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猛将控涎丹

控涎丹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甘遂去心、紫大戟、白芥子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3g,晨起以温开水送服。我的用法,研细,装胶囊,量病人年龄,身体强壮等酌用。

功用:祛痰逐饮。

主治:痰饮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颈项、股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手足冷痹,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痰呜,多流涎唾等。现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淋巴腺炎、胸腔积液、腹水、精神病、关节痛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控涎丹与十枣汤皆为攻逐水饮之剂,主治水饮内停,形气俱实之证。

从组方分析,前方是由十枣汤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而成,并制成丸剂。白芥子味辛性温,善治胸膈痰浊及皮里膜外之痰饮,与大戟、甘遂配伍应用,则长于祛痰逐饮。改为丸剂,则攻逐之力较缓,治疗痰诞水饮停留于胸膈,而见胸背、手足、头颈、腰胯隐痛等证,历代为治疗悬饮之主方。十枣汤则以逐水作用迅猛的甘遂、大戟、芫花与甘缓补中,培土制水的大枣相配,使峻下逐水而不伤正,其功专逐水饮,其力峻猛。用于悬饮咳唾胸痛及水肿腹胀,二便秘涩者。

老师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始于50年代初,其临床使用颇多超越前贤应用范围,今整理朱师广用“控涎丹”的宝贵经验,以飧同道。

1、博究先贤用灵丹,临床发挥多妙法

朱师深究“控涎丹”方义,临床广为应用,如治疗癫疾,胁痛、颈项、腰背、筋骨牵引灼痛,流注不定,或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绝,偏身起筋块,如瘤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发麻;或自溃串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若漏管;并治瘰疠贴骨,鱼口便毒,一切阴疽。

又深得《赤水玄珠》和《东医宝鉴》《世医得效方》治疗痰涎伏膈等奇症的辨证之法。对李时珍引陈无择用“控涎丹”之论述,张石顽用“控涎丹”之论述,李士材用“控涎丹”治顽疾,王洪绪氏、魏玉璜氏用“控涎丹”治外科顽疾,尤为欣赏。对李梃、王晋三所述的方义更加推崇。

朱师指出:“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能深入经隧曲道之处,荡涤经隧曲道中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证明,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亢进,产生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甘遂入药自神农本草至今两千余年,甘遂为主,古方如仲景之“十枣汤”“大陷胸汤”,张景岳之“舟车丸”,王肯堂之“甘遂散”及三因方之“控涎丹”,以其狼虎峻猛之性攻逐王道之品所不能攻逐之邪,盖药过病所和微不济急,全在医者驾驭之能。

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逐脏腑之水饮,亦能荡涤脏腑曲道之处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大戟根具有刺激性,有毒成分的大戟素及一种赝硷,与甘遂之作用类似。且苦寒下走肾阴,辛散上泻肺气,并横行经脉。

白芥子色白入肺而走上焦、白芥子能深入全身皮里膜外之经隧曲道,荡涤皮里膜外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白芥子含有脂肪油及白芥子甙,杏仁酶等成分,有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并对组织中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尤有殊功。

朱师妙用“控涎丹”有单用,合用其他成药,或配合汤剂,有日服1次,空腹服或食后服,有日服2次,以知为度。如曾治湿性胸膜炎,患者李某,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7.8C,头痛肢楚,继则咳嗽痰粘,两肋引痛,不能侧卧,西药2旬未效,朱师投“控涎丹”日2.2克,每早饭后服一包,并处以“香附旋复汤”为助,3剂服完,诸症向平,继服3剂以善其后。笔者亦遵师法,曾治湿性胸膜炎,大面积胸腔积水众多病例,均获速效。

又治多囊肝腹水合并胸水患者郑某,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7.6C,咳嗽气喘,胁痛。腹水虽不严重,但中西医诸法未消,试投“控涎丹”次服3克,嘱清晨空腹生姜汤送服,配合“香附旋复汤”(制香附10克、旋复花15克(包)、蒌仁12克、苡仁30克、炒苏子10克(打细)、炒白芥子10克(打细)、茯苓12克、旱半夏3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共服10剂。诸症消失,X光、B超复查,胸水腹水均消失。

历年来朱师用控涎丹治疗慢性淋巴腺炎(包括颈部淋巴结核)湿性胸膜炎,急慢性关节炎,骨结核,湿脚气,痰涎壅盛之气管炎等众多病例,其屡屡应手取效之秘在于巧用。

2、审慎辨证分虚实,剂量斟酌分缓急

朱师指出使用“控涎丹在辨证和剂量上要掌握得当,始获满意疗效,必须凭脉辨证,相体论治,权衡活变”。体气虚弱者应当慎用。慢性疾患,如瘰疠、流注、痰核等症,宜少量连续守服,一般每服0.9克,1日3次,守至中病即止,可谓十去七八或配合汤剂疗效更佳。急性胸膜炎,肺炎痰多气促,发热、咳嗽、胁痛、胸水、腹水等急实症,宜次服2.5~3.8克,每日服或间日服,以知为度,如服后隔半天,仍未泄下者,可续服1次。一般首次服后,应见泄下较剧,第二次即无剧泄之象。

