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兴起,离不开这两个皇帝!

贴春联、贴年画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夏商周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却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久远。如今,在一些所谓的'穿越'、'重生'小说、电视剧中,经常会有一些在唐代之前'对对子'的桥段,只能说作者本人的水平有限,活在一个凭空臆造的世界中。

实际上,史上第一幅春联应该诞生在唐宋之间。当时,四川地区有一个割据政权,名曰'后蜀'。因为偏安与川蜀一带,后蜀很少受到唐末战乱的影响,从而孕育出相对发达的文学体裁,比如著名的'花间派',以及'春联'。

据悉,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出自于'后蜀'皇帝孟昶之手。某年除夕,孟昶召集大臣为'桃符'题写联语,然而,到了最后,没有一个大臣写出来的联语得到孟昶的认可。于是,他就亲自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10个大字,从此,在'桃符'上题写对联成为文人雅士偶尔间的游戏。

然而,虽然五代后蜀已经出现了春联,但在文章、诗词作为迈入上层社会的主要资质时,对联这种形式并未在在更广泛的民众中流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出现了另一位'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在明代之前,春联主要是上层人士的雅文趣事,在普通民众中间还是仅仅悬挂没有'对联'的桃符。某年除夕之前,明太祖朱元璋突然下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也就是说,不仅'公卿士','庶民'家门口也需要贴'春联'。

期间,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某日微服考察'贴春联'的实施情况,途中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并没张贴春联,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地位卑微,不好意思题写张贴。朱元璋就特地为那户阉猪人撰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行业春联,联意贴切、词语幽默、对仗工整。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春联逐渐从'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清时期,写春联、贴春联就成为春节一项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

在这个时候,每逢遇见有路边写春联的,许多人就纷纷围过来评点一番,或是用词、或是韵律、或是意境、或是书法,真是其乐融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