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斗牛|悟透太极内功修炼关键部位
尾闾--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关键部位。尾闾启动,全身发动了,尾闾一停,全部就停了,就好像柳枝被风(尾闾)一吹就动了,风(尾闾)静了柳枝就不动了,它是总开关、总钥匙!好比刹车一踩就停,一放车就开走了,因此骶骨是奥妙无穷,不可思议的。骶骨一动,全身就动,骶骨一静,全身就静,骶骨一放,全身就放,骶骨一收,全身所有的气机就收回了,就好像渔网撒出去,主绳索一拉就合笼上提了。而很多同修在练习太极拳时,连最基础的“尾闾内收”具体怎么做也不知清楚。
今天通悟功夫就从一个经典的故事来谈起,愿看到此文的同修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大财主为了附庸风雅,买回一幅名人画的斗牛图,到家里被他家里雇佣的牧童看见了,牧童忍不住笑了,对财主说这幅画是假画,财主斥责道:“小孩子你懂什么。”牧童说:“我天天放牛,常见到公牛相斗,尾巴都是夹在两腿之间,哪见过尾巴像这样高举在空中的呢?这画不是假的,是什么?“
此画的故事真假,暂且不论。但牧童见到的公牛相斗现象无疑是真实的。大自然中,人和牛同属脊椎动物。牛在用力博斗时,本能的知道要夹紧尾巴。
我们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常常要做出“尾闾内收”等身法要领,说白了“尾闾内收”的做法就像哺乳动物打斗时将尾巴夹紧就可。
尾闾和百会是”身弓“的两稍,尾闾内收的做法是用意向下沉坠,也就是用意念使尾骨尖向前,向耻骨联合处贴合。
如此做到,一是消除腰椎处的弯弧,二是使腰和胯相合整。在做好尾闾内收的同时,还要保持虚领顶劲才可。这样,做到上下对拉,使整个脊柱就伸直了。
脊柱直,劲才能整。尾闾内收的要领要求不仅要在太极拳静态中做到,更要在运作动态中时刻保持。例如做弓步身体前移时,尾闾应用意与前脚的后跟贴合。做虚步身体后移时,尾闾应用意与后脚的后跟贴合,注意千万不可”翘尾巴“,让臀部超越以后脚的后跟为起点的垂直线。否则,就会因上身与腿胯之间夹角过小而失去支撑力。
有心人会发现,其实我们在练太极拳中尾闾有多种变化,有时也要后翘,这样做利于小腹下沉。这种身法在太极拳中叫“叠腹翻臀”。这样做通常是在发劲的瞬间蓄劲动作,而紧接着是尾闾向前弹。正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劲发毕即恢复常态。正常的状态还应当是从百会穴到尾闾长强穴保持正直,做到上下一条线为功。在盘架习练,打手技击时均应如此。武术气功讲“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练内家功的也讲这句话。尾闾要中正,不能歪着;体形歪,尾闾也要正,直着往下垂。尾闾中正往下垂,似坐非坐,好像下面有一根绳子垂着,而你坐在上面。
总之,内家拳想要练出真功夫,不练尾闾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如何才能掌控尾闾这个总机关呢?
通常必练内功尾闾四步功:一般是按垂、泛、扣、转四步功法进阶习练,当然还有更深的更好的法门,比如惊尾椎神技,这次先不做讲解,有缘人以后面授时有机会能学到。总之,尾闾是修练内家拳人士必须十分注意的关窍。而人体生理机能的最重要支撑就是人体的脊柱。在人体的所有关节当中,尾闾这一节是最难打开的,当尾闾被打开之后其他关节均已被打开。在这种状态下尾闾与两跨在同一平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万向轴。各项力量都可以由此而转换。
要知道,尾闾不是死的,只是一般人平时不动,现在我们就动动尾闾,它牵着骶椎韧带,振动椎管里面的脑脊液,还有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从椎管里面下来有好多,到最后只—根下来,它非常敏感,一动弹整个地都传上去了。所以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把两胯与尾闾称为一身之根节。
很多武者都应该听说过内家拳高手都有三只脚,其中一只就是尾闾,无形脚,尾闾就是脊椎的尾巴尖。
尾闾它的哪些功能呢,先说三点∶
(1)尾闾是舵,就如船尾的方向舵,管太极五行∶进退顾盼定。如进退,尾闾前吊和后翘,如顾盼,顾则向左,盼则向右。
(2)尾闾有平衡作用,立如平准,中正安舒,阴阳失衡它先知,就如地震仪一样,垂臀直腰,尾闾悬挂空中,故随时能感应阴阳动静。
(3)天地合,开合脊椎。就是百会与会阴在一直线上,上下相合。天地合,如果百会是地根的话,尾闾就是天根,故有悬顶,垂臀拔伸腰的太极基本要求。吊裆落窝其实是天地根聚合生精的过程。一句话,尾闾如笔尖,中正安舒才能八面出锋。尾闾垂,松沉,灵动,才能圆裆,松胯沉膝。
我们知道了尾巴的功能,运动过程,在太极拳中的应用,经过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学练,练中悟,悟中练,一定能有成绩,在太极路上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 】有些图片、文字来源 | 百度百科、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通悟功原创文章,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