对症实,体气尚可,年龄较轻者,如类风湿关节变形之早中期患者,坐骨神经痛之急实者,尤其是形体丰腴,痰湿之体,控涎丹剂量可增至6~9克,服至中病后逐日减量或改为间日一次,临床实践证明,控涎丹配合朱氏“益肾蠲痹丸”久服无副作用,且能迅速纠正关节变形,配合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能迅速缓解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痛重酸木诸症。配合大剂量川草乌煎剂外用浸泡关节变形亦颇有佳效。

笔者历年来遵朱师之法用控涎丹,所治病种、剂量略举如下,以作同道或后学者参考;治类风关节变形早中期控涎丹剂量日6克,分早晚两次服,配合汤药或“益肾蠲痹丸”。治形体丰腴闭经水肿症,控涎丹剂量日3克,配合健脾利水,祛湿导痰,逐瘀通经之汤剂,一般连投5~10剂即中病。

再如治神经性呕吐症(食后),控涎丹剂量3克,配合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汤”一般投剂即效,3剂即诸症如失。治喘咳胁痛,甚或不能侧卧,经年不愈,遇寒加剧,用朱师之“定喘散”配合“控涎丹”剂量日3克,旬日治愈。治形体丰腴,痰湿之体者长期失眠,惊恐不宁,幻视鬼神,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投“控涎丹”剂量日3克,配合“温胆汤”5剂治愈。

治湿浊阻滞阳明,土壅木郁,胸闷胁胀,宗经无主导致青壮年阳痿,投控涎丹剂量日6克,配合“平胃二陈汤”旬日治愈。治外阴异常瘙痒,甚或连绵不止,带下黄秽,投控涎丹日5克。空腹服,配合“龙胆泻肝汤”5剂痒平。10剂后,诸症消失。治阮性孩3岁喉风,痰涎闭喉,喘急抬肩,张口,鼻翼扇动,呼吸困难,气息奄奄,面色青晦,试以控涎丹粉合“猴枣散”0.3克,开水溶后毛笔点灌舌面,半小时吐痰盈碗,续以上法点灌,3~4小时后泄下痰涎较多,继而热退喘平,调理而安。盖上吐下泻,胶痰分消,气机升降复位,诸症即平。以上略举数案,以举一反三,朱师用控涎丹之秘,已跃跃纸上,后学者得此贯通,即可洞中奥窍,适应无穷矣。

综上所述,控涎丹对水饮、痰毒、恶血的排除有卓越疗效,且药价低廉,朱师给吾辈指出了“控涎丹”治疗奇症,急症,慢性病,沉苛痼疾的秘窍。足证朱师于50年代初就索古探今,注重中医学祖传的丸散膏丹的开发,为中医学走出低谷,走向世界鸣锣开道。前贤曾谓一药即是一方,二三味,三四味亦是一方。法度在,一药即可为方。法度失,虽十数味以至数十味亦只谓药。

类似“控涎丹”的名方,古方中屡见不鲜,值此中医严重西化,解体蒙难之际,笔者疾呼,勿使大好良药蒙羞,控涎丹虽属峻猛中药,但药性在天,巧用由我,活法在人,在医之善遣盖用耳。“控涎丹”市售已无,较难购到。笔者历年使用均系自制,用红糖水久煎制丸,炒用白芥子、甘遂、大戟均用生品,不需制用,制丸晒干封存干燥之“可乐饮料瓶”使用10年不坏,堪称奇迹,特公之于世,以奉献诸同仁。

控涎丹之用,本人常年临床实际经验:此药往往起奇效,愈疴疾。忆89年本人治疗胃病的时候,也曾经常常遇见很多患者诉心口窝胀满难受,感觉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刚开始也按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或左金加减或旋覆代赭石汤加减,始终无太大效果!在此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勤读古书,偶阅控涎丹之用,于是买来制甘遂、制红牙大戟、白介子各等份,单研细末混匀再研,蜂蜜炼然后混合上药末,做丸,每丸5克。嘱咐患者晨起空复一丸,告诉患者约半小时后会胃内如翻转小腹稍不适,一小时许必腹泻如水样便,泻3-4次后可以服稀粥一碗即可。次日患者果愈,真良方也!后治数十人均屡治屡愈!

91年因本人治疗胃病有佳效,患者介绍一病人,患者全身肿胀2年余,所有大医院检查都没有查到病因,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加大衣裤,鞋子,很是苦恼。因当时也从来没有治疗过这样的病人,但是根据控涎丹之用经验暂投一粒药丸试用。第二天患者兴高采烈的来复诊,诉昨天泻后全身舒畅,现已可穿以前的衣服,要求再口服。于是又用5粒后用参白术散调理病获愈,此案在乡间传为美谈。

本人以控涎丹治愈过不少疑难怪病,总的经验是用控涎丹可以泻身体十二水,凡水肿、痰瘀、血瘀皆可用,基本不用凭脉只需看患者舌苔,凡患者舌苔红绛、无苔者不可用;凡体虚极元阳不保不可用无其它!另泻后必喝一碗稀粥以补脾胃之气!甘遂、红牙大戟必须制熟才不至呕!切记!现在制甘遂、制红牙大戟已很难买到实乃憾事。

你也可能感兴趣

  • 郝万山:控涎丹等治癫痫
  • 控涎丹治疗痼疾奇症
  • 杂病多痰,痰饮难治?试试控涎丹
  • 杂病泛用控涎丹
打赏赞分享
(0)

相关推荐

  • 134期 控涎丹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至清·王洪绪则称之为子龙丸.<圣济总录>所载"趁痛丸"方药与此相同,时间较陈氏为早.控涎丹由仲景十枣 ...

