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鼓励,对孩子有多重要?


我们经常说要鼓励孩子,要肯定孩子,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去鼓励,更不知道为什么父母的鼓励对孩子有这么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清楚鼓励孩子的是谁?

如果我们自己是一个不敢积极应对困难,甚至一直逃避问题、并且常常怨天尤人的形象,那我们对孩子的任何话语都不具有鼓励意义。

孩子也会观察父母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作为父母,自己是怎么做的很重要,这也是一种榜样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鼓励跟夸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可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他某个得到很好印证的点,就会夸奖。

比如孩子考试考了100分,父母就会夸孩子很聪明。那如果孩子没有考到100分,会得到这样的夸奖吗?

所以我们经常发现父母非常功利化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这里指的是套路自己的孩子,缺少真诚。

很多时候,父母是为了夸奖而去夸奖孩子的。这种情况,父母往往难以看到孩子真实的状态,同时自己也无法以真实的状态去对待孩子。

比如,孩子利用休息的时间把家里打扫整齐,父母认为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随口就夸孩子长大了、懂得为父母分担了。

孩子在这种模式下成长,很快就能意识到父母是在套路自己,而非发自真心夸奖孩子。到后来,父母的任何夸奖对孩子来说不过是苍白的语言。

更有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只是为了引出背后的不足。比如,我遇到的这位妈妈,经常夸自己孩子很聪明,很有天赋,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有好成绩。关键是接下来妈妈的批评随之而至,开始指出孩子的各种问题,比方学习态度不好,专注力不够。

到后来,那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你不用夸我了,我知道你夸完后就会开始指责我。这个过程中,妈妈其实是没有看到一个真实的孩子。

而鼓励的先决条件是我们能看见孩子真实需求与感受,然后去承认这个事实而非否认。

我们会发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去沟通,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时期的孩子是特别敏感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孩子去处理,比如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的成长、学业压力、社会化人际关系,甚至是对于未来的思考。

如果父母看不见孩子的真实状况而选择表达不满跟指责,那孩子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而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所以父母更不知道该怎样去鼓励孩子。

其次,鼓励是分离的产物。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其实是指向分离的,所以这里所说的分离是指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跟父母之间是对等关系。父母遇到的问题可能孩子也会遇到,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父母也经历过。

当我们可以真正意识到我跟孩子是两个独立个体时,才会设身处地为对方思考,鼓励才会发生。

最后,当你能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时,鼓励才会发生。也就意味着你知道自己的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甚至没能达到你期望的样子。

正因为孩子存在着不完美,会感到无力,会想要逃避,或者放弃,所以更需要父母去鼓励孩子。

那父母到底是在鼓励孩子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要满足自体需求,而这就是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地方。

这里的自体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镜像自我,即我在你眼里看到你对我行为的反应所形成的自我概念。

比如在婴儿时期,当孩子看到妈妈脸上满是笑容时,镜像自我就在发生,也就是妈妈充当了镜像功能的作用,在妈妈身上得到我很好的反馈。如果孩子在摸一个东西的时候看到妈妈脸上的笑容逐渐凝结,孩子就知道这件事是不能做,就会停手。

第二方面是理想化自我,很多人在成年以后,很需要他人的褒奖与认同,因为在这种情形下面,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舒适的。

比如,父母看到孩子有小小的进步,立刻就会给予肯定,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成绩,都会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比如,大一点的孩子需要赢的感觉,那么在与父母的游戏对决中,当孩子发现自己可以赢过父母,那一刻孩子会非常开心,而这就是孩子的理想化自我。

第三方面是另一个我的需要,是指在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人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能够懂我的,就如世界上有另一个孪生的我,知道我的所思、所想、所虑。

当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进行鼓励,其实就是在满足孩子的这三种需要。

比如你走路摔了一跤,你看到父母没有露出着急、责怪的表情,而是很淡定,很有力量的表情。你是不是能从父母身上感受到一种踏踏实实的支持性感觉,而且你也觉得自己很淡定,很有力量,这一刻你的镜像自我需要被满足了。

你的父母没有责怪你摔跤,没有一股脑儿地让你觉得摔跤是一件很羞耻很糟糕的事情,而是给你支持的力量,这是你理想化自我需要的满足。

而另我需要的满足则是父母在你摔跤时能够感受到你很难过,并且相信你可以很快解决这个困难,最起码,你不是孤单的,你的情绪父母能够感受到。

所以真正的鼓励,实际上是完成了孩子的三种需要。而夸奖、责怪或者期望下面,孩子的三种需要都得不到。

如果在成长初期孩子从自己的父母或者重要的生命客体那里得到三种需要的满足,那么孩子会把这种模式移植到其他人那里去。所以哪怕孩子在遇到一些挫折,他内心中间是有力量去支持自己去做得更好。

因此,父母的鼓励对帮助孩子获得三个自我需要的满足、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稳定且完整的自我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除了这三个孩子成长中间最重要的自我需要,我们还可以提升和满足孩子其他一些需要,比如效能需要、对抗的需要等等。

如果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鼓励,那这个孩子是无法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每个孩子都有受挫、遇到困难的时候,并且可能会因为这些挫折怀疑自己,这一刻的孩子才需要更多的鼓励。

那应该怎么做?

