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王朝,外戚、权臣、宦官专权轮流上演,谁对皇权威胁最大?
宋朝以前,宦官、外戚、权臣,可以说是历史上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之一,其中两汉以外戚最为严重,唐朝则以宦官最为严重,而权臣则穿插于其中。自宋朝以后,随着皇权的进一步集中,这几股势力对皇权的威胁最终逐渐消失(明朝宦官情况有些特殊,后面单独讲)。那么,这三股势力中,哪个又对皇权威胁最大呢?
自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开始为历朝历代所沿用,然而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到明朝皇权高度集中,中间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而在此期间,对于皇权产生威胁的势力,可谓此起彼伏,不过不同朝代威胁皇权的势力,却又各不相同。
01.西汉武帝前外戚现象较为严重,武帝后有所减弱却又终因外戚亡国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汲取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改为推行郡国并行制,先分封七大封国、八大异姓王,在消灭异姓诸侯王后,又改封刘姓宗室为王。然而,当宗室的纽带刘邦去世之后,皇权又该如何稳固呢?
自古以来,皇帝宗室便是皇位的重要屏障,但西汉初期由于宗室被分封为王,随着皇帝与诸侯王的血脉逐渐疏远,再加上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矛盾的出现,宗室非但无法对皇位形成保护,反而成为了皇权的外在威胁。在“家天下”治理模式下,当同姓宗室不可信的情况下,皇帝所能依靠的力量,便只剩下了外戚。
因此,自吕后掌权重用吕氏众人开始,西汉初期外戚干政现象极为严重,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因娘家无人,干政尚不算严重,但即便如此也是将娘家侄女立为了汉景帝皇后,而之后的汉景帝之母窦太后、汉武帝之母王太后,包括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皆有外戚在朝中担任高职,如窦太后侄子窦婴,又如王太后弟弟田蚡,再如卫子夫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
直到汉武帝时期,随着窦婴被处死、田蚡去世,汉武帝得以大权在握,再加上“推恩令”后地方诸侯王对中央朝廷威胁减弱,汉武帝开始大力整顿外戚干政现象,例如借“巫蛊之祸”削弱卫氏集团,立刘弗陵为储君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
汉武帝后,西汉外戚干政现象有所减弱,期间权臣霍光的崛起算是个例外,这有汉昭帝刘弗陵年幼的因素在内,而当汉宣帝瓦解霍氏集团后,西汉倒是消停了一段时间。直到汉成帝刘骜即位之后,太后王政君的娘家开始崛起,而西汉末年的几位帝王对此全无警觉,结果导致西汉最终亡于外戚王莽之手。
如上,西汉外戚干政呈现出两个特点,汉武帝以前为皇帝重用外戚而使皇后、太后权势增长,而汉武帝以后则为外戚依靠太后上位。而在外戚干政期间,又夹杂了权臣霍光的崛起,一度操持皇帝废立之权。
02.东汉外戚干政现象更为严重,皇帝为对抗外戚而导致宦官干政
东汉由于小皇帝实在太多,导致皇帝亲政之前,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太后为了掌权则又往往依赖于外戚,结果导致形成外戚专权的局面。而皇帝长大之后,为了亲政收权,在对抗外戚之时,所能依靠的也只能是曾经朝夕相处的宦官。于是乎,东汉便轮番上演外戚和宦官专权的戏码。
东汉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开始,此后的东汉皇帝皆为年幼即位,其中最小的汉殇帝刘隆即位时更是刚满百天,其中即位年龄最大的汉桓帝,也不过刚刚十五岁。于是,从汉和帝时期窦太后和哥哥窦宪,到汉殇帝、汉安帝时的邓太后和哥哥邓骘,再到前少帝时的阎太后和哥哥阎显,到梁太后和哥哥梁冀时,外戚干政达到巅峰。
到汉桓帝时,皇帝刘志依靠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等人,诛灭外戚梁冀集团,东汉朝廷又从外戚专政开始进入了宦官专政时期。然而,宦官集团也不是善茬,他们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先后制造多次“党锢之祸”,结果导致朝政败坏,以至于东汉末年政局动荡不安。
如上,东汉外戚和宦官专权,虽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皇帝年幼所导致,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虽然中央集权已经形成规模,但权力却并没能集中到皇帝手中,以至于外戚、宦官很轻松就把持了朝政。
03.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几乎就是权臣的天下
而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由于时局动荡和门阀势力膨胀,权臣对皇权的威胁达到了顶峰,不仅权臣把持朝政现象比比皆是,就连弑君篡位事件也是频频上演。历史上曾出现过40多位傀儡皇帝,这一时期便占据了一大半。
东汉末年,先有董卓把持朝政,后有李傕、郭汜祸乱朝纲,再到曹操独掌大权,皇帝早已成了摆设。而在三国时期,曹魏方面有司马家族独掌大全、曹芳、曹髦、曹奂沦为傀儡;东吴方面则先后有权臣孙綝、孙峻独掌大权。
到了两晋时期,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晋惠帝司马衷完全沦为傀儡,遭受诸王辗转挟持,晋怀帝司马炽也仅仅是司马越手中的傀儡而已。到了东晋,不仅有了“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更是先后诞生了权臣桓温、刘裕,最终更是因刘裕篡位而亡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方面:南朝宋的萧道成,南朝齐的萧衍,南朝梁的侯景、萧方智、陈霸先。北朝方面:后赵的张豺、冉闵,北魏的尔朱荣、尔朱世隆、高欢、宇文泰,东魏的高澄、高洋,西魏和北周的宇文护,无一不是权倾朝野的权臣,而最终终结东汉末年以来乱世,则是北周末年的权臣杨坚。
