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经方用得出神入化的名家,就是掌握了“同”与“不同”

峥嵘70载与国同梦

今天,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祝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相信今天大家都会守在屏幕前观看阅兵仪式的直播,如果说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那么医疗卫生就是守护中华儿女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在对抗病魔时,“经方”可以说是中医人的一大“法宝”,准确掌握经方的功效与适应证十分重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学习如何鉴别使用9对具有相似点的常用经方,知此知彼在临床中方能“百战不殆”!


一、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

二者均用于痹证。乌头汤方主治寒湿之痹,寒邪尤盛之“痛痹”,以全身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疼痛之处寒冷,脉象沉细,舌淡苔白滑等为临床施治要点,方以乌头为君,重在温经散寒镇痛,佐以麻黄散风通络,黄芪益气蠲痹;而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风湿之痹,兼有化热之证,以发热恶寒无汗以外,尚有脚肿如脱,头眩短气等为辨证关键,方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止痛,佐以白术祛湿,麻黄、桂枝散风解表,芍药、知母敛阳清热。

二、大黄附子汤与《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少阴本虚而又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临床上以恶寒甚,发热轻,脉沉为主症,治疗以温经解表,双解表里,用麻黄外解表邪,附子、细辛温经助阳,解表发散。大黄附子汤是治疗寒实内结,气滞不运之左胁下或右胁下连腹疼痛,大便不通,脉紧弦病证,以大黄攻下,以附子、细辛温里祛寒。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以麻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散寒邪,使寒邪从表而解,属于温经解表法;而大黄附子汤是以大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下寒结,使实邪从下而去,属于温阳通便法。两方仅有一味药物的差别,然所治疗的证候却截然不同,这对于临床用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丸

二者都属于温阳利水之方,都属于“温药和之”之意。然二方所治不同,一为治脾,一为治肾,各有所主。苓桂术甘汤治疗脾阳不运,水停为饮,症见短气,心气逆满,起则头眩等;而肾气丸治疗肾阳不化,水气不行,症见腰痛短气,小腹拘急等。前者健脾利水,后者温肾化气。临床上当区别用之。

四、越婢汤与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方的组成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越婢汤方的组成是麻杏石甘汤方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由于两汤方之药味组成不尽相同,所以它们的主治证候和功用也不相同:麻杏石甘汤方的主治证候是表邪化热,内遏于肺,以发热、喘急、口渴、苔黄,脉数为主,其功用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而越婢汤方的主治证候是风水表证,以发热、汗出、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为主,其功用为宣肺泄热、利水消肿。

五、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

二方共同点都是具有脉浮、恶风、汗出症。但是,防己黄芪汤证是以身重、腰以下肿为特点,越婢汤证是一身悉肿为特点;防己黄芪汤证之汗出,是由于表虚不固引起的,而越婢汤证之汗出,是由于内热熏蒸引起的;防己黄芪汤意在益气扶表利水,而越婢汤意在发汗利水清热。

六、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

防己茯苓汤是防己黄芪汤去白术加桂枝、茯苓而成,可见防己茯苓汤专主肌表有水气,而防己黄芪汤则主表里均有水气。二者同是治疗水肿病证的常用方剂:防己黄芪汤用于风水表虚证,见有汗出恶风,脉浮身重者;防己茯苓汤用于皮水之病证,只有四肢皮肤肿盛而不恶风者。

七、五苓散与猪苓汤

五苓散与猪苓汤二方脉证相同,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等,但五苓散是化气行水,有发汗作用,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而猪苓汤是育阴行水,多汗禁用,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及《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宜参看之。临床用时要辨证精细。

八、生姜半夏汤与小半夏汤

二方都是由生姜、半夏二味药组成,都具有辛散温降的作用,都用于寒饮偏盛,抑遏阳气的呕吐证候。但由于二方在药物分量和制剂方法上不同,所以其主治病证也就不尽相同。小半夏汤是以降逆化饮为主,而生姜半夏汤是以散结通阳为主;小半夏汤是治疗饮邪停蓄,上逆作呕之心下支饮证,而生姜半夏汤是治疗寒饮搏结,气机不利之心中烦乱证。

