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教授:高血压、耐药,乙肝抗病毒治疗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 爱 / 肝 / 微 / 视 /

#7.28世界肝炎日特辑#

本期特邀唐红教授

为大家讲解乙肝抗病毒药的相关问题

目录导航

●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还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服药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或耐药性

●高血压的乙肝患者,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

还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反复发作可能会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在慢性乙肝感染的各个阶段,抗病毒治疗都十分重要。比如一般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减缓其疾病进程,可能会阻止病情向肝硬化、肝癌发展。

即使患者已经发生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所谓代偿期肝硬化,即大众所说的早期肝硬化。如果在早期肝硬化时便给予抗病毒治疗,就可以阻止患者向晚期肝硬化,即失代偿期肝硬化发展

如果患者出现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情就会加重,比如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甚至肝性脑病。即使到了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实际上抗病毒治疗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使病情得到稳定,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的减少肝癌的发生

如果患者到了肝癌这个阶段,只要不是特别晚期的肝癌,抗病毒治疗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患者得了肝癌,但如果能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存活期可以明显延长。同时,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肝癌治疗,比如手术治疗、化疗或介入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治疗以后肝癌的复发或再发

总体来说,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感染或肝硬化、肝癌的患者中,都会发挥它的作用,并且抗病毒治疗越早肝癌患者获得的利益也会越大

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服药

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或耐药性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目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治疗是有限疗程,一般基本的疗程是一年,根据治疗、应答的情况,可能会将部分患者的疗程延长至一年半,甚至更长时间。

我们所说的长期治疗,针对于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目前,抗乙肝病毒的核苷(酸)类似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丙酚替诺福韦。在这几种药物中,目前的指南及临床中推荐的是强效低耐药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丙酚替诺福韦,作为抗病毒治疗的一线首选。

对于以上这几种药物,总体上看,安全性非常好,口服使用非常方便。各类人群,包括重肝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其他并发症患者,以及老年患者,都可以使用。

口服的抗病毒药物,为什么需要患者长期使用?

因为这些药物,目前还无法完全清除病毒,因此患者需要相对长期的治疗,有些患者,如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治疗。

在这个情况下,大家需要注意药物安全性的相关问题,如替诺福韦、阿德福韦,这类药物有可能出现骨肾代谢相关的副作用,引起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障碍,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需要大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对于出现了上述副作用,或是有出现这些副作用风险的患者,需要选用相对更安全的药物,如恩替卡韦、丙酚替诺福韦。

口服的抗病毒药物,是否会产生耐药性?

口服的抗病毒药物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出现耐药。早期的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替比夫定,这些药物的耐药发生率比较高。

目前常用的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这些药物发生耐药的风险非常低。但是大家也不要掉以轻心,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监测

总体来说,目前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安全性都比较好,耐药也非常低,建议慢乙肝患者应进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以达到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高血压的乙肝患者

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慢乙肝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既需要乙肝抗病毒治疗,同时也应考虑降高血压的治疗。

因为如果患者不进行高血压相关的治疗,高血压不仅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它还可能会加重肝病进程。如果存在肝病,也可能影响高血压的治疗。因此,患者既要抗病毒治疗,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应用降高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类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并且有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以产生肝脏损伤

因此,慢乙肝患者在使用高血压药物时,一定前往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尽量使用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的高血压药物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