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的崩坏:大夫篇(3)| 周夷王煮了齐侯以后,齐人做了什么

本文为系列文章。阅读顺序为《天子篇》、《诸侯篇》、《大夫篇》,后文为《医家篇》、《阴阳篇》等。

·

大夫篇

第三节:周王领域

·

周厉王3年,淮夷作乱。

在当时,淮夷的大军对成周发起了一系列攻势,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甚至攻打到了雒邑一带。而周室方面一开始的行动并不顺利,至于作战不利的原因一者与王师的腐朽有关,二者当与投入的兵力有限有关。

面对战况的窘境,镐京方面开始集结更多的兵力用于支援前线。在之后的战斗中,周天子本人亲至雒阳督战,荣伯、晋侯及西六师和成周八师也被投入到了战场。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周厉王13年,总共历时10年,最终靠卿士武公的军队才成功粉碎了敌人。

周室在当时的衰弱可见一斑。

图为周厉王3年至13年平叛战争的大致形式。

如图所示:

黄箭头大致为淮夷的攻势;

红箭头为镐京方面调动的军队,主要来自于成周、宗周及西虢国、荣国、晋国,至于卿士武公的身世不详,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共伯和或卫武公,所指挥的应是共国或卫国的军队。

在平定了淮夷的叛乱以后,周室总该深切感受到了自身实力的低迷。不出意外的话,专利政策正是在平叛战争结束的这段时间内提出,旨在恢复周朝中央的军事力量。

在专利政策实施后的一段时间里,周廷方面的实力应有显著提升,之前不朝的诸侯们都恢复了朝觐,强大的楚国也主动去掉了国内三个封君的王号。

一切仿佛都回到了成康之世的太平。

有关专利之后诸侯复朝一事,根据在《周本纪》中的这一句: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所谓“诸侯不朝”,可见诸侯在之前当是“朝”的,也就是说周夷王一朝之时“诸侯或不朝”的情况有所改善,一直到卫巫师监谤以后又被打回原形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周夷王一朝时“不朝”的那一部分诸侯到周厉王时期一直没有恢复朝周,这里的“诸侯不朝”是指有更多的诸侯不再朝周——但这种可能性我认为很低,考虑到最为桀骜的楚国在当时都有所收敛,其他不朝的诸侯们不可能没有一点表示。

说到这里,又必须引出一个新的话题:

周夷王一朝时“或不朝”的诸侯,都有哪些呢?

·

周王领域:类城邦/部落联盟的臃肿王朝

西周王朝,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分封制奴隶社会统一王朝。

有关西周的“分封制”和“奴隶社会”的性质,我们在之前的章节里也有过一些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节中,我们重点谈一谈西周的统一性。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大一统是从秦代开始的。

那么,在此之前中国就从来没有统一过吗?

或者说:

在秦代以前,那些采用分封制的古王国到底算不算统一国家?

严格来说,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古代王国普遍采用分封制或类分封制的国家制度。如果我们分封视为非统一的话,那么就会得出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再鲜有统一的国家,这样的标准本身就无甚意义了。

话虽如此,但还是存在一些疑问:

诸西周的那些诸侯国无论怎么看都会像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那我们把西周视为统一的王朝真的合适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古代封建集权王朝的顶峰——明朝两朝——来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像甘肃省的一些县或镇,清明两朝对当地的控制能到什么程度?

再比如说,像北京密云一些地理环境十分封闭的村和镇,明清两朝对当地的控制又能到什么程度?

不可能否认,明清两朝对上述地区均有无可置疑的主权及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但实际控制力是否能超过西周朝廷对西虢国的控制力?

说到这里,细心一些的朋友就会发现:

古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力实际会严重受到距离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对于那些位置偏远或地理环境封闭的地区,中央朝廷受制于客观因素或成本因素会允许当地存在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并不影响王朝在当地的主权及政治影响力。

在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回看一下西周王朝的地方系统。

图为西周时期大致的地方系统。

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中并没有对周朝及列国的疆域标有颜色,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领土概念,领地还是点的形式存在——至于笔者经常使用的一类带颜色的地图,严格来说并不严谨,主要是为了直观表现大致范围。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两个点:

一个是燕国,它位于黄河古河道入海口的北部,还肩负着守护东北亚青铜通道及震慑山戎、孤竹的艰巨任务——受制于距离因素,镐京方面最多只能进行一些职能范围上的规定,在具体事务上必须全面放权给燕侯;

