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词里的两大绝世神作,都是不容错过的千古绝唱
第一首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清明》,写的是诗人清明节那天在春雨中见到的情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期正值春天中期,下雨是常态。杜牧的这个清明节,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小雨,天地间一片凄迷的气氛。
在细雨纷飞中,行人是什么心情呢?欲断魂。这固然有点夸张,但说明行人的情绪,是相当纷乱低落的。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是糟糕的天气引起的,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是祭祖的日子,容易勾起人们对离世亲人的怀念,所以心情压抑,是完全符合人性的。
雨纷纷和欲断魂,是一种情景交融的笔法,把清明节的特殊氛围写绝了。
既然遇到雨天,那怎么办呢?当然是这个地方躲雨。什么地方?酒馆。一壶热酒,两碟小菜,是摆脱雨中忧愁的最好方法。
可是诗人不知道哪里有酒馆,就向路边的牧童询问。牧童用手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七个字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他用行动做出了方向指引,那他有没有开口回答呢?诗人没有说,故意营造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短短七个字,就精准制造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达到了“诗里有画,画里有诗”的高境界,体现了杜牧妙笔生花的功力。
《清明》这首诗,全篇没有一个生僻字,都是最日常的大白话,却写出了最苍茫迷离的清明节意境,记录了最清新生动的生活场景,刻画了最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变化,将小情景写成了大作品,因此千百年来广受赞颂,是当之无愧的古今第一清明古诗词。
第二首是中唐诗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就是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的一二天。这一天民间禁烟火,只吃冷食。
本来扫墓祭祖是寒食节的传统,清明和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从唐代开始,朝廷规定一起过节。到了宋代,清明更是取代了寒食节,成了祭祖扫墓的专用日子,而寒食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天时节,长安城处处都飘舞着柳絮和花瓣,寒食节这天,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这两句写的是寒食节的京城景致。“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手法来表达处处飞花的意思。“飞花”的“飞”字,是诗眼级别的炼字,十分有感染力。而第二句的“斜”字,是对风的间接描写。
开篇十四个字,用词生动精准,意境华美迷人,是历来受到传颂的名句,被古代评论家赞为是大家手笔。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就是唐宫,唐人写诗,经常以汉代唐,叫做“曲笔”。五侯是泛指朝廷的宠臣。按照唐代制度,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有皇宫例外。而皇帝又可以将烛火赐给朝廷重臣,以示恩宠。
三四句如实描写了这种当时的习俗,它首先是一种纪实的笔法。
但后世人却从中琢磨出了讽刺的意思:老百姓要禁火,权贵们却不受限,这不是赤裸裸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这种理解有没道理呢?有一定道理。那韩翃有没这个意思呢?他到底只是如实记录,还是别有所指?不知道,除非本人复生,可以找他问一问。
这首诗一经写成,就深受当朝皇帝唐德宗的喜爱,皇帝读完之后龙颜大悦,特意赏赐给他一个官职。当时江淮的刺史也叫做韩翃,唐德宗特意写下了这首诗,并批字:“赐给写诗的这个韩翃”。
皇帝欣赏这首诗,而唐朝的大臣们也口口相传。按照《唐音癸签》的记载,“一篇一咏,朝士珍之”。
唐德宗和大臣们都不是傻瓜蛋,如果韩翃有心讽刺,他们应该不会听不出来。从这个角度推断,所谓讽刺权贵,有点牵强附会。