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顶级茶品的尴尬与出路
试问你手上有多少昔归、湾弓、薄荷溏这种产量稀少、品质绝佳,单片价格超过两千元的茶饼呢?
试问你又有多少在心血来潮后准备将其入仓陈年,期待未来的惊艳呢?
如果三五年后的转化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大失所望,那么你又能指望谁来为你当初的那个冲动决定买单呢?
再弱弱的问一句,你入手时的价格已是如此,若干年后倘若再出手,你认为什么价格合适呢?
如果口感还算不错的话,三千?五千?差不多了吧?但当你扭脸看到另外那些被你存得越来越难喝的“好茶”时,—— 不行!怎么也得一饼两万起!要不然还不够我赔的呢!
好的,尊重你的意见,但我们也会同样尊重我们辛苦挣来的银子,—— 结果是,你的那些所谓的“顶级茶品”,依然静悄悄的躺在你地下室的某个角落里,等待着未来或许永远无法到来的下一次开启。
就算有财大气粗的嗜茶之人,在尝了你的陈年顶级茶后,“这茶不错,跟我现喝的一款有一拼!我那个现在市价五百一饼,你这个我能给到七百。”
“别闹!我这都是顶级的古树春茶纯料!当年新茶的价都要好几千了!何况还存了好几年 … …”
“那跟我没关系,就茶论价,不扯那些我看不见、够不着的。”
你如鲠在喉,却又无言以对,—— 谁让你没给他喝出那两万的汤感来呢。这或许是因为茶品还处于“转化期”,尚未到达汤感表现的峰值;也或许是你的仓储条件还有待改善;再或者您那所谓的“顶级茶”就适合当年喝。
以上种种,就是我们所谓“顶级茶”的尴尬。
“上好的茶,买回家来倒'尴尬’了!—— 这是哪儿的道理?”
是啊,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就是这么残酷。那如何破这个局呢?
其实顶级茶品本身就不是大众属性,面向大众消费市场,不尴尬才怪呢。就算“全聚德”的鲜鸭子当街叫卖,您买回家来也是烤不出“全聚德”那味道的,到了还得落得个“全聚德”那鲜鸭子不好的口实。也不用去给懂行的人解释什么“伯远帖”究竟好在哪里,—— 他们都是识货的。
你有没有发现,之所以人家不愿意接您那两万的价儿,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人家把茶喝到嘴里感觉不值两万呗,—— 直说吧,茶是好茶,您没泡出好来。
倘若泡出好来,那两万自然是值的,但不好意思,—— 不卖!
为什么?因为就算他买回去却泡不出这口感来,同样会感觉不值的,那我又何必卖他呢?五百、八百、一千,一道一道的品鉴式销售岂不更好,即拉低了客人单笔客单价,降低了的消费压力,还能保证其喝到的是顶级口感,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这种“单泡品鉴式销售”将成为那些顶级茶品的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当然,鉴于领品师的冲泡技艺以及环境成本,一泡茶的附加值也是要相应提升的,但对于那口顶级汤感而言,如欣赏一幅顶级的艺术作品,还是物有所值的。
那些还在为顶级茶品的尴尬挠头的朋友们,可以调整一下思路,往这个方向上转一转。
就聊到这儿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