等方式,惠及全村所有贫困户,为马溪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目前,合作社在甘溪镇马溪村建立了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1200亩(采取枳壳套种玉竹、石菖蒲、麦冬的模式,套种占比90%以上),为湖南湘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挂牌1号生产基地。其中,种植石菖蒲500亩,种植玉竹300亩,种植葛根200亩,种植枳壳1000亩,山麦冬、黄精等200亩。初步估算,两年后,扣除生产成本,枳壳亩纯收入可达0.25元、石菖蒲1.5万元、玉竹1万元、葛根0.25万元。基地纯收入可达1350万元。

脚踏实地 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根据“土地流转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全民参与,产业收益全民共享”的产业扶贫发展指导思想,合作社坚持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销售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推动“三产”协调发展。
一是完成了第一期1200亩土地的流转、整理及附属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生产基地建设。1200亩枳壳、石菖蒲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年产150吨青蛙、年产50吨石蛙的养殖基地,年产葛粉及其副产品1000吨的绿色生态食品基地均已建成并投产。
海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现有的生态条件,抱定“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宗旨,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投资建中药材示范种植示范基地500亩,项目规划总投资600万元,2020年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年产“马踏溪”品牌中药材2400吨以上,产值1420万元以上。接待乡村游客1万人次以上。

精心谋划 实施产业精准扶贫

基地建成投产,给马溪村落后的经济面貌带动了明显的变化。贫困户不仅获得了土地流转的收入,还获得了务工收入以及利益孵化的综合性收入,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
合作社与澧县中医院、甘溪滩镇政府及站所的结对帮扶责任人来到马溪村,与贫困户深入交流沟通,了解家庭情况,核对家庭收入,逐一解读贫困户所享受的政策。对已脱贫的贫困户,鼓励其继续发展生产,加强联系;对尚未脱贫的,具体分析家庭困难,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对接扶贫优惠政策。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让这些贫困户都参与中药材产业扶贫中来,解决了“谁来带”的问题。同时,合作社按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53万元及产业发展固定分红比率9.5万元(5年内将给贫困户分红47.5万元)。此外,通过优先贫困户参与务工,共吸引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150多名村民到园区务工,今年1-6月已兑付劳务报酬190多万元。其中:付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共有73、14万元。如:皮明雄1.195万元、向绪政1.147万元、皮业学0.60万元。劳务报酬让贫困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按比例分红、土地流转、务工等解决“怎么带”的问题,确保贫困户有得赚、村集体有收入,稳定脱贫有保障。
小荷才露尖尖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村民创造效益270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联系人:游丛柏 电话:13607365053)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