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文馆‖肖伟杰《骑鹅旅行记》读后感评析
《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yd书房jh校区 肖伟杰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著作。拉格洛夫在三岁时双腿麻痹不能行动,那时祖母给她讲故事便使她心灵上得到了安慰。她后来经过努力终于写完了《骑鹅旅行记》①。
《骑鹅旅行记》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个聪明,活泼,淘气,不爱学习,爱欺负小动物,还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因作弄小精灵,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小,能听懂动物的语言的小人儿。一次意外,他被家里的大白鹅带上了天空。于是,他骑在鹅背上,和大雁一起观赏奇山异峰,秀丽风光,学习了许多地理历史知识,听了许多美好的传说,也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在漫游中,他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了机智勇敢,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②,当他重返家园时,他已经不仅变成了一个高大神气,而且成了一个刻苦耐劳,机智聪明,温柔善良的好孩子③。
这本书让拉格洛夫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④,也让我们认识到,要人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要有刻苦学习知识的精神,虚心向别人学习,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它使我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心⑤。
今后,我要多多阅读这样的优秀童话作品⑥。所以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一看,这是一本好书!
评析:这是小学4年级学生的读后感,学习作文一年之后达到这个水平,不算很好。
一、句①很好,介绍作者身世,以及本书的写作。简单明了,直截了当。
这里我们提一个小建议:如果把句④也放在这里一起记叙是不是更完整?直接接在句①后面。而且这份艰苦努力挣得的巨大荣耀(注)与自幼残疾的苦难放在一起,更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不是更有冲击力?使得文章更显波澜壮阔。
二、句②不好,我们在前面欣赏陶奕辰《自我介绍》的时候讲过一个观点:列举事例的时候,可以多罗列几个名称,也可以重点刻画一个故事(场景)。后者重点刻画更容易给我们留下清晰的印象。可惜,这里没有写出来“漫游中”的精彩故事,使我们对主人公转变成“好孩子”缺乏信服,也就是说文章没有力度,再简洁一点说,就是“空”。
三、句③怎么读也不太通顺,我们给出三种修改方式,请大家参考:1、“他已经不仅变得高大神气,而且成了一个刻苦耐劳,机智聪明,温柔善良的好孩子。”2、“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不仅高大神气,而且刻苦耐劳,机智聪明,温柔善良的好孩子。”3、“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大神气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刻苦耐劳,机智聪明,温柔善良的好孩子。”
4年级,阅读量还是偏少,所以语感不太有力,写这样的复杂句子当然吃力,我们建议他多写简单明了的完整短句子,打好基础,然后再图提高,所以袁老师在这里明确提倡句③这种造句类型。当然了,他偶然的尝试还是值得点赞一下的——只是不要刻意为之了,毕竟作文之路还长着呢,将来有的是机会尝试。
四、句⑤怎么证明“我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心”呢?
五、句⑥没有说明“这样的优秀童话作品”标准是什么?
仔细想一想,没有证明的东西,可能是假的,没有说明标准的东西可能只是说大话。我们听到成年人人群中有批评“假、大、空”的说法,那么什么是“假、大、空”呢?其实“假话、大话、空话”离我们并不远,这个句⑤句⑥(再加上句②)就是案例。
刚刚开始学习写作,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做到呢?没有好办法,没有所谓“捷径”可走,我能建议的就是要多读书——只要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坏书”就可以看,阅读多了自然就会有自己的鉴别力(那时候“坏书”也可以拿来看看)。
注:西尔玛·拉格洛夫(瑞典)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