一个是周王畿一带的诸戎,它们多位于尚未全面开发的地区,道路系统不可能太完善,土地产出也比较有限——受制于交通及收税成本,镐京方面也着实没有必要在当地建立太有效的统治。

接下来,我们把视野放宽,对比一下世界上同时期的其他古国:

图为大致与西周王朝同时期的亚述帝国。

从图中可以看到,亚旭帝国在体量上与周王畿大致相等,且领土内均有河道及海路联通。

对比亚述帝国可以看到,西周王朝所控制的周王畿实为当时古王朝统治半径的极限,按理说像燕、齐、楚、宋、鲁、随等国不在它的统治范围之下才正常。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确实找到了一些方法将这些地区纳入周王朝的主权范围——这些方法固然看上去不大牢靠,但却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如果我们就凭这一点把西周王朝视为“非统一”,显然是不公平的。

说到这里,我们来重新梳理一下西周王朝的地方系统:

镐京,为王朝的心脏,周王室及朝廷的主要所在地;

雒阳,为王朝的副中心,在处理一些特殊事务时诸朝廷会移至此地,比如接受诸侯的朝觐等;

周王畿,为王朝的核心地区,由大大小小的邑组成,一部分由当地民众结社自治,一部分由王朝重臣挂靠于此,即“采邑”;

诸监国,为朝廷统治的延伸,用于管控敏感地区,使王朝的控制力进一步延展并深化;

诸侯国,为朝廷在一些战略要地上设置的永久性军事单位,以震慑及征服为手段进一步延展周王朝的统治力;

方国,为周王朝建立以前就以存在的政权,通过承认周王朝的主权以换取一些利益,比如安全上的或经济上的——另外,有些方国因为种种因素变得又像方国又像诸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楚国。

从以上内容来看,西周王朝表面上确实很像一个城邦/部落联盟国家,但内核上依旧是一个颇具集权性质的国家。相比于真正的城邦/部落联盟来说,它的组织更为紧密,权力更为集中,主权更为明确——表面上看它并没有具体的领土范围,但在实际上又有一个不规则的模糊范围。至于这一范围目前还没有太合适的名词,在下文中我们暂且称之为“周王领域”。

对于一个公元前11世纪到前7世纪的古国,周王领域着实过于庞大又过于臃肿。正因如此, 时人将整个周王领域分成了两部分,即:

诸夏和蛮夷。

所谓诸夏,粗略来说就是周王朝设立的地方系统,包括周王畿的诸邑及诸侯、诸监;

所谓蛮夷,粗略来说就是非周王朝设立的地方系统,主要是方国,其中不乏一些社会组织力程度比较高的政治实体,比如淮夷诸国和楚国。

显而易见,诸夏对周王朝的认可程度当然会远超过蛮夷,周王朝对诸夏的信赖程度自然也会远超过蛮夷——这就解释了淮夷为什么会频繁作乱,楚国又为什么常和朝廷发生一些冲突。

前面说的有点啰嗦,但确实是有必要的。在大致讲述完西周王朝的地方系统以后,我们来回到本节提出的核心问题:

周夷王一朝时“或不朝”的诸侯,都有哪些呢?

毫无疑问,诸如楚国、徐国这类有点像诸侯的方国应当在其中。至于不朝的原因,可能有主动的因素,比如开始轻视周室或者自身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也有可能是被动的因素,比如在朝中被政敌排挤导致朝觐受阻,于是干脆就不朝了。

那么,除了这些有点像诸侯的方国以外,真正的诸侯有没有不去朝周的呢?

·

专利下的楚子尊王

大约在专利政策的红利期阶段,楚子熊渠由于担心被周室征讨所以主动去掉了三个儿子的王号。按正常逻辑推断,楚国应当会积极恢复朝周以表恭顺——至于具体是否进行了朝觐目前还没有任何文献或文物可以佐证——即使没有的话,大概率也是被周室拒绝以示恐吓再或被政敌阻挠所致,假若楚子有胆量不朝的话着实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地给封君更改尊号。

有关楚国与周室的关系细究起来非常有趣:

