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是温胆之寒,还是清胆之热?
温胆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首古代名方,刚学中医时,顾名思义,认为“温胆汤”就是温胆治疗“胆寒”的方剂,而当我们翻开方剂书,温胆汤的功用却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那这个方到底是温胆还是清胆?下面我们来看看温胆汤的源流及演变。
温胆汤最早在北周的姚僧垣《集验方》里记载,后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里认为此方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而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治疗“虚烦、惊悸”,认为凡是心胆虚怯失眠之症均可服用,且“胆寒”之说也未提及。并药味和《集验方》相比较,多茯苓、大枣。
《医宗金鉴》指出“温胆汤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这里直接就指出温胆汤是清热祛痰之剂,指出并非治疗胆寒之证。
后世医家临床用此方时,并有众多加减化裁之法,如心悸心慌加人参、烦热闷者加黄连、严重失眠偏于血虚加酸枣仁、痰湿重者加胆南星等等。很难和“胆寒”联系起来。
由此观之,后世医家用此方和当初治疗“胆寒”之证相去甚远,甚至相反。原因何在?这就要从胆、三焦、脾、胃的病理关系说起:
胆属木,脾胃属土,木郁可以导致土壅。胆的气机不利,横逆犯胃,就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使水液湿聚成痰,而痰湿阻滞气机,又可影响少阳之气,不能升发而导致木郁。木郁化火,也就是胆郁化火而土壅,结果是生湿生痰,所以胆、脾、胃整个病理演变过程就是火和痰两种病理产物,从病机来看,胆有郁火,胃有痰湿,形成了痰火内扰的证候。它们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何秀山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邪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这段按语概括了湿热之邪郁阻少阳,导致三焦气机不通,郁而化火,胆中相火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凝聚成痰,形成湿痰火之病机。而温胆汤之方药组成正为此而设。
温胆汤:方中半夏、陈皮辛温,燥湿和胃理气;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茯苓亦可淡渗利湿;枳实配陈皮理气行滞开郁;竹茹苦寒,清胆热、通胆郁化痰。这个方剂从药物配伍来看,还是偏于温性,但是根据上面胆和脾胃三焦之病理关系得出胆火痰热之病机,用此方辛开苦降,燥湿化痰理气,通过淡渗利湿使湿邪下行,在中焦燥湿化痰,下焦淡渗利湿,分消走泄而使三焦气机通常,病理产物消除,脏腑功能恢复。
但是毕竟用偏温的方剂治疗火热病证有点说不通,究其原因,一者,早在《金匮要略》中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就是说治疗痰饮的方药用温性的药去温化。因为痰饮是水湿而凝聚,属于阴邪,非温不化,所以温胆汤就是治疗这类的代表方剂。
二者,还要看胆腑之生理特性,《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说明少阳禀受春升之气,不寒不热,中正平和,生机勃发,胆之本性温和,不耐寒热,而此症候为胆有火,胃有痰,用温胆汤消除了痰和火,恢复了胆的温和本性,故温胆汤不是给胆升温,并非治疗胆寒之证,实则恢复胆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