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很多人都想不到!

春节假期到了!

很多人都会喝喝酒,发发红包

放放鞭炮、打打牌......

你可能不知道

这些司空见惯的过年习俗

可能潜藏着法律风险!

劝酒要谨慎 小心祸上身

家庭聚会、朋友重逢,可能会喝喝小酒,聊聊家常。但不管多高兴,饮酒还是适量为宜,尽量不劝酒。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4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未安全护送醉酒者。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小赌怡情 大赌违法

春节很多人放弃了旅行计划,宅家无聊可能喜欢搓个麻将乐一乐,那加一些“彩头”会不会变成赌博呢?这就要看赌资的多少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小编还是建议大家钱越少越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压岁钱 家长无权没收

对孩子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压岁钱了。可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这样扎心的一幕:上一秒钱刚到手,下一秒钱就爸妈收走了。

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此外,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小孩子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
民法典第1188条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比如将别人打伤、磕坏了别人的门牙、毁坏了别人的玩具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本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
压岁钱归孩子自己所有,但是怎么支配,还要跟父母商量,在大额消费上,父母有绝对的发言权。
抢红包 这些人要注意

春节不抢个红包都不叫过年。但如果你是一名党员干部,红包是能随便抢的吗?抢到大额红包该怎么办?

收受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的电子红包,同样适用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干部对于这些红包,坚决不能抢;抢到后发现明显超标的,务必要退还;退红包遭拒的,必须登记上交。

小编有话说

春节假期已到

谨记法律底线,开开心心过春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