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膈下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把膈下逐瘀汤的适应症定为积块、小儿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等病。积块与小儿痞块,多有属于肿瘤者。痛不移处,也有因肿瘤所导致者。
膈下逐瘀汤的方药组成为:五灵脂二钱(炒),当归三钱,川芎三钱,桃仁三钱(研泥),牡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甘草三钱,香附一钱半,红花三钱,枳壳一钱半。
此方用大量的活血化淤药和理气药组成,所以它的功效是化瘀理气。现代药理学证实,膈下逐瘀汤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也能摧毁肿瘤已经生成的血管,所以它有阻断肿瘤自供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肿瘤。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特别推荐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积聚(中医的积聚很多是西医的消化道和妇科肿瘤)。
王清任说:“积聚一症,不必论古人立五积、六聚、七癥、八瘕之名,亦不必议驳其错,驳之未免过烦。今请问在肚腹能结块者是何物?若在胃结者必食也,在肠结合者燥粪也。积块日久,饮食仍然如故,自然不在肠胃之内,必在肠胃之外。肠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竖血管凝结则成竖条,横血管凝结则成横条,横竖血管皆凝结,必连接成片,片凝日久,厚而成块。既是血块当发烧。要知血府血瘀必发烧。血府,血之根本,瘀则殒命。肚腹血瘀不发烧。肚腹,血之末梢,虽瘀不致伤生。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脐左、脐右、脐上、脐下,或按之跳动,皆以此方(膈下逐瘀汤)治之,无不应手取效。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总是病去药止,不可多服。倘病人气弱,不任克消,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必拘泥。“
王清任的这段话对肿瘤的特点有较为全面的描述,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无法认识到肿瘤这种病的真正病因,但是对肿瘤的临床特点认识得却非常到位。肿瘤大到了一定的程度,肿瘤内部血管交错,这在中医认为是血瘀的产物。而且王清任还提到了肿瘤热的问题,这在之前的中医著作中很少有如此到位的总结。
所以治疗这类疾病,王清任的态度就是大用理气药和活血化淤药。王清任也提到了一些患者服用这类药物时,身体可能不耐受,所以他特别提及,气弱的患者应该加用党参。
在“痛不移处”条中,王清任指出:“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极效。”这种肚腹固定部位的疼痛,颇似现代的消化道肿瘤引起的癌痛。
而在“小儿痞块”条中,王清任说:“小儿痞块,肚大青筋,始终总是血瘀为患。此方与前方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方转服之,月余,未有不成功者。”王清任所描述的小儿痞块的症状,与一些儿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也颇为相似。王清任对这类疾病的治疗,统一采用活血化瘀法,用的是他自己创建的三张活血化瘀名方,轮换着使用。
当然,用膈下逐瘀汤来治疗癌症,疗效不会像王清任描述的那样好,治疗一般的血瘀证而非癌症,则很有可能有如此良好的疗效。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癌症也有见效的,只是有效率相对较低。
印会河教授在治疗食道癌时,就曾以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印老的经验方为:桃仁9g,丹参30g,牡丹皮9g,赤芍9g,延胡索9g,当归9g,五灵脂9g,红花6g,枳壳9g,乌梅15g,硇砂0.3g(冲)。(方见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印老的方子重用活血化瘀药,其活血化瘀的力度较王清任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清任用乌药和香附理气止痛,印老将乌药和香附改为延胡索,功效也是理气止痛,只是延胡索止痛的效果可能更理想。硇砂是一种矿石药,治疗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有特效。但是硇砂不宜入汤剂煎服,宜做成散剂冲服,所以印老就将硇砂改为冲服。
笔者亦曾用此方与启膈散轮番使用治疗过消化道肿瘤和妇科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本方加入姜黄、三棱、莪术,并加用一定的化痰药(如半夏、贝母、天南星、竹茹等),和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效果似乎更理想。
用本方治疗癌症时,需要患者体力尚好,而且特别要注意患者不能有容易出血倾向。如果患者有易出血倾向,用此方治疗甚为危险。
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工作微信:zhouzhiyuan1979
个人网站:www.zhouzh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