首先,鼓励意味着父母承认和接纳了孩子的不足,同时也表明了父母的态度,而不是一味责怪孩子的不足,更是表明了父母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

其次,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得到的鼓励会给我们一种支持,并给到孩子一种最基本的能量,储存在内心里。在孩子感觉到无力、甚至是绝望时,会获得帮助。

最后,鼓励是一种陪伴的方式。在孩子受挫或者获得成就的时候,他们是需要有一个陪伴者去共情、去鼓励,这种陪伴会让孩子感觉到身边有人、有支持。

比如,我的一些来访者会发邮件感谢我,我也会给他们鼓励打气。这是一种鼓励他们去求助、去跟我们沟通并建立链接。

无论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孩子的支持者、鼓励者,去理解并接纳孩子这个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简介:
胡慎之,关系心理学家。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向日葵心理咨询创始人。

中国心理服务机构联盟副主席。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顾问。

20年的咨询实践,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


【新春大福利】

如果远在他乡的你也有遇到类似的困惑,

(0)

相关推荐

  • 孩子不夸不优秀,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夸?其实是个技术活

    当了爹妈的人,哪一个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未来有所作为?为此,胎教早早上演,孩子一出生又加了许多的早教课.当然,家长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教育的真正技巧不是传授,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如果我的 ...

  • 你不当的做法让孩子变的脆弱

        安徽第三小学,一位六年级女生在考试中突然冲出学校,然后,从附近一小区的18楼跳楼身亡.跳楼的原因是被老师误认为她在考试的时候作弊了.     香港一所小学一名8岁的小学男生,因为上课不专心并不 ...

  • 父母只“鼓励”,孩子更痛苦

    知乎上有位妈妈发帖,表达了对孩子情绪的担心. 原来,女儿给她写了封信,哭诉着自己的痛苦,因为学业和家庭的压力,就快坚持不住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缓解. 因为家长经常鼓励她,不断地打鸡血,或是苦口婆心劝诫 ...

  • 【圆梦工场】孩子逐梦的动力源——父母的鼓励

    小编的话 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感恩父母,感念成长"主题家长会今日正式登场,[圆梦工场]今日再展风采--张豪铄.吴可娴两位同学的父母给孩子们的信.豪铄父母的信,展示豪铄在一中众智 ...

  • 孩子最大的底气,来自于父母的鼓励,请家长别吝啬

    小玲有个八岁大的儿子,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但自己家的孩子却内向的不得了,根本就不会和别的孩子交朋友. 小玲平时就和我抱怨,说道:"我家孩子性格太内向了,根本融不进其他孩子的 ...

  • 家长课堂:父母怎样鼓励孩子多体验读书的乐趣

    家长课堂:父母怎样鼓励孩子多体验读书的乐趣 如果你的孩子发现读书是一种顺利而且有趣的体验,那你更应当在他心中植入读书的欲望.你应该每天或至少每周数次念书给孩子听,并形成定时读给他听的习惯. 选择有趣味 ...

  •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逼孩子读书

    你听说过作家冯唐读历史的故事吗? 他立志要读完二十四史,可是中国的史书都写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 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 史书前面总是会有背景知识,他每次看完背景知识,就把自己想象处于那个背景中的皇帝或 ...

  • 被父母吼大的孩子会有3个“缺点”

    第一,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冷静,心平气和的跟孩子交流,而是一味的用吼孩子的方式责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耳濡目染,也学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问题,性格会变得十分暴躁,有一点小事儿都会大发 ...

  • 孩子16岁前,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六件宝贝

    孩子16岁前,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六件宝贝

  • 不懂绘画的父母也能给孩子绘画启蒙

    不懂绘画的父母也能给孩子绘画启蒙

  • 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坐电梯更安全呢?

    福州一个13岁的男孩,在乘坐电梯的时候,因为电梯出故障,小男孩在电梯内自救,可惜不幸的是,自救失败,最终不幸身亡.虽然这次事件,是因为电梯年久失修导致的悲剧,但是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乘坐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