楚国原为商王朝的方国。在周文王时期倒向了周室。武王伐纣时期,楚国在荆山一带大肆扩张,想来牵制了商朝在南方的一些军事力量。管蔡之乱时期,楚国可能站错了队,最终只能以一种卑微的姿态出现在岐阳之会(见杨宽《西周史》)——也不排除楚国并没站错队, 守火炬只是因为礼法因素。在管蔡之乱以后,楚国和周王室的关系还不错,周公旦在遭到政治迫害时就去往了楚国,楚子本人也在周廷任职,当时楚国应当是周室在南中国最为器重的力量。至周昭王时期,周廷因为某些原因对楚国产生了敌意,楚国与周室的关系恶化,周天子本人最终也死在了伐楚的战争当中。周穆王即位以后,楚国和周室的关系大概又修复了,在镇压徐国叛乱的战争中周室正是靠楚国的军队才粉碎了敌人。可等到了周夷王时,楚国在发现周室无力约束诸侯的时候,它开始违背周廷的意志,在南中国地区大肆扩张,并以身为蛮夷为由给国内的封君加以王号。等到周厉王一朝时,楚国又老老实实地把王号去了。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处有趣的细节:

楚国之所以会在周夷王一朝时如此胡闹,是因为当时诸侯已经“或不朝,或相伐”,也就是说之前就有相当一批诸侯胡闹。

那么,这些胡闹的诸侯又是谁呢?

嫌疑最大的就是齐国。

齐国为周国最高军事长官太公望的封国,一直以来也是周廷在东方最为仰仗的力量。在周懿王一朝时,周室正是调遣齐国的力量去征讨东夷。可到了周夷王一朝时,周廷以纪侯诬告为由烹杀了齐哀公,此举似乎有意挑拨齐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其中也有敲打这一东方强国的意思。在残忍地处死了齐侯之后,周廷另立了齐胡公。不过,齐人并不接受这位新的齐侯,他们杀死了齐胡公令立齐献公,还把齐胡公的子嗣悉数驱逐。联想一下的话,齐献公在上台后大概率还是会派人朝周以换取周室的承认,不过周室大概率不会予以承认,假设此说成立的话,齐国之后就不开可能继续朝周了,而且还有相当大的概率会以武力手段报复纪国——这么一看,“或不朝,或相伐”所指的有可能就是齐国。

那么,除了齐、楚以外还有哪些诸侯国也有嫌疑呢?

图为当时主要诸侯国的大致位置。

如图所示:

黄圈为西虢国、晋国,这两国参与过周夷王平定淮夷的战争,可见应当是一直朝周的——大国尚且如此,周边的小国肯定也不敢乱来;

紫圈为燕国,该国孤零地守卫着周王朝的北疆,想来周室本来也太不会对其在朝觐方面有太多的要求,所以本来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白圈为齐国及周边的主要邻国,如果齐国不再朝周的话,周边小国未必敢和它拧着来,紧邻的鲁、宋、卫等大国多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尤其宋、鲁在面对淮夷的躁动极有可能产生自保的倾向;

红圈为楚国及周边的主要邻国,申、随两国的立场想来很有意思,由于与楚国存在天然的矛盾冲突,该国大概率会利用朝廷打压楚国,不过受制于军事上的压力可能会以各类理由推脱朝周是的供奉,至于在平定淮夷的战争中也不大可能出动全力。

粗略分析完了在周夷王一朝时有哪些诸侯大概率停止朝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诸侯会在周厉王一朝时又重新朝觐。

楚国的因素比较好理解。由于楚国和周室的关系本来就不太融洽,楚国在看到周室重振雄风之时当然会担心遭到征讨,表现出恭顺的态度也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强大的楚国都带头了,周边的小国也就会随之效仿,进而牵连整个南中国。

假设齐国之前真的出现不朝之举,它当然能想到本国海盐业务在专利政策中的重要价值,更清楚只要周室腾出手肯定会来收拾自己,那么现在要做的自然就是给齐胡公之死和之前不朝编出一堆理由然后赶紧找机会朝周,其他东方诸侯也只能效仿。

截止到此位置,我们也就能再度印证之前的一个重要结论:

西周王朝衰亡的核心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它自身出现了问题,与诸侯是否离心并不必然的关系。所谓“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这一说法只是秦朝初年秦廷为了否定分封的政治语言。诸侯的离心应是周室衰落的结果而非原因,至于周室的衰落归根结底还是在周室和朝中的采邑主们身上。

不过,此时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假若周王朝自身出了问题最终导致了毁灭,是否能通过诸侯勤王来实施重建呢?如果可以的话,采邑主又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至于虢公、荣伯这样的人究竟扮演者诸侯、诸监还是采邑主的角色?

·

下一节:

覆灭与中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