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不寐】
不寐
一、概念
不寐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证候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连续3周以上。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
2.常有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病后、体虚等病史。
3.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鉴别诊断
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疾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于病态。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临床辨证需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故补其不足,如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安神;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故泻其有余,如疏肝泄热、清化痰热、消导和中。
(二)分证论治
1.心脾两虚证
证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益气生血。
代表方:归脾汤。
基本处方:党参18g,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2g,远志6g,茯苓12g,龙眼肉10g,酸枣仁15g,合欢皮12g,大枣5枚。
2.阴虛火旺证
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
基本处方:黄连10g,黄芩12g,生地黄15g,白芍15g,阿胶12g(烊化),龟甲25g,柏子仁15g,麦冬12g,甘草6g。
3.肝郁化火证
证候: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口苦,溺赤,大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泄热。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基本处方:龙胆草12g,栀子10g,黄芩12g,柴胡10g,泽泻10g,当归9g,生地黄15g,龙齿30g,甘草6g。
4.痰火内扰证
证候:失眠头痛,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心烦口苦,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
基本处方:法半夏12g,陈皮6g,枳实12g,竹茹12g,茯苓12g,黄连10g,栀子12g,珍珠母30g,甘草6g。
5.心肾不交证
证候: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法: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基本处方:熟地黄20g,山萸肉15g,山药15g,泽泻15g,茯苓15g,丹皮15g,黄连10g,肉桂5g。
四、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一)针刺疗法
1.体针
取穴:神门、三阴交。心脾亏虚者加心俞、厥阴俞、脾俞;肾亏者加心俞、肾俞、太溪;肝火上扰者加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者加胃俞、足三里。
操作:毫针常规进针,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左右。虛寒症状可针灸并用,以加强补益的效果。
2.耳针
取穴:皮质下、交感、心、脾、肾、内分泌、神门。
操作:每次选2〜3穴,中、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
(二)穴位贴敷
吴茱萸9g、米醋适量,将药捣烂后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两足心的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三)按摩疗法
选取以下穴位进行自我按摩: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失眠程度进行自我调整,失眠轻者少按摩几次,失眠重者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一般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
五、药膳食疗
(一)莲子龙眼汤
适用于心脾两虚证。
原料:莲子20粒,龙眼肉15g。
制法:加水煮熟,睡前服食,并饮其汤。
(二)百合鸡蛋糖水适用于肝郁化火证。
原料:百合30g,鸡蛋1个,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百合煲至烂熟,打入鸡蛋煮熟,再加白糖调味服食。
(三)双花枯草茶
适用于痰火内扰证。
原料:菊花18g,素馨花12g,夏枯草15g。
制法:水煎加冰糖调味作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