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健脾用好这个方法!
参苓白术散为千古名方,本方为脾虚之证而设,可广泛应用于证属脾虚不运、脾虚内湿、脾虚正衰的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疾患。
参苓白术散新解
名称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
方剂组成
人参(去芦)、白术、白茯苓、甘草(炒)、山药各2斤,莲子肉、桔梗(炒至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1斤,白扁豆1.5斤(姜汁浸去皮微炒),为细末,或制成小丸。
源流发展
本方出于《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实为益气汤的加味方。两方都是该书的著名方剂。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有所发展,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如《医方集解》以本方加陈皮治脾胃虚弱兼气滞或痰多之证。现代作为调理胃虚弱而兼湿的常用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性能效用
本方为补气剂,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用。重在健脾,其次益气,不仅调理,且治大病。药性中和,甘温而不燥不热,淡润而不腻不寒。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胸脘满闷,功效尤为显著。
方义分析
本方由益气汤加山药、扁豆、莲肉、苡仁、砂仁、桔梗等药组成,用以增强四君中的苓、术的健脾胜湿作用。方内各药多属甘温甘淡之品。味甘入脾;温能散寒祛湿,健脾燥湿;淡能淡渗利水;甘温益气,甘淡育阴。
白术、山药、扁豆、莲子、砂仁健脾化湿,和胃理气;茯苓、苡米健脾渗湿;人参(党参代)、甘草益气补脾;此外,山药、莲子、苡仁尚有益肾之功,故本方实为健脾扶正之良方。
药理作用
补气益气、和胃渗湿。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大致相当于健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利尿、止泻。方内的一些主要药物,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苡仁等是分别具有以上作用的。
临床应用
本方为脾虚之证而设,可用于证属脾虚不运、脾虚内湿、脾虚正衰的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疾患。临床应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胃纳减少,食后腹胀,或吐或泻,胸闷不舒,口淡或口甜口粘,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舌苔薄白或白腻薄黄,脉虚缓,或细濡细滑。
1、营养不良
偏食是小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其表现有二,一者偏食一类,二者偏食零食。此多由食伤脾胃所致,余常以参苓白术散治之取效。
例:郑某之子,7岁。该童家庭条件较好,常随欲所食冷饮点心之类,而正食不食。长期以来,家长顺其性,使其偏食成弊。时值学龄期,该童面黄消瘦,发育不良,与健康儿童差异明显。家长苦于其中,找余与治。
余献两法:其一,教育家长正确爱子。若从其弊,往往“爱”而“害”之,嘱其零食有度,正食五谷。
其二,令其服用参苓白术散每日一袋,入蔗糖少许,以开水溶服。以月为期。家长遵余训,两法治之,不日小儿饮食正常,面色红润,形体渐丰。2、肠结核例:魏某,男,33岁。患者婚前有肺结核病史,婚后一时期常便秘、腹痛,渐而腹痛腹泻不止,多法治疗,均开始见效,渐渐无效。西医诊为肠结核。诊见:面容萎黄,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大便溏泻,一日二三行,脐周腹痛,便后不减,触其六脉细而缓,舌淡白、苔白。以参苓白术散加味治之。处方如下:党参15g,甘草6g,薏苡仁15g,砂仁6g,桔梗6g,扁豆12g,莲子肉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川贝母9g,煅牡蛎15g,夏枯草30g,五剂,水煎服。
药后便溏明显减少,精神渐好。继服五剂临床症状消失。嘱其继续服用参苓白术散,每日两次,每次6g,服半月。并嘱其长期服用异烟肼半年,以巩固疗效。
3、五更泻五更泄泻是脾气不运,肾阳不足所致。余常以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9g,吴茱萸6g,附子3g治之即效。
4、肺气虚弱
大病渐愈,常有短气、肢软、恶风自汗、食少纳呆,以参苓白术散加玉屏风散治之,既能促进体质恢复,又可防止感冒。
肺结核初起,低热、自汗、体倦纳差、时有咳嗽、脉细者,可以参苓白术散加泻白散治之,疗效很好。5、疾病的恢复期
肾病、结核病、溃疡病、肝炎等病,经治疗病已大安,唯食欲欠佳,神疲体倦,常以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培补后天之本,可使体质尽快恢复,促使该病早日痊愈。
剂型用法
原来用法:研为细末,每服2钱,枣汤调下,日服2次或3次;小儿剂量按年龄酌减。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日服1剂,两次煎服。
亦可作丸剂或散剂服用,日服2~3次,每服3钱。
注意事项:
一、副作用:本方一般无副作用。
二、禁忌症:本方稍偏湿燥,阴虚火甚者宜慎用;气阴两虚,或阴虚兼有脾虚者,临床需要时仍可酌情应用。
三、替代:方中人参均用党参或太子参代替。
加减化裁
一、集解参苓白术散(《医方集解》):由本方加陈皮一味组成。用于脾胃虚弱兼气滞不调或咳嗽痰多者,尚能补肺之虚,理气化痰,对肺损虚劳,在“培土生金”法中,又为常用的一条主要方剂。
二、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名资生丸,由本方加藿香、橘红、黄连、泽泻、芡实、山楂、麦芽、白豆蔻组成,治妊娠3月,阳明脉衰,胎坠。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