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在给康熙的奏折上提到:谈判来的远不如打仗来的实在

历史上的姚启圣可不是文弱书生,老炮儿一样的他说出这番话毫不为奇。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可是个名副其实的暴躁老哥。

在当年热播的《康熙王朝》里,姚启圣一副糟老头子坏得很的模样坑完康熙,坑施琅,着实是个谋定后动的老狐狸。但是这个形象是作者二月河强行赋予姚启圣的脸谱。

按照《清史稿》列传四十七记载: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 郊行, 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 夺其刀杀之, 还女子其家。

短短百余字,一个好任侠,报仇不隔夜,还颇有武力的书生形象跃然纸上。为报私仇投效清军,为救女子夺刀杀人,种种件件为我们揭示了姚启圣的真正身份——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在文治上姚启圣默默无名,发迹全靠行伍

虽然在康熙二年,姚启圣就在八旗乡试考中第一名,被授予广东香山知县。但后来他因为擅自开了海禁,跟葡萄牙人做生意,被广东总督弹劾,被判死罪。遇上大赦,他才捡回了一条命。

等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乱的时候,耿精忠攻打浙江,连取温州、台州、处州数城。出狱在家做生意的姚启圣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跟自己的儿子组织了数百人的团练,选择了杰书这根大粗腿稳稳地抱住,并把自己做生意攒的数万两白银全部捐做军饷。因此姚启圣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开始在军伍间展露头角。

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协同陈世凯等人,攻打石塘,将木城焚毁,阵斩众多耿军。之后又随杰书征讨耿精忠本部,逼近福建时,耿精忠投降了。可以说姚启圣全凭军功拿下了自己立身的政治资本。

战后,大粗腿康亲王杰书举荐姚启圣做了福建布政使,而姚启圣也非常给力地将吴三桂麾下大奖号称“小淮阴侯”的韩大任及其部卒3000人给劝降了。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启圣随康亲王收复漳州、泉州。总督郎廷佐上奏康熙称姚启圣与其子姚仪屡获战功,且自掏腰包养军购马、备置甲胄弓矢,康熙皇帝下诏嘉奖,晋升福建总督。

姚启圣人生最大赌局——投笔从戎开始进入收盘阶段

康熙十七年,姚启圣从永福进兵,收复平和、漳平二县。郑锦麾下大将刘国轩等进逼泉州。姚启圣亲率壮士出战,连破郑锦营寨,斩杀其部将郑英、刘正玺等十余人,刘国轩兵败逃遁海澄。姚启圣乘胜追击收复长泰,因战功被进封正一品。十月,姚启圣进攻海澄,连战连捷再败刘国轩。

康熙十八年,刘国轩再攻长泰。姚启圣大败之,先后招降官吏400余名、士兵14000余人。康熙十九年,姚启圣与赉塔、赵得寿和黄大来等人分兵七路合击,破敌19寨并另派遣军队渡海,攻下金门、厦门,招降朱天贵、杨彪等,进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康熙二十一年,姚启圣因攻克金、厦之功,被授予世袭骑都尉,姚启圣位极人臣。

纵观姚启圣其人的发迹史,不难看出,他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实打实的暴力因子,信奉的是马上取功名那一套,所以他说出:“谈判来的远不如打仗来的实在”这种话也就毫不为奇了。

先不说姚启圣这个绝世猛男,坏的很的糟老头子。

就说假如当时统治台湾的是荷兰人而不是郑氏,康熙大帝还能有勇气和动力去“收复台湾”吗?

要知道,假如不是当年国姓爷郑成功力排众议、固执己见,做出前往台湾寻求发展的决策并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台湾被荷兰人已经收入囊中。再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待到姚启圣、施琅、康熙们反应过来,怕不是黄花菜都已经凉凉了。

在这个前提之上,还会有姚启圣的奏折吗?面对海上马车夫荷兰人,还敢于提“谈判来的远不如打仗来的实在”这种说法吗?