九、生姜半夏汤与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散是治疗中阳不足,胃寒津凝,痰涎上逆之“干呕、吐逆、吐涏沫”证,除用半夏降逆止呕外,用干姜温中壮阳。而生姜半夏汤是治疗邪正相搏,上下不通,升降不利之“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除用半夏蠲饮和胃外,用生姜散寒通阳。


看起来类似的方剂,在细细分辨之下,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这些“讲究”,来源于数十年的研习和临床实践总结。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名家经验是我们提升临床疗效的一条“捷径”;而读好书,则是“跟诊”名家、博采众方的一种好方法——

《 国医大师李今庸医学丛书——李今庸临床医论医话》

本书收集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关于中医临床的医学论述、医学笔记和医学谈话。内容包括有补法与泻法的实际运用、经典用方的比较与临床用法、临床药物使用经验、中医辨证与辨病的结合、《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目诊”等多方面的临证验案,系统整理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的临床医学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经验。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人纪—【金匱】习题

    ​倪海厦人纪-[金匱]习题 宏五学堂20届02班 整理人:刘顺霞 金匱第二集习题 一:重点 1:霍乱症状? 2:四逆加人参汤的症状? 3:霍乱症寒热区分以及使用不同方剂分别是? 二:知识点 1:桂枝汤 ...

  • ​毛德西下篇 《金匮要略》方治验一 《痉湿暍病脉证治》篇方治验

    ​下篇 <金匮要略>方治验 一 <痉湿暍病脉证治>篇方治验 1.瓜蒌桂枝汤加葛根治疗席汉综合征感受风寒 治验: 女性,53岁.曾患席汉综合征十余年.最近几天项背部受风而强痛.曾 ...

  • 2021中医经典考试丨金匮篇·一类条文

    [资料说明] 本文为<2021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复习资料--金匮篇>之一类条文.本复习资料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使用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国家"十三五&quo ...

  •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笔记

    ​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十四20201105 (论七首 脉证五条 方八首)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 ...

  • 经方:越婢汤(发烧、咳嗽、有汗)

    越婢汤 [原文]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

  • 【各家经方】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各家经方]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胡正刚 仲景经方 2018-08-21 <仲景经方>第20180821期 文源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2011 作者/胡正刚 ...

  • 蒲辅周、刘渡舟、胡希恕等9位名家,教你用经方一剂退热

    公众号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 ...

  • 经方名家黄煌解决痤疮的3个“法宝”

    小编导读 随着大家对于经方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经方的适应证也被大大地拓展.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3张黄煌教授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最为我们熟知的用法是治疗感冒.妇科病.脓毒血症等病,它们为何还能治疗痤疮? ...

  • 经方名家黄煌治疗咳喘的首选方

    点击加载图片 进入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许多人都会在冬季出现咳嗽.胸闷等不适.何运强老师通过总结经方名家黄煌教授的临证经验,应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咳喘疾 ...

  • 功也芍药、过也芍药,经方名家李赛美用芍药的经验很有启发

    小编导读 芍药,是临床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经方名家李赛美教授用多年的临床经验教训提醒我们,芍药的用量是有讲究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看正文~~ 很多时候,我们一讲芍药就会想到四物汤,就以为芍药是补药, ...

  • 名家解经方:当归四逆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温里剂-温经散寒 [组成] 当归(12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擘[bo])炙甘草(6克) [方诀] 当归四 ...

  • 中医名家善用经方,一剂退热医案

    -1- 刘渡舟先生治疗感冒嗜睡医案 ▲刘渡舟先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为当代伤寒大家,临床善抓主症,善用经方治病. <伤寒挈要>载: 唐叟,古稀之年,偶患外感,头痛发 ...

  • 【岐黄名家】治疗痛风的千古经方

    一.刘渡舟对本方认识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

  • 分享:9位中医名家善用经方,一剂退热医案

    名家医案:经方一剂退热 -1- 刘渡舟先生治疗感冒嗜睡医案 ▲刘渡舟先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为当代伤寒大家,临床善抓主症,善用经方治病. <伤寒挈要>载: 唐叟,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