而在权臣此起彼伏的同时,太后干政事件同样时有发生,例如北魏孝明帝元诩时期的胡太后,又如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时期的冯太后,都曾临朝听政、大权在握。
纵观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之所以诞生了如此多的权臣,一方面源于战乱时期,掌握军权的将领很容易获得权力,另一方面则源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推行之后,诞生的大量门阀贵族,这些贵族门阀对权力几乎形成了垄断。
04.唐朝时期大臣权力分解,宦官开始成为主要威胁
到唐朝时,随着造纸术的改良和印刷术的推行,使得读书成本大幅度下降,寒门学子开始大量涌现,而朝廷为了遏制门阀对朝政的干涉,则开始以科举制从寒门选拔人才,从而打破了贵族门阀对权力的垄断。
此外,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广泛推行,三公彻底沦为荣誉头衔,宰相权力遭到分解,从而避免了大臣对权力的垄断,因此唐朝以后的权臣数量大为减少,同时也降低了外戚把持权力的可能。
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皇帝与臣子之间丧失信任,皇帝身边的近侍则凭借皇帝的宠信,开始逐渐掌握朝中大权,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唐代宗时期的程元振、鱼朝恩皆成为权倾一时的大宦官。
建中四年(783年),“奉天之难”爆发,这次事件中窦文场、霍仙鸣因护驾有功,事后被加封神策中尉,从此宦官执掌禁军成为定制。军权在手的宦官顿时权势滔天,发展到最后,他们不仅掌控着京城的安危,凭借军权更是足以掌握皇帝的生死。
唐朝中后期,随着藩镇割据局面的恶化,神策军已经成为了皇帝的最后安全保证,而掌握了神策军的宦官,便顺理成章的大权在握,甚至直接掌握了皇帝的生死。至于唐朝末期的朱温,那只能算是地方藩镇,已经算不得权臣了。
05.五代十国乱世出群雄,拥有兵权者足以改朝换代
五代十国时期,作为唐朝以来的又一个乱世,由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原因,在这个群雄割据的时代,谁掌握了军权,那么谁就有资格成为权臣,甚至取君主而代之。
从朱温篡唐,到朱友珪弑父篡位,再到朱友贞弑兄称帝,后梁就此亡国。后唐时期,李存勖因郭从谦发动兵变而死,李从厚又因李从珂兵变退位,而李从珂则因石敬瑭引契丹兵南下而亡国。再到后汉,后汉隐帝又因郭威发动兵变而亡国。最后到了后周,柴宗训也被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夺去了皇位。
纵观整个五代十国,仅是五个中原大国就如此混乱,周边小国叛乱事件更是此起彼伏,武将篡权、君臣互殴、臣子弑君、儿子弑父、兄弟互残之类的事件轮番上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军权旁落,而掌握了兵权的将领很容易大权在握、成为权臣。
06.宋朝以后外部隐患基本消除,明朝宦官情况特殊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汲取了五代十国以来乱世的教训,先以“杯酒释兵权”收缴兵权,后以“强干弱枝,分权治理”的原则,有效防止了权臣出现,更是将兵权牢牢掌控在了皇帝手中。因此,宋朝以后,权臣、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基本消失,地方割据势力也不再重现,此后朝廷的主要威胁,皆来自于民间起义。
当中央集权制发展到明朝时期,已经相对较为完善,再加上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解决了近两千年以来的皇权、相权之争,使得皇帝权力高度集中。有人说,明朝不是也存在宦官干政现象吗?实际上明朝的宦官,与前朝大有不同。
明朝宦官的权力再大,也无法超脱于皇权之上,根本原因便在于,明朝宦官权力乃是皇权的延伸。明朝宦官的权力,最初来自于“票拟制度”,由于皇帝工作量实在太大,因此自宣宗以后便将部分奏折交由太监代批,从而使得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掌握了一定决策权,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朝的最终决策权,始终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明朝宦官势力的膨胀,源自于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对立,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但由于“土木堡之变”导致武将集团和勋贵集团损失惨重,导致明代宗景泰年间内阁权力迅速膨胀,原本作为皇帝幕僚机构的内阁,其大学士迅速跃升为百官之首,从而将议政权和施政权全部掌握在了手中,皇权开始受到压制。
随着文官集团的崛起,文官们不仅执掌朝政,更是连皇帝的行走坐卧、衣食住行全部干预,结果导致从明中期开始,皇帝与外廷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为了压制外廷,皇帝开始赐予太监更大的权力,兵权、厂卫统统落入了宦官之手,从而在朝野之中形成了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对峙的局面。
如上,明朝宦官的权力再大,也根本无法压制皇权,而是需要牢牢依附于皇权,无论是批红权力还是厂卫权力,其最终决策权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宦官一旦离开了皇权的支持,就变成了无根浮萍,随时可以被摧毁。魏忠贤权倾朝野又如何,崇祯帝弹指间便可让其灰飞烟灭。
综上所述,外戚、宦官、权臣作为古代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三股势力,要说谁对皇权的威胁最大,无疑是权臣。外戚、宦官权力再大,也无非掌握了皇帝的生死大权和废立之权,可皇位还是逃不出其一家一姓,可权臣就不同了,一旦权力膨胀到极限,可是随时能够改朝换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