想想几乎同期的雅克萨之战后的《尼布楚条约》,康熙帝在领土方面那种宽容忍让的觉悟。

再想想一以贯之的清朝中后期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对国土的漠然置之和乐天知命的心态。

再想想康熙收回台湾后差一点把台湾弃之不理甚至租给荷兰人搞特区经营的未成功执行的思路。

想完后就会得出结论,谈判也好,打仗也好,台湾这块土地是否“回归祖国怀抱”,对清朝统治者实在是一个伪命题。

人家关心的只是那座岛屿上有没有反抗皇清的“中国人”,他们会不会以这座岛屿作为反攻的跳板,即使没有力量反攻,那么他们会不会施加给距离比较近的大陆东南海岸带来一些不服王化的坏影响。

郑经死后,面对金、厦陷落的既成事实,即位的小王爷郑克塽也曾主动递来橄榄枝,恳请对清王朝纳贡称臣,做一个小藩属国。但康熙帝坚决不答应,原因只有一个,你是汉人,三藩削平之前,或许还有的商量,但正因为闹三藩,我才发现你们汉人靠不住。这才是你们郑氏家族的原罪。

至于对姚启圣来说,“谈判不如打仗来的实在”更加是伪命题了。

身为福建总督,假如姚启圣领衔并主导谈判,最终以谈判的方式收回台湾,那将是他独揽的盖世功勋,对此时已经是正一品大员、官拜兵部尚书的姚启圣来说,康熙帝该怎么给他加封还真是一件令康熙头疼的事情,别看你入了旗籍,你不照样也是汉人嘛!

结果呢,人家施琅大将军利用姚启圣教他的方式和所有前期的铺垫,成功攻下澎湖并迫使郑氏投降,而且第一时间向上奏报军功,反被封侯。

你靠着战争发家的战争贩子姚启圣(姚启圣的一部发家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呢?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倒“实实在在”的落了个一无所获,郁闷而死的结局。

施琅的所作所为,倒是验证了打仗的实在,既报了与郑氏的私仇,还私人占据了台湾大片田产,老施家的田租一直美美的收到日本人来了。

除了能给老姚家或老施家的未来带来光明的钱途,给康熙皇帝脑袋上扣着的千古一帝的帽子擦的更闪亮,他们给两岸生活着的人们究竟带来过什么精心准备的政策大礼包?强令迁往内陆的拆迁惊喜是否也能算一个?

那些言必称“打仗实在”的仁人们,一定是忘记了甲午战争失败的耻辱,忘记了丘逢甲们的血性。

想用战争方式解决一切纷争、置同胞或异族生命于死地的勇者们,真该去亲身体验一下一战二战那种人命收割的真实战场,而不是在家里跟随神剧的嗨点零星分泌肾上腺素。

我们看看姚启圣为什么给康熙的奏折上说“谈判来的远不如打仗来的实在”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

康熙时期,是清朝的全盛时期,因为清朝初期,清朝对台湾采取的政策一直是谈判,但是谈了好多年,一直没有结果,主要是因为清朝政府没有坚实的军事实力进攻台湾,到了康熙时期,对台的策略改为招抚,也是进行议和谈判,但是也是没有结果。

终于事情迎来了曙光,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郑经病亡,台湾小朝廷发生政变,姚启圣看准机会,认为此时正是进攻台湾的好机会,于是他给康熙上奏折提到“谈判来的元不如打仗来的实在”。因为经过几十年的谈判,一直没有谈出结果,只能让战争在解决。这样的话,虽然会发生一些后遗症,但是对于统一来说却是好的。

对于谈判来的远不如打仗来的实在的理解

终于在康熙接受了姚启圣的建议,决定在台湾小朝廷出现内讧之际,发兵台湾,为中国统一写上浓墨的一笔,也就是这次统一战争,直接将孤悬海外的台湾正式纳入了清政府的版图。也就是这一次战争,让台湾不再孤立。

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康熙时代,也是同样的道理,经过长年累月的谈判,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最终却没有任何结果,说以只有拿起枪杆子才能彻底的让台湾小朝廷放弃幻想。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追踪热点问题,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