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少吃、多摸、拼命碰、坚决不放炮 ​”的麻将

齐白石老爷子是乐天派人物,一生除了爱美女就是搓麻将了,其实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是麻坛高手,比如古代的江苏太仓的粮仓官员,据说现在各地流行的打麻将是玩法是"太仓麻将"流传下来的,换言之,麻将是古代太仓守粮仓的官员发明的。

历史记载,太仓在古代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大量的稻谷,由于粮食多,麻雀成群结队的祸害粮食,守仓的士兵百无聊赖,于是以打麻雀为乐,上级领导一看,这是好事,应该鼓励,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自制的竹牌记数酬劳。慢慢的这些刻有字的竹牌变成了 筒、索、万等样子。筒的图案是火枪的象形符号。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绳索,是捆鸟雀的,所以一索图案的是鸟,二索上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万,即赏钱。 另外,东、西、南、北为风向,土枪发射时要考虑风。中,即打中,故涂成红色。白,即白板,打空枪的意思。发,即得赏发财。碰是响声词,即砰的一枪。成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赢了叫"鹘"牌。

后来打麻雀就变成了打麻将。这是古代太仓士兵智慧的结晶,他们才是真正的麻坛教父,是真正麻将高手呢。其实麻将的发明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以上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据说明朝的郑和是麻将高手,因为有资料说郑和发明的麻将。郑和七下西洋,海上生活枯燥无味,长期的孤独会导致士兵精神失常,郑和为此很烦恼,有一次海上航行前,他他事先在陆地弄了一些竹木牌刻上字,刻什么字呢?郑和是动了脑筋的,红“中”代表了陆地,迎合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航海的目的实际是宣示大明国威,还有就是寻找朱允文,打的旗号是经商,故竹牌刻上“发”字,以迎合大家的发财心理,发财有大有小,于是有了一万、“二万、“三万直到九万。航海中士兵大多时候吃烙饼,于是郑和想到了,一饼、“二饼、“三饼直到九饼。 遇到风平浪静时,将士们也常捕鱼来改善伙食,于是刻上捕一条、二条、三条直到九条。 船队最关心的是风向,于是竹牌刻上了“东”、“南”、“西”、“北”风。 长年海上航行,最直接感受是四季的变化,干脆就刻上“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四朵花来代表一年四季。

郑和制作完成以后,开船以后,在桌上四个人为一组,然后郑和教会他们如何玩法,士兵对这种简单娱乐工具一学就会,并且都很着迷。也不郁闷想家了,精神头也有了,有时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士兵就问郑和,将军这种东西叫啥名字呢?郑和心想,我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麻痹士兵的精神,让这些士兵不想家,想到此,郑和随口说道:"这种游戏叫"麻将"。郑和的意思是麻痹众将。士兵不明就里,于是把这种娱乐活动就叫"打麻将"。后来,返回陆地,这种东西很快风靡了全国,所以说,麻将是郑和发明的,也是他逐渐摸索出来的,发明者能不是麻将高手吗?

当然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是麻将高手,据说文人苏东坡、李清照等文人都喜欢打麻将,其实那时候不叫打麻将,叫"打马吊",和现在的麻将很相似,其实就是麻将的原型。据胡适先生考证,麻将是由明代"马吊"演变而来的。马吊牌有40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种花色。据说明朝的士大夫和武将都喜欢玩马吊,怪不得明朝灭亡了呢!这正是:『忙忙碌碌苦中求,庄庄盘盘争不休,若是明白攻与守,不知免去多少愁』

民国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很多人都打麻将以消遣娱乐,在中原大战中,各方为了拉拢张学良,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纷纷派人到东北来周旋。其中,蒋介石派来的张群就是一个打麻将的高手,他和张学良手下的将领就是打牌,而且要故意输,打麻将想赢很苦难,但是想输也很难,那就要不断的点炮,所以,点炮也是一门学问,正是张群这种天天爱点炮的作风深得东北将领的喜爱。也为蒋介石最后拉拢到张学良起到了不少作用。

打麻将涉及到的哲学规律,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辨别别人说话的真假,猜测他们听牌的虚实,更重要的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麻将,每一局都不一样,都千变万化,想要胡牌,还要懂取舍,知轻重,懂发展,所以,麻将这门学问大了去了。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