  • 试服控涎丹及相关应用

    作者:丁瑞丛 读中医典籍,发现古人应用控涎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自己在诊疗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于是就想在合适的时候用用这个药.因为之前没有应用经验,就决定自己先试试,看用了以后究竟有什么反应.用 ...

  • 一个名方:控涎丹

    ‍ ‍<洛医汇讲>有一妙语:"用方简者,其术日精." 控涎丹正合此意.出自南宋陈无择<三因方>,用药三味: 大戟.甘遂.白芥子. 后代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称 ...

  • 控涎丹的制作

    ​按照控涎丹的组成,我买来了甘遂.大戟.白芥子各50克. 甘遂50克5元,大戟50克40元,白芥子50克3元,合计48元. 第一步:打粉,分别进行打粉. 第二步:称量,每味药各15克. 第三步:拌均, ...

  • 肩背疼

     水湿不除,泻终难止,先予控涎丹,再议运中州.以控涎丹一丸(五克)后,再以理中丸善后.本方由十枣汤演化而来,用其治阳萎理亦如此.药用甘遂大戟白芥子.本方治久泻的指征,只要是温补不效,有痰饮见症,苔滑腻 ...

  • 效方:控涎丹,治“痞满”、气鼓。

    王姓患者,年龄50多岁,病"痞满",病已30多年,回忆说20几岁时,有一次正吃饭,因事生了气,从此便觉胃脘连两胁胀,闷,撑(月真),轻时只觉不舒,重时胀闷难耐,二三十年不断的治疗, ...

  • 乱世猛将——控涎丹

    导读小编一口气读完此文,拍案叫绝,好文章!作者沿用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的经验,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很多时候,中医缺的不是好方好药,而是临床辨证之能力和运用"猛药猛方"的魄力 ...

  • 乱世猛将 - 控涎丹治愈疑难杂症的绝世良方

    先行医社 本公众号汇聚千家妙方,十万金方.呈现名家临床验案.秘方验方献方等.传承中医文化,致力于中医人的成长. 75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导读小编一口气读完此文,拍案叫绝,好文 ...

  • 乱世猛将――控涎丹

    体者长期失眠惊恐不宁幻视鬼神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投"控涎丹"剂量日3克配合"温胆汤"5剂治愈.治湿浊阻滞阳明土壅木郁胸闷胁胀宗经无主导致青 ...

  • 乱世猛将——“控涎丹”临床应用心得(精品好文)

    "控涎丹-子龙丸"之妙用 控涎丹,又名子龙丸,由甘遂.大戟.白芥子组成,其性峻猛,能搜肠刮肚,涤荡痰浊,顽痰伏饮之证用之,功效卓越! 某小孩,头额面颊生疮,常流黄水脓液,屡经消炎及 ...

  • 百岁爷爷说:乱世猛将——控涎丹

    导读小编一口气读完此文,拍案叫绝,好文章!作者沿用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的经验,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很多时候,中医缺的不是好方好药,而是临床辨证之能力和运用"猛药猛方"的魄力 ...

  • 乱世,是掌权者的天堂,更是百姓的地狱!(两宋繁华往事145)

    五代,百姓的乱世,武人的舞台. 18岁的赵弘殷,横刀立马,用刀.用剑,用命去拼杀.15岁的四娘子,紧紧地跟在丈夫后面,风雨飘摇.颠沛流离,努力照看和经营着他们的小家. 一个刀口舔血.一个含辛茹苦. 1 ...

  • 马武:最丑最长寿的云台猛将 | 云台宿将

    这哥儿们是云台宿将中最后一个入伙的,也是最后一个归天的.民间传说和戏曲演义中大都将他描写得很丑很狂躁,却又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强.质朴可爱,可谓最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汉大将.他上应二十八宿奎木 ...

  • 元好问:乱世文雄,黄金时代最后一位大诗人,一个文人的家国担当

    曾国藩说:"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然而这样一位大诗人,在大多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却是模糊的,少数知道他的人,也多是从那句千古名句& ...

  • 三国演义中武艺排名前十的猛将,张飞能打败几个,结局会如何

    三国演义中武艺靠前的武将,基本来自于三国二十四名将,如果从其中选出排名前十的猛将,并且不算张飞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吕布.赵云.关羽.马超.典韦.许褚.黄忠.庞德.颜良.文丑. 排名的依据为综合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