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所以血压高!一张方子,用补药降血压,这才是中医的样子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看到本文题目,你也会觉得奇怪:气血虚弱,人应该十分疲弱,血压怎么会高呢?低血压还差不多,说高血压,太离谱了吧?

其实,这个事儿一点都不离谱,而且在生活中常见。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年纪是42岁。这个人,素来有高血压。而且在最近这段时间,她后头疼痛,晚上多梦,心慌心烦。

对这种状态,此人认为显然是血压高所致。于是,她服用降压药,但效果不太好。

怎么才能让自己舒服起来呢?她思来想去,去看中医。

面对医家,此人开口就说:“大夫,我有火,血压高,你能给我想想办法吗”?

医家仔细诊察,发现这个患者非但没有火象,反而有虚弱之态。

比如说脉象,是典型的微细脉,舌头,淡而有齿痕,舌苔薄白。细问得知,这个人当下手脚还发凉,偶尔浮肿,容易出汗,整个身体觉得特别乏力,精神头不够用,一天到晚像睡不醒一样。

当时,医家就说,你这是气血虚弱导致的高血压。现在要做的,不是去火,而是补气血。

患者一听,觉得不可思议:我的血压都高成这样了,你怎么还给我补气血呢?那样补来补去,我还不得爆炸了?

只见,医家埋下头去,笔走龙蛇之际,书方一首,见——

当归15克,阿胶20克(冲服),生地15克,白芍25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5克,杜仲15克,香附25克,远志15克。

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前后一共用了八剂,血压恢复正常,诸证悉平。接下来,再用3剂,用于巩固疗效。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其中的医家,是吉林杏林前辈王增济老师。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你看看,这个患者,脉象细微,舌淡有齿痕,苔薄白,手足不温,爱出汗,乏力少神,所有这些,是不是都在告诉我们,她气血虚弱啊?没错,就是气虚不足。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讲,没啥好怀疑的。

但问题是,她这个气血不足,又是怎么引发高血压的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也简单。气血不足,意味着气血运行不畅。血行不畅,气行不畅,两者就容易憋在那儿,不动弹,对不对?

气血一旦郁滞,接下来就容易化生热邪。这个热邪,鼓荡气血,冲击脉道,于是就形成了高血压。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引发患者高血压的,确实也是一股热邪。只不过,这个热邪,源于气血虚滞,是郁久生热的结果。

气血虚弱,患者心中、头面失养,所以多梦头痛,心中发慌。郁热扰神,所以患者心烦。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补益患者的气血。患者气血充足,运行有常,体内的郁热就会随之而散,诸多症候自然平息。这就好比高速公路上的堵车被疏通了,司机们的心都痛快了,不再焦虑烦躁了。

好了,既然如此,我们就看看当时医家开的方子:

当归15克,阿胶20克(冲服),生地15克,白芍25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5克,杜仲15克,香附25克,远志15克。

这里,当归、阿胶、生地、白芍用于养血。黄芪、白术、茯苓用于健脾益气。这就是在气血双补。

接下来,用香附理气,令气行血行,用牡丹皮清热除烦,改善患者虚烦的心境,用杜仲补肝肾而降血压,用远志来宁神定志。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当然,我的解说很浅薄,只能把其中最粗浅的部分,呈现出来。

就这样,患者的气血得到补充,周流重新顺畅,血压自然就跟着下降了。

从这个医案故事里,我们可以悟出这么一个道理。这就是,中医辨证,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到底占据怎样的指导意义。

你看这个女患者,有高血压,但中医辨证却是气血不足。你按照什么治啊?你按照气血不足来治,那就要考虑,会不会令血压升高。毕竟,西医的血压问题,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那里,你躲不开,也逃避不了,始终得考虑它。但是,不按照补气血的思路走,家的症候在这放着,作为中医不能视而不见。

这个时候,就看你怎么取舍了,看你是否尊重中医的辨证结果。我想,任何一个铁杆中医人,都会从辨证结果出发来论治。当然,这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

说起来,这种气血虚弱而血压升高的人,在现实中还真不少。我以前就遇上过。她大高个,很瘦,身体在经受一段时间的工作忙碌之后,很不舒服。我本以为她会低血压、胃下垂,谁知道,人家高血压。后来经过辨证,确属气血不足。经过一段时间补益气血的调养,她的状态慢慢恢复如常。这样的例子,还是不少的。

因此,读者朋友,如果你或你的家人,血压高了,按照一般的降压方法治疗,效果很一般。那我劝你去看看中医,是否有气血不足之虞。如果确属气血两虚,不妨用补益之法应对。这不是剑走偏锋,而是实事求是。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务必是经过中医师的反复、细致、准确的辨证。非专业读者,不要轻易盲目尝试。文中所述配伍,作为验方,仅供读者朋友参考、揣摩。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