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小说)

      同事这几天的脸蹙得像个老南瓜,一打电话就像个老妈子一样的絮絮叨叨他遇到的烦心事儿。
      原来,他老婆的一个闺蜜是跑保险的,前些年整天缠着他们,给儿子办了一份教育保险。据说是分红型的,娃考上大学了就可以取。
      今年高考,娃考的争气,653分。他俩高兴的啥一样的,见了人脸上的笑容里都能渗出了蜜汁。
      成绩下来那天晚上,他跟老婆说,联系她那个闺蜜把娃保险的事儿问一下,已经到期了,刚好用上。她老婆性子急,顺便就打电话问,结果那个闺蜜说是要等到娃六十岁了才能取。怕他们不相信,还把合同拍照给发了过来。
      白纸黑字,闺蜜说的没错。他俩给整傻了:当初办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啊,说是娃上大学了就可以直接用,就当是给娃存钱呢。否则的话,他们才不会办了:娃六十岁,他们俩自己早不知道都跑哪里去了呢。
      当时,闺蜜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她还能害他们么?出于信任,他老婆把钱直接给闺蜜,合同都是闺蜜给代签代办的。每年,闺蜜都会来个提醒电话:“该缴保费了。”
      老婆就给转过去。十几年了,他们从来都没有细问过。如今娃考上了,估摸着够娃上学的费用了,才想起来的。
      闺蜜的话让他们吓个激灵。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赶忙去保险公司咨询,人家经理手里捏着合同,逐条跟他们说道,拿不软不硬的话把他俩批驳得体无完肤。老婆的脸给气成了黄花菜,他的脸给气成了红薯叶。
      ——要不是娃考的好这喜事儿垫吧着,他俩肯定都得进神经病院了。
      昨天晚上,他约了几个好友,拉着我去外面溜达,说是要好好坐一坐,跟大家倾诉了压抑在心中的郁闷。
      “天气凉爽,咱们找个露天烧烤摊好好聊一聊。”他们说。
      “你给咱找个地方?”他知道我吃饭比较挑剔,把这任务交给我了。
      聊天还可以,吃饭的地方我还真不太了解。突然想起来一个哥们儿四五月新开了一家烧烤店,环境清雅,说是叫我随时去,给我们试营业优惠,能介绍朋友照顾一下自己的生意更好。
      这哥们儿是个生意精,在社会上泡得圆溜溜的,就像灯笼,浑身都是心眼儿。不过,对我还一直不错,比较交心:我不求他办事儿,替他帮点小忙,他也是真心实意地感谢,跟老婆娃经常在我这里坐。
      “那好。”大家商定好,就开车出发。
      哥们儿的烧烤店沿山临河,我们坐在二楼阳台上,还真是不错的享受呢。我们四五个人散漫地坐在那里,吹着凉风,停着流水,放眼环视近晚山涧的翠绿,真有畅叙幽情的冲动。
      他们要了烧烤:一斤牛肉,一斤羊肉,半斤腰子,半斤脆骨,还有些烤茄子、烤韭菜之类的。啤酒是先提两打,不够了继续。我吃的是单独的:一盘凉黄瓜、一盘糖拌西红柿、一盘凉拌绿菜,喝的是凉白开。
      同事就像个祥林嫂,又把自己的遭遇跟大家学说了一遍,听得那几个正在牛饮一样灌啤酒的脖子一梗,啤酒沫子四溅:“这狗的标准叫杀熟嘛!”
      “我也遇到过。”一个狠狠地咬了一串烤肉,“先是给老人办了个保险,现在还缠着叫给我们俩也办呢。把人能愁死了:整天坐家里给你讲,让吃饭不吃,想叫走也不走。”
      “保险本来是个好事情,叫这伙儿把人弄得不怎么相信了。——先是熟人,再是自家亲戚,挨个过呢。”
      吃点喝点,喊会儿唱会儿,同事的情绪逐渐恢复过来了。他拽着我的胳膊说,“哥,活了四十多岁,知道了个名词叫'杀熟'!”
       夜到深处,月挂山尖儿。
       叫算账的时候,老板哥们儿出去了还没回来。烤肉凉菜和啤酒(两打),服务员说,一共685元。
      “老板走的时候叮咛过了,说是熟人,叫一定把零头抹掉,开680!”
      我一听,舌头差点儿给吸进肚子里。一斤烤肉80元也算不了这么多啊。这家伙,地方是我负责选的,还说是熟人优惠价给我们算呢。这是把哥们儿当牛宰啊?
      我正要打电话质问,同事偷着拽一下我的胳膊,还喷着酒气爬在我耳朵跟前说:“杀熟,杀熟!”
      回来的路上,我感觉自己像被牛一样宰杀了还难受。同事买了单,他还倒像中了六合彩一样喜滋滋的,嘴里还嚎叫开了流行歌:“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乒乓球初级爱好者,写作初级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