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扬手握十万太平军精兵,困守城中,诈降清军时身首异处
晚清时局动荡,洪秀全带着拜上帝教的教徒们扛起反清大旗,很快战火就燃遍了大半个中国,清朝皇帝着急上火,一方面调集绿营分赴前线,另一方面放宽各地自主筹建团练,并支持曾国藩等人练湘军。清政府希望用拳头快速消灭太平军,然而却迟迟不能如愿,于是一边打,一边拉——遇到意志坚定的太平军将领就打,遇到摇摆不定的将领就招降,尤其是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招降了许许多多对太平军十分了解的中底层官员,这些人让清军攻打太平军省了不少力,比如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弟弟李世贤浙江根据地的丢失,就是因为手下出了叛徒。
1862年夏,湘军在结束半年的休整后沿长江东下,并且连战告捷,先头部队很快就抵达天京城下,曾国荃将大营扎在雨花台,彭玉麟率水军停留于天京护城河口,其余一些人马也挑选有利位置驻军。这是太平军第二次攻陷江南、江北大营后再一次被合围,洪秀全在城中着急上火,不断要求李秀成、李世贤等人率兵前往天京救援。
那时,李秀成、李世贤已经分别在江苏、浙江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他们对自己的根据地非常不放心,却又不得不听从命令,只能分别留下精兵强将镇守后率大部队救援天京。以李世贤为例,他手下有18万人马,自己带七万多人前往解救天京,余下十余万人马由李尚扬统领,一共需要守卫县城六座,并且李世贤给李尚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坚持50天,等李世贤回来继续主持事务。
李世贤因向衢州进军,命尚扬回来布置,遂将金花郡汤溪、龙游、武义、永康、义乌、东阳一郡六县交他管理调度,共统率部队十万七千八百人。这年八月,敌人进犯龙游、汤溪正急,天王诏李世贤率军回救天京。世贤将各事交给尚扬,命只要能把龙游、汤溪守住五十天,他即归来。
李世贤走后,李尚扬非常认真地执行李世贤的坚守命令,坚决不出战,苦守城池已经过了月余,眼见着约定的时间就要来了,却只在九月初收到过一封李世贤的消息,此后音讯全无,而城外清军围困日盛,城中粮草眼见着就要用尽,实在是不能坚守到李世贤归来,无奈中李尚扬选择率军突围,可是,每次都未能成功,反而损兵折将。无奈之下的李尚扬向周围其他太平军求助,其余太平军为求自保,不愿意及时赶到,“尚扬叠文苦求,报以'爱打便打,不能催我’”。
这时,李尚扬手下官员彭禹兰为其出了一个主意:向清军诈降,趁机除掉清朝浙江布政使蒋益澧,使得清军大乱,而后内外夹击,我们还有一线生机。李尚扬听罢,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遂决定按此计划行事,而他哪里知道,为他出谋划策的彭禹兰早就暗中投降清军,为他出此计策不是为了杀蒋益澧,而是要李尚扬的命。
叛徒神将彭禹兰已与敌人约降,敌人命先前投降的叛徒李世祥密与彭禹兰定计擒尚扬……尚扬喜说:'好!’而不知中了叛徒的毒计。
那日,李尚扬前去诈降,留彭禹兰守城,蒋益澧一开始假装以礼相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蒋益澧原相毕露,早就埋伏在旁的清军突然冲出,将李尚扬等人抓了起来。彭禹兰得知李尚扬被抓之后,打开城门放清军入城,数日之间,李世贤的根据地一郡六县先后落入清军手中,李尚扬自然也免不了死于清军刀下。
参考资料:陶短房,《天国志》;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