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际遇让这个诗人感慨“恨不相逢未嫁时”?

现代人感情丰富,相见相识就身不由己,然而经常相逢恨晚,对方的身旁早已有了他人。纵是情深,奈何缘浅,只能“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句话源自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虽知你真心有如日月,但我也曾发誓与夫君同生死。现在,我把你送的明珠还给你了,一阵心酸,忍不住一颗颗眼泪直往下垂,啊!我多么恨!恨我们不是相逢在我还未出嫁的时候。

这首诗从字面看是写节妇的忠贞守节,她虽然也很喜欢思慕他的男子,但想起曾发誓同生死的丈夫,还是忍痛归还了男子赠送的明珠,感慨没有在未出嫁前相遇。

其实细读此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委婉的回绝,既要回绝对方的美意,又让对方不觉得难堪。

而第三句说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却似乎和诗情无关,怎么这诗还让后人如此推崇?

真正了解这首诗,只要看他另一个版本的标题《节妇吟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就明白了。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这首诗是寄给藩镇李师道的言志诗,而不是真正的男女爱情诗。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是唐代中后期诗人,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十五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张籍比韩愈还大两岁,却成了韩愈的大弟子,两人有共同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引诱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明知妇人有夫还要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已隐含谴责之意。开篇十字突然而来,直指李师道的别有用心。

第二句“双明珠”暗指李师道拉拢诗人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都是常人求之不得,诗人也不忍舍弃。

继而又一转到第三句,我家连着帝苑,丈夫就在里面值班。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表明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誓死追随唐王朝。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诗人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张籍另一类乐府诗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充满浓厚生活气息,《采莲曲》: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张籍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秋思》,描写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