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粗粮,竟会惹来2大麻烦!家家都有的“五谷之王”,这2类人慎重吃!

说到粗粮,大家都不陌生,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备受人们喜爱。

的确,与细粮相比,粗粮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更加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低。适量增加粗粮,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对于防治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有些人对粗粮也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认为粗粮健康,便逐渐增加其在餐桌上的比重,甚至完全代替了细粮。这样一来,不仅难以起到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作用,相反,还可能造成诸多的问题。

首先,过多地吃粗粮会使胃排空延迟,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不仅加重了肠胃的工作负担,甚至还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其次,因其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大量食用可能会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免疫能力、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因此,粗粮并非是多多益善,如何吃有“大学问”!那么,对于常见的粗粮,我们应该怎样合理食用?又有哪些“粗粮搭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营养呢?

五谷之王:小米

小米在众多粗粮之中个头最小,但它的名头却不小,因其营养价值丰富,素有“五谷之王”之称。

小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含量都很高,具体来讲,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

而且,由于小米通常无须精制,因此保存了较多的营养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B1含量更是大米的几倍,可以更好的帮助身体参与能量代谢、消除积食、改善便秘。

在中医学看来,小米“和胃彭中”,有清热解毒、止渴去湿、健胃消食、和胃助眠等作用,可以说,小米是较为理想化的养生食材。

小米+黄豆,均衡营养

小米营养价值虽高,但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其氨基酸组成比例不够合理,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因而食用时,可以给小米找一个“完美搭档”,补足赖氨酸,均衡营养。

黄豆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两者同食,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日常生活中,可以烹饪黄豆猪蹄搭配小米粥食用,蛋白质互补的同时,还可减少胆固醇吸收,利于软化血管和防止冠心病。

这两类人不宜吃

一说起小米,最常见的就是把它做成粥,但是这2类人却不宜大量喝:

1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

我们喝粥时,很容易不经咀嚼就吞咽下去,对于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很容易引起胃部反流、反酸。如果本身胃酸过多,大量食用小米粥,还可能稀释胃液,加重胃酸的症状。

2血糖高的人群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说,喝粥之后极易引起血糖上升,尤其是煮的过烂的粥中含有糊精,可进一步发展为葡萄糖,因此,喝粥一次不宜太大量。

“三降”食品:苦荞麦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实,苦荞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因而也被称为“三降食品”。

苦荞的独特活性成分——苦荞黄酮,是一种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复合性物质,其中芦丁(维生素P)占80%,这在其他谷类植物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芦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栓塞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渗透性,对于心脑血管的健康和维护血液循环有一定帮助。

此外,苦荞麦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清除体内“垃圾”、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苦荞麦泡水代茶饮用,有健脾开胃、通便润肠、软化血管、平衡人体机能等作用。

苦荞麦+炒锅=激发营养

苦荞麦虽好,吃时也要“量力而行”!如本身有肠胃虚弱,或超大量食用,则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的减慢、消化吸收变差,甚至出现肠梗阻的状况。

因此,苦荞的搭档应帮助其更有利于吸收,把它的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

据研究显示,苦荞在炒制、加热的过程中,使得里面的成分更容易释放,同时使得胃肠道的耐受性大幅度提升,可以帮助克服生吃、泡水喝时,胃肠反流的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苦荞每日摄入量,建议生重不超过50g,并且苦荞茶不宜空腹饮用。

黄金主食:玉米

作为最受欢迎的粗粮之一,玉米的营养丰富而又全面,被称为“黄金主食”。

首先,玉米中含有的硒元素,可以与人体内的重金属、自由基等有害成分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体外,帮助预防癌症。

其次,玉米中含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有助于对抗眼睛老化,降低眼部疾病的发生几率。

并且,玉米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它们都有助于清除“坏胆固醇”,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最后,玉米中含有非常多能辅助调节血糖的营养素。如烟酸,可对胰岛素的功效起到加强作用;谷胱甘肽则能清除自由基,减少它们对胰岛素的破坏作用。

玉米+汤匙=保留营养

然而,大多数人吃玉米都吃错了!不知不觉间,白白造成营养流失,搭配玉米的“好帮手”,重点是要保留营养。

玉米最有营养的地方便是玉米胚芽,其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物质含量非常高,远远超过玉米粒。

很多人吃的粗糙,导致多数小芽还留在根上。

所以,大家吃玉米的时候最好小口啃咬,还可配一把钢勺,刮下上面的胚芽,将这些“营养精华”全都吃入肚中。

吃玉米的2个原则

1粗细搭配吃

比起玉米入菜来说,更推荐煮食食用。过多的加工,会破坏玉米原有的营养价值,造成浪费。

并且,不建议玉米单独作为主食,应和其他主食搭配来吃。且每天食用量不宜超过1根,否则可能造成肠胃不适。

2食疗辅助吃

研究发现,玉米须的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外源性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很多糖尿病人群听说后,便天天用玉米须泡水喝,想依此达到“除病”的效果,甚至停了药。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绝对不等同于药物,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无论是哪种食疗方法,都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充分认识粗粮益处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粗粮也有一定的缺点。科学、合理的搭配,才能在发挥粗粮的功效的同时,又避免粗粮进食过多产生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