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后浪”视频刷屏:努力生活的青年人,不需要前浪赞颂
2020.1.16
作者 l 穆宁
来源 l 穆宁说(ID:穆宁talk)
如果让我十年前来看这个,我肯定会心潮澎湃。但现在,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但是在现实生活里,这些炫酷到令人心情澎湃的青年状态,其实只能发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
大部分的青年人,那些生活在农村、小城里对未来感到迷茫的青年人、那些毕业后满怀希望却屡屡碰壁的青年人、那些才步入社会没多久就不得不考虑买房买车等问题的青年人、那些为了能在大城市拼出点成绩而努力加班的青年人,那些成绩优异、能力出众却敌不过"有背景"、"有关系"的那一撮人的青年人:
他们的生活,也是这么炫酷吗?
大多数的青年人,压力不比中年人小。他们可能完全不渴望过得有多炫酷,只会希望压力能小一点点、人生能更顺利一点点、生活能更好一点点。
对于没有在视频里出现的绝大多数的普通青年而言,他们的路在何方?
后浪推前浪是客观规律,无须前浪的认可与赞颂。
青年的声音要青年自己说,青年的声音不要别人代他们表达。
01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我认为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应该都是会思考,敢于质疑与反抗的先驱。
视频里说得很对,现在的社会环境更加包容,有多种选择,视频里的年轻人也是非常努力优秀的。
城市繁华,科技繁荣,每个人都在拥抱着自己的“爱好”,欣赏一部电影,拿起自己最新款的无人机,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从小就在自由探索。
只是有的人探索的是5000块的大玩具,有的人是一堆黄泥。
我只记得纪录片里,那个不知道天下那个飞翔的玩具,只顾着追逐无人机的孩子;我只记得那些为了考上研究生改变命运,而在认真读书的孩子。
你所热爱的,真的就是所有人的生活?
我看到更多的,是为了稳定,选择做公务员,为了保住饭碗被迫加班,为了毕业为导师卖力。
纵有梦想,也被现实压垮,选择活在当下。
他们有没有自己的爱好?当然有。但生活的重担,让他们先选择了面对压力与责任。
他们仍在努力生活,只是把梦想之类的转为了责任,即使在早班人头攒动的地铁里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去,并为了未来开始储蓄。
这才是大部分青年的缩影。
这个视频里有太多消费主义的气息,国外旅行、vr设备、电子竞技现场、跳伞、穿着cos服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方拍照、在直升机停机坪跳舞,这些东西有的青年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
通篇太过梦幻,梦幻到仿佛只在为少数的精英们鼓掌。
然后发出了自己已经成为了精英,在豪宅里静坐着,看着年轻人回想起自己年轻岁月时的感慨。
快递小哥、电子厂厂妹、北上广社畜、年轻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小职员、县城杀马特以及最广大的学生群体……他们是青年群体最广大的组成部分。
他们也许没有财力去很多更远的地方看看,没有精力做工作以外的事情,没有条件去拿梦想作为职业,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去理解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
但他们的的确确是青年。B站是个青年社群没错,但它还远不能代表青年。
我相信b站里有很多有梦想并努力的人,他们的故事,比演讲更励志。
静下来想一想,所谓选择的权利,其实更多地握在前浪的手里。
前浪们的一句话,往往就能决定一个年轻人的来去。
我更想看到的,
是前浪们对青年们实质的关爱。
02
看着何冰慷慨激昂地说着“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后浪)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的时候,我只是苦笑。
针对前半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壁垒现在不是被新时代打破了,而是被新时代重建了。
针对后半句话,我只能说,就集体而言,现在的“后浪”们还不知道自己可以拥有什么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利。
我不想多说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消极的两个结论,但我觉得如果有常年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知乎/B站/豆瓣/小红书/抖音)上观察社会的习惯的人应该并不难理解我是怎么得出来这种结论的。
希望总归还是有的,但对于这个时代的青年们来说,希望这种东西,大多都是长成一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模样的。
每一代后浪真正想做的其实就是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罢了。
整个视频里,多的是长辈式的赞许、花瓶式的欣赏,尤其是画面上,展现的都是年轻人怎么玩。
我觉得绝大多数年轻人更希望的是老一辈赶紧退休,去玩去,腾出位置来让我们来做事,创造财富来养活你们,而不是让我们来玩,你们来做事。
被前浪表扬、认可和摸摸头,说明这一代年轻人根本威胁不到前一代人的财富和权力。
搞不好这才是真“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
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
我们接受不同的价值观与文化。但这样的青年人,真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青年人吗?
差不多百年以前的中国,那才是青年人真正高光的时刻。
18岁的师长,20岁的军长,他们心怀天下和未来,打起仗来也是分分钟教敌人做人。不需要讨好旧势力,更不用营销包装自己“年轻”的符号去博取资本的欢心。
就像一个好的女人不会跟别人刻意强调自己的性别:看啊我是个女人;一个像样的年轻人也不会跟人刻意强调自己的年龄:看啊我是个90后/00后。
你行,你就上;你行,但有谁在位置上赖着不让你上,你就把他踹下来,然后再上。
你不行,你就应该撤下来,该学习就学习,该锻炼就锻炼,不是你向中年人卖个萌,嗲一句“我是年轻人”就能混过去的。
我们要做,就做让人敬畏的一代人,做不成,那我们就承认自己不行。吉祥物,谁爱做谁做。
03
开篇便是“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我们现实中大概很少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了。这和那些激化男女矛盾、传播焦虑的营销号有点异曲同工。
何冰老师还说,“满怀羡慕”。
是啊,不只是“他”,我也对那些"年轻人"满怀羡慕。
视频里所展现的光鲜亮丽,是绝大多数同龄人都体验不到的。
视频里充斥着“理想,热爱,自由”。
是啊,真好。但是也是真的遥远。
我们大多数人大概只能在稍显枯燥和平凡的生活中偶尔试着追寻一下奢侈的所谓理想和自由。
我们这一代是挥霍着时代的红利长大的,而这个红利,80后也不过是吃的70后剩下来的,留给90后的已经不多了。
至于那些夺目的梦想,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或者,根本连触碰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确实很幸运,这个时代仍旧是一片海。但是至于自己,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来那艘船。
人微言轻,也可能是自己“读书太少,想的太多”,到希望有人可以来与自己争辩二三。
而我所相信的是,世界的开阔终究还是由个人决定,而非世俗。
也许很难如视频里的他们自信、富有、多彩,但是这些东西的缺少也并不会也不能成为我的枷锁。
任何人都可以批判新时代的年轻人,可年轻人也当真一代比一代更强,可是睁开眼睛看看,只是这个时代整体都强了,个人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所以,我可以接受这种媒体形式的存在,我也可以用力去追赶热爱的生活。只是这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一样,我只看到了描绘的爱情多么完美,描绘的千寻多么勇敢,他们的意志多么坚定,并没有看到,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热爱是一团火,会热烈,会温暖,但稍有不慎,也会焚烧自己。
青年最应该明白的道理应该是:风光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用尼采的悲观主义来讲,就是跨过悲伤的事实,终得到快乐的认知。
“那时我们20岁出头,非常需要那种关于如何生活、鼓励叛逆的警句、可国家太贫乏了,除了标语、口号、语录、xx,没什么可读的,真理沉默如铁,长者守口如瓶,没有任何人会告诉青年关于生命、爱情、人生、奋斗、生活的真理。”
——于坚 《巴黎记》
· end ·
关注我,星标我,置顶我❤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